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山勇
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关注的更多的则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但是却忽视了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是对教学活动的简单片面理解。由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思维定势以及从众心理。课堂讨论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之间开展的协同合作以及有效交流的学习形式,当学生针对某一中心问题展开讨论时,可以有效刺激到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交流与辩论,逐步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基于学习内容开展课堂讨论能够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化学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与探究能力,从而促成化学学习的高效化。
一、借助课堂讨论,内化化学知识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一些化学知识点进行讨论,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他们对化学知识点的内化,从而提升他们化学学习的整体效率。
例如,在教学“化学键”这一内容时,由于其中所涵盖的化学知识点非常多,学生对其中的知识点也存在很多疑问,如:“对于氯化钠以及氯化氢来说,为什么它们所形成的化学键完全不同?”“对于碳原子来说,最外层包含了四个电子,由此而形成四个共价键,如果根据这一原理,在氮原子外层存在五个电子,必然应该形成五个共价键,为什么实际上只有三个?”……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有待讨论。课堂教学中,笔者将学生的质疑进行板书,之后引导学生展开自由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对于氢元素和钠元素来说,都归类于 IA族,由此对于它们而言,本应当可以形成同一类型的化学键,但实际上对于氯化钠来说是离子键相结合,而对于氯化氢来说是共价键的相结合。对于钠原子来说,在其最外电子层会产生电子向氯原子的转移,形成了两种离子,分别是带正电荷的钠离子,还有带负电荷的氯离子,由此而引发了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和钠原子相比较而言,氢原子失电子能力相对较弱,由此而使得氢氯之间的化合并不会失去电子,从而形成共用电子对。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和交流,能够很快的探讨出具体的结果,更有助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深入理解。
在具体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能力充分体现,对于理解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会主动帮助那部分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群体,在诸多问题上,激活他们的化学思维。实际上,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其认知水平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在经过了探讨和辩论的过程中,能使学习水平趋于一致。以学生的视角所揭示的问题,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突破。
二、借助课堂讨论,推进化学探究
《化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化学探究的形式进行化学学习,化学探究是一种高效化的学习形式,在化学探究的过程中穿插运用课堂讨论,能够有效地推进学生化学探究的进程,促成他们化学探究学习的高效化。
例如,在教学“空气”这一内容时,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学生对实验的自主设计——如何实现对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进行测量。对于学生而言,自行设计实验难度相对较高,为了引导学生可以自主完成这一过程,并充分落实课新课标中的相关要求,笔者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首先,引导学生围绕“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进行讨论。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够很轻松地想到两种方法:其一是直接测量法,对于这一方法而言,首先应当借助相应的办法实现氧气的完全分离;其二是消耗氧气法,最终测算消耗掉了多少氧气的方法进行测量。经过学生的探讨最终选择了第二种方法,以实现对其中氧气的含量进行测试。然后,组织学生对“如何设计消耗氧气的最佳方法”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认为可以借助以下方式:其一,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其二,借助可燃物的燃烧消耗氧氣。在经过讨论之后,学生们认为最恰当的方式就是第二种,与此同时,经过意见互补,学生们认为,燃烧氧气的过程应当选择一个密闭的容器而进行。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利用课堂讨论,有效地推进了学生化学探究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学习就具有了针对性和层次性,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通过探究学习掌握本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并且突破学习难点。
三、借助课堂讨论,培养求异思维
罗杰斯认为,对于个体而言,良好的氛围能够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性,提供更多的安全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化学教学来说,应当为学生创设充满创新意识的实践活动,设置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教学情境,充分激活学生的化学思维,通过探讨和辩论形成良好的化学思辨能力,并实现对求异思想的激发以及培养,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实现对化学知识的高效构建。
例如,在教学《葡萄糖》这一内容时,笔者引入“民以食为天”这一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引导学生展开相关探讨,在人的生命中最不能缺少的食物是哪种?除此之外,营养物质包含哪些方面?学生们在经过探讨和思考之后,,基于个体认知给出了答案,分别为:水、蛋白质、无机盐以及油脂和糖类,同时还包括维生素。之后教师又提出更深层面的问题:“对于蛋白质、油脂以及糖类这些物质而言,如何实现在个体体内的正常代谢?”由此而引发学生更深层面的研究。
可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准确把握有效的切入点,基于此引导学生展开探讨。当出现思维瓶颈或者是分歧较为显著时,教师应选择一题多解的方式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有效指导,对具体的讨论范围以及讨论内容做出明确界定,由此全面提升讨论的针对性,这样才能够保障课堂讨论的高效成果。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引入讨论法,能够充分突显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应当具备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最大程度的实现了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既是对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意识和精神;为学生创设了更轻松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高效理解和灵活运用,是对化学学力的全面高效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