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2018-01-27 00:12
教学与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矛盾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P11)与此同时,习近平也强调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1](P2)“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P12)对发展阶段进行战略定位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发展方向、选择正确路径的前提,也是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重要基础。因此,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关系到全局的重大历史性判断,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制定新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如何把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论断?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战略定位的“变”与“不变”?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不平衡的发展”和“不充分的发展”究竟哪一个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呢?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指出,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正确方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学习和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的十九大的要求,本文尝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一、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和历史方位论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这是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两大贡献。这两大贡献都是建立在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的基础上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主要矛盾分析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我们可以将基本矛盾分析法和主要矛盾分析法结合起来,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上,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因出发,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在对商品内在矛盾的分析中,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追求剩余价值过程中的矛盾运动,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恩格斯指出,黑格尔的最大功绩“就是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形式”。[2](P22)黑格尔的辩证法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的过程,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就在于过程内部的矛盾。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动力和活动”。[3](P66)在黑格尔看来,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本身的发展过程。“思维的任务现在就是要透过一切迷乱现象探索这一过程的逐步发展的阶段,并且透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性”。[2](P26)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公开承认他是黑格尔的学生,指出黑格尔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与此同时,马克思也提到了他与黑格尔辩证法之间的区别。黑格尔认为观念是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黑格尔这种唯心主义的叙述方法容易“造成一种假象,似乎探讨的只是一些概念的规定和这些概念的辩证法”。[4](P97)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5](P22)

那么,马克思如何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倒过来”呢?正是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基础”这一客观事实出发,马克思将其改造为唯物辩证法。“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6](P531)这样,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扬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建立了科学的唯物辩证法,并将其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运动过程,得出了著名的“唯物史观”:“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7](P591-592)

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将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将其运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其基本矛盾运动下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恩格斯对这一基本矛盾做了经典的概括:“社会的产品被个别资本家所占有。这就是产生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2](P397)也就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经典作家的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阐明了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对矛盾运动不仅规定着社会性质和基本结构,而且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8](P282)

2.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矛盾分析法。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主要矛盾分析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的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的创造性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就是对立统一规律。毛泽东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而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每一种社会形式和思想形式,都有它的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9](P308-309)“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9](P310-311)对于不同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的矛盾,其中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且规定着事物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是基本的矛盾,“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及为此根本矛盾所规定的过程的本质,非到过程完结之日,是不会消灭的”[注]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这里用的“根本矛盾”指的就是“基本矛盾”。。[9](P314)基本矛盾是我们从根本性质上区分不同事物的重要依据。基本矛盾解决了,事物整个过程也就终结了,事物根本性质也就随之发生根本变化。在同一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在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的性质和过程的本质虽然没有变化,但是根本矛盾在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采取了逐渐激化的形式……过程就显出阶段性来。如果人们不去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人们就不能适当地处理事物的矛盾”。[9](P314)因此,主要矛盾只存在于基本矛盾发展的一定阶段,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矛盾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主要矛盾是我们区分不同阶段的重要依据。

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平衡只是暂时的和相对的,基本的运动过程是不平衡。在矛盾的两方中,必有一方是主要的,另一方是次要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9](P322)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随着事物发展中矛盾双方的力量的增减程度而互相转化着,这样,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当新的方面对于旧的方面取得支配地位的时候,旧事物的性质就变化为新事物的性质”。[9](P323)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规定着社会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产生、发展、变化要受基本矛盾的规定和影响,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和性质。社会基本矛盾只有通过各个阶段的主要矛盾的解决才能逐步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解决程度,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讲,就是不断认识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矛盾分析法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武器和工作方法。“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8](P280)

3.判断社会发展历史方位的依据。

历史方位就是客观事物在历史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判断一个社会的性质或该社会发展的具体历史阶段,是马克思主义者揭示社会运动规律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条件。无论是在革命还是建设时期,确定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始终是无产阶级政党判断社会发展方向,选择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在经典作家的文本论述中,对于判断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不仅提供了区分的标准,而且还根据不同的时代尺度进行了区分。从区分的标准来看,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5](P210)“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10](P44)在批评用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区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这种理论时,马克思指出,应该把生产方式的性质看作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交易方式的基础,而不是相反。[10](P133)也就是说,应该基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这对基本矛盾的不同来区分不同的社会形态。从不同时代的尺度来看,马克思从三个尺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了区分。例如,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态将社会形态的大历史时代区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三大形态;[4](P107-108)再如,马克思从生产方式的特殊性质出发,区分了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演进:“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7](P592)又如,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地租起源的时候,分析了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发展,为了满足土地所有者的利益需要所引致的地租形式的变化,如劳动地租、产品地租和货币地租,这样,封建社会就明显地分区为三个阶段。[11](P884-906)

