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艳 (四川大学 610000)
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可和发展,时局平稳,孔门儒学充分彰显着人的伦理光芒,时局动荡,孔门儒学便成为导火索,激发知识分子入仕与出仕的矛盾思想。面对时代的更替,一方面知识分子有坚决护卫儒家传统的决心,另一方面又有时不济我的悲伤。入仕与隐逸,传统儒家与道家的矛盾思想,体现在文学、美学上,是文以载道的依附向审美趣味的转化。正是时代的更替才使得儒、道思想构筑知识分子矛盾、迷茫的心境;正是这种迷茫的心境促使知识分子开创别具一格的诗歌题材、引领美学思想的转向。笔者选定唐朝由盛转衰期间的韩愈,盛唐前后间刘勰《文心雕龙》和司空图的《诗品》为代表,阐述这一时期美学在伦理二重性中的新转向。
韩愈出生于中唐,这一时期的唐朝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佛教思想入侵,正统儒道受斥。在这样的背景下,韩愈以“文以载道”的思想维护先秦儒家正统,排挤佛教思想。韩愈在自序中就提出“文者贯道之器也1”。这里韩愈便将文视为实现道的工具。而韩愈所弘扬的道是什么?在《原道》篇中,韩愈解释:“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於外之谓德。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1。”从阐释中,可以看出韩愈倡行的是儒道,最终的目的也是弘扬仁、义,简单地来说韩愈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在上文中笔者也谈到韩愈欲以儒道正统匡扶中唐的信仰危机,立儒道,就要抵制佛家思想对儒家正统思想的威胁。正如韩愈在《原道》篇中所提倡:“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1”。
时代政权的压迫、儒家伦理的束缚促使着韩愈在诗的领域释放矛盾交织的痛苦,也正因此,诗歌的题材领域也得到了新的开拓。盛唐诗人归根结蒂还是在追求‘情多’、‘兴远’、‘语丽’,追求‘情在言外’、‘文外之旨’。韩愈的奇险诗风彻底抛开了这一切,他就是要‘务穷’、‘务尽’,就是要强烈的冲击。在《苦寒》诗中,韩愈正是穷尽各种奇异之对象,奇异之状态,“虎豹僵穴中,蛟螭死幽潜。萤惑丧缠次,六龙冰脱髯。2”除了诗歌选词造句上突显“奇异”,韩愈在题材领域方面也穷尽“奇异”。如《远游联句》“离思春冰泮,烂漫不可收—韩愈;驰光忽已迫,飞髻谁能留—孟郊;取之讵灼灼,此去信悠悠—李翱……2”诗人之间的相互斗词、考量学问成为娱乐的工具,这在盛唐以往的诗中甚是闻所未闻。
在奇险诗里,韩愈不再是儒家正统的卫道者,所有入仕的失意与对时局的无可奈何都熔铸在其间。因而这伦理建构的二重性在带给时代人痛苦的同时,也为建构新的文学、新的美学提供了条件。正是这诸多矛盾的交织才使得盛唐之后的文学、美学多了一份韵味。
唐代之前以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为代表,美学理论上着重于探讨文艺创作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在《序志》篇中,刘勰就谈道:“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3”所谓“文心”,谈的是作文章如何用心,所谓“雕龙”即以优美词句雕饰文章,使文章富有文采。刘勰从根本上就强调了为文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序志》篇中,刘勰将《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辩骚》称之为“文之枢纽”。《原道》篇谈“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3”称之为“文之枢纽”的五篇强调的是效法圣人经典、注重文学创作中通变思想和创作规律。总的来说,唐之前以刘勰为代表的《文心雕龙》更多地是在借鉴吸收古典的基础上谈美学创作。盛唐之后以司空图为代表的《二十四诗品》更多侧重于对内心感受,对审美境界的追求。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归纳了二十四种风格,是晚唐重要的诗论作品。《二十四诗品》的主要特征在于追求生命的本真自然,寻求象外之象,寻求心灵的境界。以《自然》一品为代表,笔者阐述其诗品中蕴涵的自然。《自然》一品中讲“俱道适往,着手成春。真予不夺,强得易贫。4”该品强调创作时的随心而行,不刻意雕琢,生活的感受才是最可亲的。自然是各品诗论的基调,司空图借自然之态最终达到“思与境偕”的境界。“‘思与境偕’是要情思与客观环境相融合,强调创作诗歌不要勉强造作,而是在心境受外界环境触动之下,诗歌自然流淌而成。5”正是在“思与境偕”的追求中,司空图笔下的豪放便完全不同于盛唐的意气风发。如《豪放》中“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迷满,万象在旁。4”不是建功立业的豪情,而是流连于自然之中,感慨于造物之神奇,物我合一的情境。
本文立足于传统伦理建构的二重性来探讨知识分子创作的两种倾向,以及美学理论的不同呈现。笔者选取盛唐前后这个特殊时间段,力在将伦理二重性的矛盾扩大到最大,以此呈现两相对立的美学思想和美学理论。在第一部分笔者主要阐述的是韩愈在伦理二重性矛盾下的创作,在后一部分笔者对比盛唐前后的美学理论,着重于突出当士人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时,相应的美学理论就偏向于对境界的追寻。总而言之,伦理的二重性在盛唐前后孕育出了无可复制的文人大家,孕育出无与伦比的美学思想和理念。
注释:
1.马其昶,马茂元.韩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社,1998:8,40,46.
2.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40,44.
3.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41,3.4.于民.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50,251.
5.陆莹.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审美趣味研究[D].南京:江南大学出社,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