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游戏化:抓好“内容、形式、方法”三环节

2018-01-27 15:32甘肃省玉门市第三幼儿园李红燕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内容游戏音乐

甘肃省玉门市第三幼儿园 李红燕

音乐教学游戏化就是有计划、有目的用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将音乐教学多方面的、较为抽象的内容用游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塑造幼儿的心灵,开阔视野,拓展听域,发展智力。

一、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是优化音乐教学的基础

教学内容的优化也可以说是对教材的优化。作为教师应善于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中一些多余的或深浅度不适合幼儿的内容进行删减,还要把自己的经验和见解与其结合起来,选择的教材或作品一定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反映周围社会世界的、是幼儿感兴趣的、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㈠音乐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心理年龄特点

幼儿年龄越小,作品选择越要贴近生活经验,最好是带有一定的游戏情节作品。如小班幼儿的情绪情感不稳定,对于陌生的环境调节能力较弱,入园会哭闹,我选择《小燕子》《睡吧小宝贝》《摇篮曲》等轻柔、舒缓的音乐来帮助幼儿平静心情;中班幼儿喜欢表现,可以多选择角色扮演活动,例如在《小鸟和大象》学习中,让他们在活动中进行有趣的扮演游戏,合作游戏,从而得到了良好的音乐体验。

㈡音乐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要精选富有教育意义的音乐内容,借助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启迪、养成良好习惯。例如,为了培养幼儿做事要细心,不粗心、不马虎,我选择歌表演《粗心的小画家》:“丁丁说他是小画家,红蓝铅笔一大把,他对别人把口夸,什么东西都会画,画只螃蟹四条腿,画只鸭子小尖嘴,画只小兔圆耳朵呀,画匹大马没尾巴,咦!哈哈哈哈哈哈哈!”,歌曲以讽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教育幼儿学习要认真,不骄傲。在笑声中唱出趣味,表现出对丁丁善意的批评。孩子们在笑声中也会暗暗对照一下自己——平时有没有粗心、会不会骄傲自夸?从而让幼儿在笑声中、在情绪愉快中培养他们好的品质。

㈢音乐活动内容选择要具有鲜明的时令特点

紧紧结合季节变化和节日活动来选择音乐内容会更加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营造的快乐学习氛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春天,我会为孩子们选择《爱护小树苗》《柳树姑娘》;在学雷锋时节为大班的孩子选择歌表演《幼儿园里好事多》;在美丽的秋天,为孩子们选择《秋风》;元旦时选择歌曲《新年好》《过新年》;“五一”劳动节,选择《劳动最光荣》《勤快人和懒惰人》等等,孩子们高高兴兴地积极主动参加音乐活动,在快乐中学习,同时让每个节日过得更充实。

二、精彩纷呈的游戏化活动形式是优化音乐教学的难点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及音乐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灵活组合音乐素材、巧用各种方法将音乐性、表达表现、社会性、创造性融进生动有趣的音乐游戏中,让幼儿在充分体验与感知的基础上,把自己对音乐的领悟与理解充分地表达表现出来。

㈠直观形象,灵活生动,让音乐作品“活”起来。

通过对幼儿心理和年龄特征的深入了解,从幼儿的兴趣入手,选择直观形象的教学形式来组织活动。比如,在进行音乐活动《洒水车》时,可以引导幼儿和生活经验结合,用简单直观的动作让幼儿模仿表现洒水车喷水、人们紧张地躲闪来进行活灵活现的场景表演,使幼儿乐于参与学习。教学中也可以把幼儿喜欢的富有情节的歌曲改编成音乐游戏,比如歌曲《八只小狗抬花轿》,可以让幼儿先表演唱,接着把音乐旋律节奏变快,省去歌词,让幼儿听音乐玩老虎追小狗,小狗齐心赶老虎的游戏,把一般化的音乐教材创造性地加以改变,使其变得生动起来。

