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个视角

2018-01-27 10:23赵美玲刘思阳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建设

赵美玲,刘思阳

(南开大学, 天津 300350)

一、全球视角:世界各国应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人类一切文明的建立和发展都要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展开。各国政府只有从全球视角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整体历史进程去审视把握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才能形成共识,采取共同的行动。习近平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于人类文明变迁的历史反思和当今世界的现实观照,体现为全球视野下历史审视和中国智慧的结合。“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p.6)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的兴衰更替。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等都发源于水源丰沛、森林茂密、生态良好的地区。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埃及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以及中国的楼兰文明由繁荣走向衰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地区人与自然矛盾,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从而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利用飞速发展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提高了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创造了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财富总和还要多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生活水平。但是,由于不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对整个世界的生态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威胁与挑战。环境污染、资源破坏、能源枯竭、土地荒漠化、森林退化、温室效应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频发等生态破坏、生态污染问题接踵而来,地球及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全球化态势要求我们必须确立全球化的生态文明观。习近平曾指出:“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类进行报复。”[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3](p.50)“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 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4](p.525)人类在追求某个方面的文明进步并且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决不能无视或者忽视这种进步对生态文明潜在的威胁和破坏。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能陶醉在对这种一时一域文明发展的光环之中而忘乎所以,21世纪,世界各国必须携手同行共同参与治理。习近平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1](p.13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5]。针对生态危机全球化形势下一些国家“各行其是”“各顾一邦”“各管一时”的狭隘利己行为和态度,习近平不断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进一步强化全球一体化意识,全球面对、全球行动。单纯一国的努力于事无补,只顾及自身的利益而拒绝合作,终将危及人类全体。

当前,面对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等问题,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已经无法单独解决。在环境治理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将污染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种做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球性的资源环境问题,反而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危机。由于生态环境治理成本支出大且收益具有外溢性,有些国家不仅不愿治理,还加大对生态环境资源的使用力度,以追求一国短期经济利益。2017年6月1日,特朗普在白宫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拒绝承认国际气候合作中的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意味着美国放弃承担全球环境治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此,习近平在众多国际场合反复重申和强调要解决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问题,特别是关于气候变化、荒漠化、臭氧层保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传递、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必须且只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组织载体,形成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习近平指出:“中国责无旁贷,将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们敦促发达国家承担历史性责任,兑现减排承诺,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1](p.131)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向全球表述了中国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以及将绿色发展融入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理念。习近平不仅提出以制度构建为核心的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还用实际行动推进制度建设。2015年中国宣布出资200亿元人民币设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用于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2016年中国启动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推进清洁能源、生态保护、气候适应型农业、低碳智慧型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国际合作[6]。中国向联合国提交“国家自主决定贡献”:承诺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的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6]。

中国以郑重承诺和实际行动,支持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显示出中国在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家园、推动生态文明成果共享的决心和积极态度,同时也为国际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基于全球意识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制度建设推进全球生态治理,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指明了路径与方向。

二、整体视角: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证明,各种文明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确立整体视角。习近平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强调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7]。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且把“美丽”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之一。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8]。

习近平指出“要深刻理解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大意义,深入领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着力点,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9]。这就要求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制度、技术等渗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赋予生态尺度和生态监督机制,在生态转型过程中,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丽中国”。从本质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五大建设本身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这个整体当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先导,社会建设是归宿,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融合相协调,赋予各项建设以生态尺度,即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保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建立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系统,并在此系统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双向可持续发展。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不能只讲发展不讲保护,不能只讲利用不讲修复,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8]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述,深刻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就是要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变革政治价值观、政治思维和政治活动,反思现有政治体系的欠缺并进行调整,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相互关系在社会意义上的最优化发展,把生态环境问题上升到政治问题的高度认识,进而使政治与生态环境的发展一体化,把政治与生态有机地、辩证地统一起来,推动生态政治理念范式的全新构建。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就是将生态学的优势融入文化的形式之中,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文化理念延伸到大自然,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人类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谋求人类新发展理念的时代精神,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形成人与自然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依共存,是中华文明在生态方面的文化积淀,早已融入我们的文化血脉。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8]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建设,就是指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规范融入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积极回应社会建设所遭遇的现实困境,为社会建设提供全新的发展范式,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就是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引领生态文明建设,从现实看,“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的短板”[1](p.9)。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满足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产品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动力,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以全面依法治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1](p.99),用严格的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保证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以全面从严治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上下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把生态文明建设蓝图逐步变为现实,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10]。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8]。唯此才能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承受的限度内,为子孙后代留下山青水美天蓝的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三、系统视角:用系统思维促进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多环节多要素密切关联、子系统与总系统相互贯通、系统性整体性很强的工程。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习近平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11]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12]。习近平用“命脉”科学描述了“人—田—水—山—土—树”之间的生态依赖和物质循环关系,用“生命共同体”科学揭示了人、水、气、土、生物等各环境要素之间普遍联系的内在关系,由此提出管理和治理生态系统需要运用综合的系统的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之间的关系。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11]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有系统思维。大气、水、土壤、生物等各环境要素,在生态系统理论中往往被认为是一个整体且相互联系,因而,治理和管理生态系统也需要运用综合的系统的方法。同时,生态系统具有多重服务价值,因而需要进行多目标的综合管理和治理,要视山水林田湖为一个循环往复的生态系统,对整个系统而非单一的生态要素进行保护和治理。习近平指出:“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1](p.47)在水污染治理及保护问题上,习近平指出,“要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城市乡村”[1](p.56),将河流海洋、水生态、水资源、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协调统筹,达到系统治理的最佳效果。

