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鹤菲
(北华大学音乐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现代经济生活的改观决定着声乐表演人才的性质发生变化,观众不满足他只是会唱歌,只会声乐,而希望他是艺术复合型人才。首先就要打破传统、枯燥、乏味的师徒式的琴房教学模式;要重视、积极参与声乐舞台艺术实践。
传统的声乐教师长期以来采用师徒式教学模式,手把手教学和口口传授知识,不重视对学生声乐舞台艺术表演能力的培养,所以使培养出的人才质量不高。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起到传承、发展、创新教学思维引导者的作用,明确学生才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自己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舞台表演实践的组织者和创造者。只有明确身份定位,才会领悟自己应该做什么。
教师尊重声乐教学独特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明确学生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具有独特性和主动性。声乐演奏过程也是表演者内心情感起伏的过程,表演者的情绪波动影响着音乐传递的情感色彩,每一位表演者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阅历,教师可以深入的了解学生后鼓励他们将自己独特的情感经历表现在音乐中。
当演奏的作品贴近本人生活,表演者更能将声乐表演更加个性化。一百个人读红楼梦有一百种想法,一百个歌手唱同一首歌也会唱出不同的味道。个性化的表演更易调动表演者的积极性,彰显与众不同的一面,使声乐表演更加丰富多彩。
舞台表演艺术实践是课堂教学的新形式,是集中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和表演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效果培养全面发展艺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领导和声乐老师要为学生创造舞台艺术实践的平台,提供舞台艺术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舞台艺术实践活动中提高和锻炼声乐艺术演唱能力。
声乐表演者获取知识的渠道主要有三种,一是师从专业教师,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少走弯路,资历深厚的教师注重因材施教,培养有特色的声乐表演者。二是常与同行切磋交流,每位声乐表演者都具有自己的特长,或精通形体,或台风很好,或情感把握准确等。第三种丰富自己理论知识的渠道是勤勉自学,内因决定外因,声乐表演者要具备吃苦耐劳的性格特征,努力丰富专业课知识。
声乐表演涉猎面广,学习内容涵盖语言、表情、形体、眉毛、手势等细节,并且表演过程中要将情感、形体、声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能称得上是声乐表演艺术。声乐表演艺术其中包括“演”和“唱”两部分内容,运用歌声技巧和舞台表现力技巧体现作品的内涵和情感,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人生处处是舞台,声乐表演实践不只是局限于琴房和正式舞台,聚餐、party等人多场合都是可以表现自己才能,锻炼自己表演能力的机会。熟能生巧,积极参与校内校外声乐表演,寻找可以实践锻炼的舞台,学校现有的艺术实训基地和校内比赛活动,以及和学校合作的艺术团等都是锻炼实践的机平台。把舞台表演艺术实践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歌者要多参与事业单位结合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开展主题鲜明的重大文娱演出活动,拓展自己艺术表演范围,开拓自己眼界,积累舞台表演经验。
声乐表演者的临场发挥水平取决于舞台表演经验、心理素质和个人机性格。从业时间长、舞台表演经验丰富的歌手遇到的现场突发情况多,长时间的表演经历给予了他们应对突发情况的经验。唱歌表演中途,话筒设备断电,舞台经验丰富的歌手会来个大合唱,调动现场观众的氛围,这样巧妙化解了歌手不知所措的尴尬。现场突发事件考验表演者的心理素质,自信沉稳的表演者会冷静理智处理,而心理年龄低的歌手会自乱阵脚,更谈不上主持掌控舞台了。表演现场突然灯光设备坏掉,成熟的歌手可能会引导观众打开手机里的手电筒做灯光,在这种环境下表演也会给观众留下独特的经历。
每一位热爱声乐表演的人都希望自己的才华被观众肯定,但是有些才华横溢的歌手表演欲欠佳,使得他们的舞台演出效果得不到正常发挥。这些因素都是由表演者心理素质欠佳造成的,常伴随着紧张的心理情绪。良好的心理素质会给歌唱者带来成功与喜悦,所以培养表演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势在必行。
培养歌手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要增强表演者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多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唱,适当给予肯定和表扬。其次,表演者要端正心态,明白艺术修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给予自己多些包容和自我肯定。最后,注意力集中也是声乐表演者最基本的心理素质,它要求演唱者集中全部精力,全神贯注地融入到演唱中。
观众对艺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度高,也间接的促使声乐表演者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舞台表演能力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声乐表演艺术的性质要求教师和表演者自身潜心领悟,争取在形体、气质、表情等各方面都有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