㈡结合音乐作品,创设相应的情境,让游戏环境“活”起来。

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努力挖掘音乐教材中可表现因素。活动前,教师要根据音乐作品设计游戏,创设相应的物质环境和最佳音乐情境,从而巧妙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帮助幼儿做好与音乐情绪相适应的心理准备,让幼儿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头脑中有联想、想象的内容,在情感上有相应的情绪体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音乐知识和技能,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提高了音乐活动课堂实效。例如,可以用语言创设情境、美术创设情境、音源创设情境、范唱激发情景、歌唱进入情景,通过律动、表演体现情境等等。情景创设为幼儿提供了具体可联想的音乐环境,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它是游戏活动获得较好效果的重要因素。

㈢多元素参与,多手段渗透,使游戏活动“活”起来。

音乐活动游戏化是指教师尽力将音乐教学的五项活动预设游戏化。五项活动包括听辨活动、欣赏活动、歌唱活动、节奏乐活动、韵律活动。每项活动中都渗透着音乐的五个要素:音高、力度、节奏、音色、曲式。音乐课程游戏化教学是丰富多彩的,不仅包括唱、跳、演奏等,它的教学趋向综合化,要注重多元素参与,多利用语言、绘画、游戏动作、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渗透,来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应参与,体验音乐,从而表达他们的独创性,促进想象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音乐活动游戏化不是特立独行,而是灵活穿插利用各种有益元素,提升和优化课堂教学。

三、灵活多样的音乐游戏化教法是优化音乐教学的关键

㈠应用尝试法教学激发幼儿主观能动性

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不仅使枯燥的教学变为简单的游戏,师生间的合作互动也使幼儿沉浸于其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习得相关技能,获得相关知识。应遵循“探索—尝试、感受—体验、即兴—规律”,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大胆尝试、发现和表现。教师应“想”幼儿所“想”,理解那稚拙的、甚至在成人眼里会感到不屑一顾的发现、创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呵护幼儿的心灵,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经常说:“试试看,会行的!”“你想得真好!”“有可能还有其他的办法吗?”这样,幼儿更易接受。

㈡运用语言指导法加强掌握音乐游戏的方法和内容的理解

在音乐游戏中,教师运用讲解的方法为幼儿提供音乐游戏指导,及时提醒幼儿关注观察的重点、程序或关系,暗示活动的操作规则,参加运动的身体部位,还应善于使用眼神、口型、身体接触以及其他各种不完全的语言,甚至噪音音调所暗含的信息来帮助幼儿学习,激发和维护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并使幼儿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增加信心。

㈢运用范例教学法演示示范增强直观性

在音乐活动中,示范主要是指教师用现场的演唱、演奏、做动作表演的方法来向幼儿提供活动的范例。教师提供的示范应该是多样化的,教师或本班幼儿都可以成为示范者。教师可以亲自示范游戏动作,也可以挑选做的较好的幼儿作为范例。如:图片、绒板、磁板教具、桌面教具、幻灯、投影、录音、录像、课件等都可以用来作为辅助手段。例如在《拉拉勾》节奏活动中,我一方面通过拍手、拍腿、踏脚等动作来引导幼儿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当幼儿熟练掌握用手拍打的动作以后,教师要对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请幼儿用跺脚、拍腿、拍肩等动作代替拍手,训练几次后,再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创编和迁移其他内容。

㈣运用角色变化法感受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经常运用自身角色变化的方法对幼儿的学习进行指导,也可以让幼儿扮演音乐游戏中的角色。例如,我要开展《小小鸡》这堂音乐活动,我会戴上鸡妈妈的头饰,让孩子明确我的角色身份和自己的角色身份(鸡宝宝),并以鸡妈妈的口吻引导孩子活动前的其他环节,营造这样的氛围,让他们感受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角色,这样使得整个活动不显得生硬、呆板,让孩子的兴趣能延续下去。

猜你喜欢
内容游戏音乐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主要内容
音乐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