传统生态环境治理方式未实现有效整合。如污染防治和资源保护职能除环保部外还分散于超过十个部门,这种分散的、“见招拆招式”的管理和治理办法难以应对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建立更高层面的协调机制,充分协同整合各类生态资源并将其纳入统一治理框架,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多地域、全过程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2017年5月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共同组织编制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对当前生态保护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时提出:“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3](p.52)这种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生态保护监管线的方法,突破了条块分割式的监管模式,不再单纯按生态系统要素进行划分,有效避免了监管混乱、政策交叉、生态系统完整性被割裂等问题,使生态治理走向系统化迈出坚实的步伐。

责任划定要坚持系统治理的原则,进行科学规范。从国家层面建立权威的专门职能机构进行顶层设计规划,全国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坚持综合治理和专项治理并重、常态治理和集中整治相结合,多策并举多地联动,上下结合全社会共同行动。2018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正式揭牌。生态环境部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将过去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等众多部门的职责整合起来,打通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各个治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职责交叉重复、叠床架屋、九龙治水、多头治理,出了事情责任不清”的状况。这种按照系统性思维实现的机构改革,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了领导和管理层面上制度和体制条件,既有利于落实中央和地方各级的主体责任,又确保了生态保护红线布局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同时有效地避免了“政策各管一段”“政府各管一片”“领导干部只管一时”,没有使命担当的现象。

四、法治视角:用最严格的制度与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志着文明进步的程度,其作用在于用刚性的制度惩恶扬善、协调利益分配,激励文明行为、约束或惩罚人类的不文明行为。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最后屏障。实践证明,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有人类基于道德教育和社会教化养成的思想约束,而且要有法治对国家社会各种组织和个人行为的硬性强制规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创阶段,由于各种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和基于道德力量约束的效果相对不足,当不同利益主体的竞争性利己性还缺少规范约束时,更加需要强调法律的作用。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p.99)

一方面,应运用法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完善立法作为最优先事项。要通过立法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各种行为进行明确规范。这不仅要重视立法的数量,更要注重提升立法的质量。不仅重视实体法的建立,也要重视程序法的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了宪法, 在我国宪政史上尚属首次,为生态文明建设各种法律的制定提供了根本法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构建起最严格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环境保护部积极配合人大立法机关,制定和修订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8部法律,并推进完成了9部环保行政法规和23部环保部门规章的制定和修订。一些省市也积极运用地方立法权,根据当地需求制定了更高标准、更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行政处罚制度[12]。

另一方面,通过严格执法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格的处罚。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贯彻执行法规制度的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8]“制度的刚性和权威性必须牢固树立起来,不得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责。”[1](p.100)“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1](p.10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对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巡视检查,各地法院依法审理了一大批涉及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2013年~2017年,各级法院审结环境民事案件48.7万件,依法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1万件、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383件、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252件[13]。对于内蒙古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习近平多次做出批示,要求整改查处。在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处理中,24名相关责任人先后被问责,并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在祁连山事件中处理中3名副省级干部及诸多官员被问责。

实践证明,只要在建立完善遵循生态系统自身规律的“良法”的同时,不断加强执法力度和完善司法,提高善治的水平,对破坏生态环境的典型案例抓住不放,严肃查处,以儆效尤。换言之,只有法律制度不再是“稻草人”“纸老虎”“橡皮筋”,我们才能走出一条依靠法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之路。

五、人民视角:以良好生态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曾指出:“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的利益和幸福而工作。”[14]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5](p.3)。让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人民始终处于最高的位置,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16]

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方面。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但生态环境成为最突出的短板。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这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羡慕我们的地方。同时必须看到,我们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的问题。比如各类环境污染成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生之痛。”[1](p.1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的内涵非常丰富,除物质文化生活外,还体现为对美好自然环境的需求。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人民群众生活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丰富健康的绿色食品,享受健康的生态文化,是当前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实现人民利益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可喜的成绩,总体上看,生态环境质量向好的方面转化,但成效并不巩固。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8]三期叠加成为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特点。我们要正视现在依然存在的生态环境污染顽疾,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实现人民利益的优先领域。习近平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1](p.4)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习近平反复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1](p.8)以老百姓的满意度与改善民生的着力点为评估标准,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是没有替代品的,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毁坏易,修复难。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谋福祉。为此,我们从事各项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绿色优先和环境保护”,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3](p.50)

当前,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因此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考核问责。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提高环境治理水平。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4](p.396),使人人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建设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