马克思之后,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进或发展的阶段,各国马克思主义者根据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某个或某几个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做了不同的区分。最经典的就是列宁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区分为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等三个阶段;法共中央经济部将资本主义发展区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原始阶段、古典阶段和垄断阶段;[12](P22-23)法国调节学派根据积累体系将其区分为外延型积累体系、没有群众消费的内涵型积累体系(泰罗制)、伴有群众消费的内涵型积累体系(福特制)、大规模个性化消费的积累体系(后福特制)等四个阶段;[13](P78-79)美国的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以美国资本主义为例,将其区分为进步时代的调节主义制度结构、“一战”后的自由主义制度结构、“二战”后调节主义制度结构、当前的新自由主义制度结构;[14]日本宇野学派将资本主义划分为四个基本阶段,即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帝国主义和消费主义。[15](P144)除了这些代表性的区分以外,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出发分别提出许多不同的划分标准,国内学者已经有比较多的研究,此处不再详述。

经典作家及上述马克思主义学者,在确定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时所进行的分析表明,在确定社会形态的演变时都能达成一致的共识,例如,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都认同基本矛盾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准,所不同的是在确定同一社会形态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时难以达成一致的意见。我们认为,可以将经典作家的基本矛盾分析法和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主要矛盾分析法综合起来,发展出一个逻辑较为一致的确认社会发展历史方位的理论。

马克思对于人类社会的分析是以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现实的人的存在就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为了生存,人就必须满足衣食住行等等的需要,所以人必须生产满足需要的资料;“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6](P531-532)物质生活的生产与新的需要的产生之后,人也开始生产出其他人,人与人之间就有了社会关系。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生产、需要、繁殖等人类社会活动就是同时存在着;生活的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许多个人的合作关系。社会活动的三个方面与这种共同活动表明人们之间是有物质联系的,这种物质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生产与历史形成的需要的发展产生新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便不断采取不同的社会形式,这就表现为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

满足需要的生产活动,随着分工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与控制自然资源以及人与这种资源结合的社会组织即生产关系之间产生了分离,其结果就是社会关系中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需要“普遍化”为社会共同的需要,被统治阶级的需要只能在实现统治阶级的需要的前提下才是有意义的。统治阶级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就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根本性质,基本矛盾不同就是一种社会形态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依据。

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都是相对稳定的,它规定着该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在解决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过程中推动着该社会的发展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需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范围上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呈现出一种不断上升的趋势。这种变化的需要与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的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如果社会生产的技术、组织无法适应社会需要的变革,统治阶级的需要难以实现,这种矛盾就会在矛盾系统中居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成为决定社会发展方向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一矛盾运动,必须在技术、组织方面发生变革,在满足统治阶级需要的过程中来解决变化了的社会需要,导致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变革,形成新的社会活动方式,这样就会使同一社会形态区别为不同的阶段。如果这种矛盾解决不了,那么就会激化甚至改变基本矛盾运动,社会性质就会发生转变,社会形态就会发生转化。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917年十月革命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实践。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不一样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并没有同时诞生于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诞生于物质条件、文化条件和阶级条件都非常落后的俄罗斯和中国这样的国家。1923年列宁在反驳苏汉诺夫的文章中,初步提出了通过革命取得政权并在一个落后国家里独立建设社会主义的设想,[16](P371)苏联和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艰辛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

邓小平指出,“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17](P181-182)毛泽东只是从抽象层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进行了表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对于其他社会形态而言的特殊的基本矛盾的阐述还需要深入的具体研究。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我们需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18](P61)

中国社会主义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科学地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矛盾运动,制定了正确的革命战略,领导中国人民在落后的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立了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一化三改造,1956年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确立了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在新的历史进程中确立了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从理论和实践来看,社会主义运动是在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后,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从理论到实践都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指导下的自觉的推进过程,这一过程的成功要以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为条件。[19]如果不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就有可能超越阶段;只讲社会主义不讲初级阶段,会走上封闭僵化的老路,犯下“左”的错误。从国际范围来看,人类社会仍然处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时代,社会主义力量还比较渺小,资本主义力量从世界范围内看还比较强大;从国内看,尽管经过近7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但是离“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4](P107)还很遥远,我们仍然处于“物的依赖关系”阶段,我们仍然处于需要发展市场经济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的阶段;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只讲市场经济不讲社会主义,容易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这两种道路的存在都会改变我们的社会性质,因此也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基本矛盾。

