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垚
大学的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之所以重要,原因在于大学教育不仅要培育优秀的体育应用型人才,还需要授予学生相关的体育文化、精神教育以及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教育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综合培养。如今,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大学体育教育模式的改革更是如火如荼。这一模式的改革创新必将全面提升大学体育教育的效果和功能。
1.1 课程单一,适应性差
目前大学教育基本要求技术性的学习,内容单一,缺乏创造性,无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激情和最求有特色的体育教学内容的兴趣,学生对课程很难适应,尽管很多高校已经朝着通识教育的方向做出了一定的改革,但依然存在较为突出的漏洞。一方面,很多高校退出了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项目,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开展教学,但开班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授课老师虽然能较好的对每一位同学进行细心教导,但人数较少的原因课堂氛围不够活跃,会造成很多人不愿意去上课。另一方面,课堂没有激发学生足够的兴趣,导致很多学生课下没有主动去练习和思考,仅仅靠传统的课上教学远远没有拓展性。
1.2 适应通识教学的大学体育师资力量较弱
之所以缺乏通识教育的大学体育教师,是因为如今如今大多的大学体育老师一般都缺乏人文素质方面的知识,这些老师基本上都是从体育院校毕业出来参与授课。他们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但是很少有体育方面的形成理论体系的教学方法。很多老师是沿着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授课,缺少内容和方法上的创造性,很难将知识综合化和延展化,不利于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延展和情感世界的构建。这使得用通识教育的视野来改革大学体育的教学模式的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除了本身就缺乏相关的人文素质以外,很多大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改革和通识教育的内容不够了解,教学改革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老师也很难起到在教育上的引导和创新作用。倘若大学体育教师能很好的理解通识教育相关的内容,那就能对老师将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带来很大的帮助,也能促使老师更加关注到学生的内心想法和实际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技术上和心理上的疑难杂症,并且还能有效的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所以对于大学体育教师来说,为教学改革所做的努力就是除了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要增强自身在通识教育上的知识和开拓视野,勇于创新,将大学体育学科和其它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交叉教学的授课体系。
1.3 教学模式较为僵化落后,与现实脱轨严重
据调查,大学生体能素质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这归根于学校对体育锻炼的不重视和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主动性,而大学的授课和教学模式也面临着愈来愈僵硬的现状。这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由于大学生除了必要的每周一节的体育课以外,就只剩下期末时的体质统一考核,所以自制力和主动性较差的学生在日常更缺乏锻炼,更不用提专业的培训。教学内容也较为宽泛化,只要求学生掌握到大概的较为基础的常识,而往往会忽略最为关键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学生对体育的态度也不正确,只是当成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来学,而不是一种终生学习和锻炼的心态来对待大学体育,学生心中对大学体育的印象也大打折扣。从老师的角度来说,理论体系和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也较弱,很难将理论灵活的运用到实践当中去,理论教学是本,实践教学是应用。用理论更好的为实践服务的意识还较弱。这一步很难做到,因为目前大学体育老师的教学态度也不正确,认为只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运动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就是完成了要求的体育教学目标。这种现象表明根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综合起来是学生和老师两者对大学教育的本质理解得不清楚,教师理论知识不透彻,没有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教学。教学模式仍然处在僵化了的传统教学中。
2.1 全面综合的教育体系
大学体育但是专业知识教学不够,更加强调非专业的教育的知识网络,将人文知识等其他领域的知识和大学体育知识有机紧密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体育知识合精神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授课教师也要持正确的教学态度,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不断开阔视野和领域充实教育教学。
2.2 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和思考
人的潜能是无限大的,但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将它开发出来,大学体育的重要性就在于此,参与体育活动不仅可以释放压力和能量,宣泄情绪,还能开发更多的潜在能力,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精神文明得到构建,在满足基本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学生能将精力投入到其他的领域去,并且会更自信,会将体育精神运用到极致。在通识教育下,授课不仅更加有针对性,而且还能给与学生最大的自由和选择空间,使大学生充分激发自己的生理上、心理上、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和智力上的许多无限潜能。
3.1 丰富体育项目
体育教学的多样化和丰富化就体现在所选课程的丰富度上,这也是为了适应体育教学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去丰富和完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实践水平,传递给学生的是饱满的体育精神,促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品质。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主动性和学习自主性,适应新形式下的教学改革趋势。
3.2 组建高素质现代大学体育教学师资队伍
目前体育院校毕业的大学教师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都还比较有限。在新时代的大学教育体制改革中,需要具备的是通识教育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体育教师要适应通识教育相应的教导原则和理念,要在改革大潮中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师资团队还有障碍,高素质的专业大学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有适应新时代要求下的通识教育的能力和创新型的教育观念和原则。目前高校对大学体育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都远远不够,对于通识教育的理念也还存在很大的误解,也
因此导致教师对自己的要求有所放松,仅仅局限于完成教学目标。
3.3 改变大学体育授课模式
丰富体育选课的项目后,只能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来完善教育模式,但从老师的角度出发,老师授课方式的改变更是核心,教师应当运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体育的文化知识和实用知识,通过通识教育下的多元性和特色化,推动通识教育下大学体育的改革步伐。
通识教育体制下的大学体育改革是长久化趋势,要充分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适应科技的发展和教学环境的变化,就需要充分重视到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持续性。大学的教育改革是一个长久的话题,要想寻求新突破,就要不断适应社会、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趋势。
[1] 朱慧芳,蔡皿.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0.
[2] 赵强.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发展历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