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士忠
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是指某些念头、情绪、冲动、意图等反复不断地出现于患者的头脑中,并影响患者反复不断地去做某些不愿意做的事情。患者明知不该那样去想、那样去做,但却无法控制自己,这是一种不由自主的观念和行动,属于精神疾病。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强迫思维、强迫行为、混合形式等。
强迫思维指出现反复多想的症状,如反复回想自己刚才说过的话是否说错;反复回想自家的煤气、门窗是否关好;反复回忆自己是否将有用的东西丢掉了……患者明知这种想法毫无意义,但非这样想不可。因此,甚为痛苦,焦虑不安。
强迫行为指出现反复行为的症状,如反复洗手、洗衣服、搞卫生;反复检查已写好的字是否端正、笔画是否正确,并反复涂改;对不放心的事反复询问;强迫计数,反复数电线杆、路灯、台阶、车辆、牌照,有人干扰,就必须重来。
混合形式指出现冲动的意向,如担心自己会在大庭广众下脱光衣服;担心自己会强奸妇女;担心自己会做出伤害自己的孩子、妻子或丈夫的事情等。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之前常有性格上的缺陷。行为拘谨,做事犹豫不决,缺乏果断及创新精神,往往过分注意细节,力求一丝不苟,追求十分完美。在处理事物时往往有不安全感、不确定感、不完美感。当处境困难或遇到挫折时,就可能诱发出现强迫症状。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强迫症与基底神经节及前额叶的病变有关。脑部器质性病变、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可有强迫症的表现。因此,千万不可简单地认为有强迫症状的人就是强迫性神经症。追求完美,对自己期望高的人更容易患上强迫症。这些人会通过重复某一行为或观点修正自己的“不足”,久而久之,陷入不反复做就焦虑,越做越焦虑的恶性循环中。强迫症还与幼时家教有关。家长给孩子过多刻板的条条框框,强加过高的期望,可能使他们在重压之下患上强迫症。某些特定职业也容易导致强迫症,如会计,他们每天面对的都是精确的数字,容不得半点马虎,所以反复核对成了他们对工作负责的体现。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强迫,如非要站在别人左边,走路必须踩格子、沙发歪了一定得摆正、冰箱里饮料的数目不成对就会扔掉一瓶等等,不这样做就抓狂。
轻微强迫症状不必担心。在不影响正常学习、工作、社交的情况下,有一点轻微的强迫症状不算是病态。只要你觉得不痛苦,没有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就行了。若强迫的症状过多,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那就属于病态了。
在一些精神科门诊中,强迫症人数是第一位的,有将近1/3患者。强迫症现在位列世界卫生组织致残性疾病的第十位,其引起的情绪反应往往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不能工作,夫妻感情破裂。更可怕的是,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病态的,更谈不上看医生,有74%患者常被延误诊断,强迫症知晓率仅有22.5%,大多数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有强迫症,往往以为是自己的生活习惯不好,因而延误治疗。
对于强迫症患者,不妨采用以下一些方法进行防治。首先可以进行自我调节:多运动,保证足够的睡眠,不仅有助放松身体,还能促进大脑分泌“快乐激素”多巴胺。其次可以进行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治疗,如采取解释性心理治疗及系统脱敏疗法。最后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有必要进行专科门诊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