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都是存在的,解决这一矛盾,“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18](P9)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以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等方面的建设,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动摇。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成员共同富裕,这样生产目的和手段就实现了有机统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18](P213-214)

经典作家认为,在满足人的自然需要的劳动实践中,产生了新的历史的需要,人们的需要总是受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人的社会关系这种内在联系把各种不同的需要结成一个需要的社会体系;人的需要是变动的,从总体上呈现出一个向上发展的趋势,构成了一个需要的历史序列;人的需要构成了人们从事劳动或生产的最初动因,但以社会劳动的体系为基础,并随社会劳动体系的发展而发展。[20]“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在衡量需要和享受时是以社会为尺度,而不是以满足它们的物品为尺度的。所以它们具有相对的性质”。[6](P729)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的需要分成三个基本层次,依次是生存或生理需要、谋生或占有需要、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的需要。[20]人们在生存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会激发出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精神、政治等需要,从而使社会需要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力越来越大。

一定社会的生产体系决定并制约着人类需要的满足程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需要也随之产生新的历史需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也受到其生产体系的制约,因此需要和生产之间的矛盾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矛盾在解决的同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向上发展,又产生着新的矛盾。如果这一矛盾难以解决,进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时,就可能激化基本矛盾,化解需要和生产之间矛盾就成为化解其他矛盾的着力点。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家整体实力达到新的高度。我国2017年GDP总量达到82万亿元,位列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1 399亿美元;[21]按照汇率计算,人均GDP为8 836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标准,已经是中等偏上收入国家;2017年世界500强,中国大陆(含香港)企业数量连续14年增长,达到了109家;[22]2015年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中国大约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23]最新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我国维持着7%左右的GDP增长率,远超过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水平,这表明我国与美国经济水平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意味着“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能够用来概括我国的实际国情了。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了。从收入水平来看,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 974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2 408元;从消费结构来看,2017年我国恩格尔系数降至29.3%,首次迈入联合国划分的20%-30%的富足区间。[21]从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来看,2016年我国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120.8台彩色电视机、235.4部手机、57.5台电脑和27.7辆汽车;我国居民对文化生活的消费也迅速增加,例如,全国电影票房收入从2010年的157.21亿元骤增至2016年的492.83亿元;[24]2012年以来,6 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1](P5)全球财富报告表明,在世界11亿中产阶级中(1万-10万美元),中国所占比例由2000年的12.6%迅速升至2017年的35%。[25]这些数据表明,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后内涵的提升。

我国已经摆脱了落后的生产,但现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非常突出。从生产角度看,2017年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8.2%和75.8%,产能过剩问题严重。[21]我国精密仪器、航天器材、汽车及零件及其他高端制造品的进口量大于出口量,2017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比重为34%,其中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量是总加工贸易出口量的90%;[26]这说明我国在国际价值链中处于低端地位,中高端产品生产不足。2016年我国出境游1.22万亿人次,境外消费总额达到2 610亿美元,按人民币计算增幅达12%;[27]人均购物消费为762美元,而非中国游客仅为486美元;[28]这表明我国低端产品的生产已不能满足居民对中高端产品消费的需求,国内居民倾向于在境外游的同时大量消费国内无法生产的中高端产品。从收入分配来看, 2016年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2;[29]从地区来看,只有东部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平均水平,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都徘徊在平均线之下。[26]我国在发展的同时还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据环保部统计,2017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仅有29.3%的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其中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明显差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30]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非常准确和科学的。那么,在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这个主要矛盾表述中,究竟哪一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呢?只有明确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确定努力的方向,制定出适应解决主要矛盾主要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引领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1.发展不平衡是长期存在的。

发展不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发展是绝对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居民收入之间的不平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存在的,实现经济平衡发展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即使到了很高的水平也会在各个方面有差别。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发展不平衡并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才开始出现的矛盾。如果将发展不平衡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国家再分配政策予以解决,在目前发展不充分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只会积累更多风险、透支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同样,如果生产发展不充分问题难以解决,企业的产品就没有市场,企业利润率下降,劳动者就业就难以实现,国家财政收入没有保障,再分配政策也难以为继,过剩资本寻求盈利必然趋于金融化过程,居民收入差距必然随金融化过程而进一步拉大,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必然趋于失衡,进一步激化发展不平衡。

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贯彻“协调”“共享”和“绿色”等新发展理念过程中,在改变发展不平衡过程中制定了许多政策措施,发展不平衡的格局正在逐步改进过程之中。例如,2012年以来,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8 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脱贫人口达到6 600万人以上;着眼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四大板块”发展的同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民生领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在就业、教育、医保、养老、公共文化服务以及旧危房改造方面取得较大的成就;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都取得明显成效,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能耗强度降低20.7%,森林面积增加1.63亿亩。

