对小班幼儿问题行为的个案研究

2018-01-27 15:32:47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东渚实验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8年11期
关键词:小班同伴幼儿园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东渚实验幼儿园 周 清

一、问题的提出

问题行为通常是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这些幼儿的行为通常和他们同等发展或成熟的儿童所遵守的标准相冲突,发生社会适应的困难,无法从事学习活动和接受正常教育。有关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小班幼儿的问题行为明显多于中班和大班幼儿。在教育实践中,家长、教师和幼儿园各方面都对孩子这方面的发展给予极大的重视和关注,因此,需要我们做相关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恰当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个案的典型行为表现

㈠行为不足:人们所期望的行为在该幼儿身上很少发生或从不发生。

1.生活难以自理

区域活动时间,孩子们都在区域里玩游戏,游戏过程中S尿了裤子,没有喊老师,我及时发现后给他换裤子(S不会自己脱穿衣物)。

2.智力发展滞后

运动发展迟缓,肢体动作不协调,不能独自上下楼梯;口齿不清晰,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在教学中表现为,不能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数字,不能说出颜色的正确名称,不能完整地唱简单的歌曲,不能完整地念简单的儿歌等。

㈡行为过度:某一类行为发生次数多或持续时间长,反应过于强烈。

1.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规则意识。

数学课上,孩子们都在听老师上课,S一个人在教室乱逛。多次把他抱回椅子上,没到1分钟,他又跑开了,一会儿到玩具区、一会儿到娃娃家、一会儿又到超市玩了起来。

2.与同伴交往存在攻击性行为。

我在讲解游戏的规则和玩法,S从娃娃家跑出来,经过一小女孩面前伸手停顿了一下,突然就朝女孩脸上抓了一把;课间休息,孩子们拿着自己的玩具在教室玩,S看见一个小朋友在玩小汽车,就扔下自己手里的洋娃娃,过去一手抢,一手不停地推、打着那个小朋友嘴里不停喊着“我的,我的!”。

㈢不适当行为:人们所期望的行为在不适宜的情境中发生,但在适宜的条件下却不发生。

自主游戏时间,孩子们扮演着自己喜欢的角色,我在娃娃家发现了S的鞋袜给他穿上后提醒他不能再脱了,S点头答应,没一会儿就又脱了。一天内该行为多次重复发生。

结论:S在生活方面,自理能力相对班级其他幼儿较弱,没有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社会适应有持久性困难;在社会性发展方面,行为具有攻击性,缺乏正确的社交技能,存在一定的社交障碍,对周围环境和社会现实不理会;在学习方面,没有上课意识,不能遵守各种规则,注意力容易涣散和转移,行为不愿意受限制。

三、个案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属于多病因模式。

㈠生理因素——早产

有研究表明,母亲孕期以及围产期的情况,是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S是早产儿,出院时身长和体重较同龄足月儿低,体质差,还因患病动过两次手术。这些客观因素有可能导致S在各方面发育缓慢,如身材矮小、口齿不清、肢体动作发展不协调、平衡能力较差等,进而可能对其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表现为如胆怯、退缩、过分依赖、敏感等。

㈡家庭因素——奶奶、妈妈的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问题有直接的影响,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如父母关系、婆媳关系紧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或溺爱娇惯等。

S的主要抚养人是奶奶和妈妈,但平时妈妈工作较忙,多数时间由奶奶带。奶奶比较溺爱孩子,认为孩子还小,不需要教育,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奶奶对孩子过度保护,一切包办,不让孩子有太大的“危险”动作,比如自己上下楼梯,很少带孩子出去玩。妈妈比较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尤其是知识性方面,但性子比较急,经常打骂,不等孩子讲完就自己把话说了。妈妈和奶奶经常会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矛盾”,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存在很大差异性。这种情况对于孩子是非常不利的,首先,可能导致孩子生存能力的缺失,身体机能发育较慢,生活难以自理,没有建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其次,与同伴交往产生困难,因为很少与同龄人接触,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育,因为之前的经验都是被满足的,所以当他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是时,会用哭、吼等方式,甚至出现“抢”“推”“咬”等攻击性行为;再次,“封闭”的生活环境使他对幼儿园的事物感到好奇,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去遵守规则;最后,可能在性格中表现出胆怯、退缩、偏执、粗暴等。

㈢幼儿园因素

1.教师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在幼儿园大环境中,教师不可能像妈妈、奶奶那样整天围着一个孩子转,也不可能像家长那样“宠”孩子。S上小班后,我们会要求他遵守幼儿园统一的规章制度和班级常规,同时规范他的行为来帮助他建立良好的习惯。S在刚上小班的时候,比起其他幼儿更难适应和理解这些要求,所以会更多的表现出反抗和抵触情绪,甚至会用哭闹、发脾气等比较激烈的行为来表示不满。