当然,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我们要立足国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思考和设计,“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18](P214)“有一些人说,目前贫富差距是主要矛盾,因此‘分好蛋糕比做大蛋糕更重要’,主张分配优先于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为了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不要发展了,也不是要搞杀富济贫式的再分配”。[31](P12)“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都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但核心在创新”。[18](P201)

2.发展不充分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深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形成了投资、出口联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支撑了21世纪初的经济高速增长。“进口中间产品,加工组装后再出口”的加工贸易模式是21世纪初我国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主要形式。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背后是内外需求的共同作用,内需表现为城镇化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外需表现为出口的拉动,内外需求和投资互相推进进一步促进上游产业的扩张。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发达国家结束黄金增长期,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有效需求下降,再工业化、产业回流本土的进口替代效应增强,直接导致我国出口需求增速放缓。2009年为应对危机的影响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资本在实体经济投资收益下降的时候便会流向房地产和金融市场,使资产价格泡沫继续扩大,房地产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扩大了居民收入差距。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较快,东盟等新兴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凭借劳动力成本和自然资源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产业和订单向我国周边国家转移趋势明显,外需下降后下游产业收缩,上游产业产能过剩。结果就是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经济增速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

这种增长模式是建立在企业以劳动力成本低廉为基础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方式之上的。在国外需求下降后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出口贸易加工模式也使得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标准化生产也无法满足国内强大的中产阶层的个性化、多样化和升级的消费需求,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上述分析表明,当前以标准化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低端供给过剩与中高端供给不足同时共存,生产发展不充分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3.通过解决发展不充分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来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解决发展不充分的主要方向是应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解决生产不充分的发展过程中,促进生产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解决。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既需要解决无效和低端供给引致的产能过剩问题,也需要根据需求结构的变化进行关键部件和生产方式创新。从历史上不同的发达国家解决过剩与生产方式创新的已有经验来看,可能的途径有以下方面。

解决无效和低端供给。一方面,从过剩能力比较严重的行业入手,对相关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在内部进行合理化布局,进行业务整合,整合优质资源,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长期公共支出项目投资于生产建成环境和消费建成环境,增强未来发展潜力。公共支出项目的确定应坚持以下原则:有利于吸收过剩产能,吸纳农民工就业;产品不需要在市场上实现,不扩大产能;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改善新农村建设中“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局面,农村地下管网线建设是可能的投向之一,考虑东中西部实际差异,选择中部地区农村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关键部件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已经成为制约供给侧结构性转变的关键因素,掌握核心技术必须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学习如何改造技术和进入市场,因此,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只有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从而能以更低的成本生产质量更高的产品。学习是一种社会活动,创新过程是不确定的、累积性的和集体性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必须制定自主开发战略、融通资金进行财务支持和组织协调人力资源。[32]消费需求的快速变化要求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或相关部门发生变化,这种系统性变化中最核心的就是产品开发中关键部件的创新。因此企业必须以关键部件的自主开发为对象,建立关键部件开发平台,通过干中学培养自身技术开发能力,利用中国市场规模大的优势,建立主导性的关键部件设计及其标准。

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关键是创新企业生产方式。企业应着眼质量型、差异化的细分市场,以消费者为中心来创新生产方式,突破原来的精细分工,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基础上,集成从产品设计到原材料供应、生产、批发、销售直到最终把产品送到最终消费者的各项业务活动,以适应市场需求动态多样性的需要,创立集成创新的弹性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体现在智能化的多功能机器设备、技能工人团队协作生产、并行开发团队进行产品设计研发、扁平化的管理结构。企业的竞争优势基于瘦身提效的范围经济,将大规模生产与产品持续创新结合起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企业家是进行生产方式重组和创新的主要力量,他们必须着眼于国内市场标准化需求和差异化需求,在主营核心业务上,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建立弹性生产方式;同时通过参股、外购、外包,发展企业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形成集成创新的核心企业与不同层次模块化生产企业之间的国内生产网络体系,将集成创新企业的产品持续创新与模块化生产企业的大规模生产结合起来,较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和不断升级。高度负责的技术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对企业产品的持续性创新和质量改进非常重要。因此,企业不仅需要动员一线员工的主动性,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开发员工的多种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新型劳动关系,激励员工主动降低生产流程中的各种成本,缩短产品设计、开发和投产周期,在供应、制造、设计和销售等环节进行持续性创新,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动态多样性的需要。

猜你喜欢
矛盾发展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矛盾心情的描写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爱的矛盾 外一首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