我们尽量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但考虑到S的特殊性,有时也会采取特殊的处理方式。例如:在教育孩子学习分享和友好相处后,S仍然会有抢东西和打人行为,我们只好让其他孩子把东西让给他,学会躲闪来保护自己;为了能够正常的进行教育活动,我们也不会强制他坐到椅子上听课;当他哭闹时,我们大多采取抱、哄骗、满足要求等方式……教师对他的这些特殊待遇,对矫正问题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2.同伴环境

小班幼儿都是刚刚从家庭生活转到集体生活,都没有掌握正确的社交技能,对于如何与同伴交流,如何与同伴合作、分享、友好相处等意识薄弱,所以在小班出现抢东西、打人、自由散漫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这也是由小班幼儿的年龄阶段发展特点决定的。在这样的同伴环境下,当有孩子与S争抢玩具或不给时,S就会出现“抢”“打”“咬”等攻击性行为。

四、干预措施与建议

㈠家庭教育指导

家长教育方式保持一致性,如果出现不一致,一方在教育孩子时,另一方不要马上反对,不要当着孩子面进行“争执”,双方可以找个时间讨论达成共识,共同制定孩子的教育方案。家长要改变原有的教养方式,多让孩子活动,进行走、跑、跳等肢体锻炼,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不要过于关注文化知识方面的学习而忽视体能锻炼;多让孩子接触同年龄的孩子,在实际交往中教给孩子正确的社交方法,促进孩子语言和社会性发展;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练习拿勺子吃饭、穿脱衣物、大小便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建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与孩子交流要有耐心,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切忌采用打骂、溺爱等极端的方式。

㈡幼儿园干预

1.教师注重幼儿个体差异,采取恰当的态度和方式

我们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发展个性。根据S的实际情况,在某些方面降低要求,制定合适S的发展目标。在生活自理方面,通过教师反复教和孩子不断练习来提高自理能力,如怎么脱裤子、小便、穿鞋子、拿勺子吃饭等;在社会性方面,我们示范应如何与同伴相处、共同游戏,让S仔细观察并模仿,当攻击性行为减少或出现亲社会性行为应给予表扬;在学习方面,初步目标定为能够坐下来听老师上课,我们采取提问、表扬上课好的孩子、要求坐下来几分钟、减少干扰物等方式,当他坚持时间增加时予以鼓励和表扬。在实施过程中,两个教师的态度和方式要保持一致,按照计划逐步进行,对于奖惩要说到做到,该严格的时候就严格,适当运用惩罚法,不能一味的满足,要和孩子讲道理,多问原因和为什么,告诉他具体的做法,多从正面引导。

2.发挥同伴的作用

挑选班上表现比较好的孩子,让这些孩子和他做好朋友,起到榜样作用。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道理,如“不能打人,不能赤脚,要听老师话,玩具要分享”等,通过好朋友告诉S,这样更加容易被S接受和认同。在游戏时,让这些孩子带S游戏,让他模仿他们在交往过程中的合作、分享、协助等友好表现。还可以让这些孩子帮助S,提醒他上课不能跑来跑去,提醒他吃饭、喝水、小便等一日生活作息和常规。

㈢家园配合

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十分重要,良好的家园配合有利于更好的实现教育目标,家长的密切配合,能使幼儿园和教师的教育更加有效化。

1.认知训练

我们通过家园合作,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在生活自理方面,我们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尽量不依赖别人,提高独立意识和自我服务意识,知道集体生活一日流程,对班级常规有清晰的概念等;在社会性发展方面,我们告诉孩子当遇到合作、冲突、分享、轮流、协助等情境时,应该有怎样的语言交流和行为表现,学会用说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在学习方面,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反复强调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遵守课堂纪律,提高孩子的规则意识。

2.行为训练

观察、模仿、强化是班杜拉替代学习原理强调的三个步骤。教师和家长作为榜样,让孩子接触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观察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表现出的各种亲社会行为;让孩子模仿我们的行为参与到班级生活及游戏中,鼓励他不赤脚、不玩水、自己吃饭等良好行为,鼓励他在交往中有合作、分享、拥抱、握手等亲社会性行为;告诉孩子把需要达到的目标具体化,如自己小便、在玩积木时不与小朋友争抢、愿意把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玩等,一旦目标达到,就给予表扬,强化行为。

五、干预效果——行为变化

经过一个学期的干预,孩子的问题行为明显减少。在生活自理方面,孩子已经能够自己吃饭、上厕所、脱衣服(穿衣服方面表现的较为困难);乱扔垃圾、赤脚、玩水行为减少,经过提醒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在社会性方面,打人、推人等攻击性行为减少,拥抱、握手、分享等亲社会性行为增加,能够发起主动交往,但是有时还是会有争抢玩具的行为,合作意识较差。在学习方面,上课还是喜欢跑来跑去,偶尔表现出认真听讲,做作业比较积极,但坚持性较差,注意力容易涣散。总之,干预效果是明显的,尚需坚持下来。

猜你喜欢
小班同伴幼儿园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分成三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