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彩霞
1948年,17岁的乐黛云怀着革命的热忱报考了北大英文系,从小熟读外国文学的她,受屠格涅夫笔下的革命女性影响,渴望做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阴差阳错,她的入学考试作文赢得在北大任教的沈从文的喜爱,被录取到了中文系。
因为血液里有苗族人的热情直爽,又积极追求进步,乐黛云很快担任了北大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宣传委员,在共同的工作中,与担任组织委员的汤一介逐渐熟识。汤一介大她四岁,出身书香世家,他从小受到的教育便是:“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毋戚戚于功名,毋孜孜于娱乐。”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怀使得两个人自然而然地走近了。
朦胧的情愫是在彼此欣赏中萌芽的。一次,俩人到天坛去玩,读过《中国建筑史》的汤一介便给乐黛云讲“斗拱”,讲建筑史,她感到匪夷所思的问题,他都能讲得清清楚楚。望着平时拘谨内敛、此刻却滔滔不绝的他,她的眼里顿时多了崇拜。而在北大的舞台上,她的才华同样让他仰慕,组织晚会、指挥活动,那个活力四射的身影都让他觉得“那么美,那么有激情,那么感动人”。
一个儒雅内敛,一个热情奔放,性格上的大相径庭非但没有成为障碍,相反,更加吸引了对方。一次去农村参加义务劳动时,躺在草地上休息的当儿,汤一介揪了几根小草放在乐黛云胸前的工装裤口袋里,不需要什么绵绵情话,她只感到心怦怦直跳:“他是一个含蓄的人,这几棵小草已经很感动人了,至少是以心相许的那种感觉。”他含情的眼神暴露了心中美好的梦想,她感到,一种新的关系就要开始了。他们的身影开始出现在未名湖畔、图书馆里,还有景山后山的乱石小路上,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常常让他们乐此不疲。
爱的藤蔓就这样蓬勃葳蕤起来,在写给她的信中,他热烈地表露心迹:“烈焰转瞬即逝,但它照亮的面积更广阔。我想,就让我们走到一起吧,那是两支烈焰的汇聚!”她的回应同样豪情满怀:“生活应该燃起火焰,而不只是冒烟!”度过了激情燃烧的大学时光,1952年,他们结婚了。没有戒指,没有礼物,在一个好朋友陪伴下,乐黛云就这样从北大沙滩走到汤一介在北海的家。
彼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两个革命青年怀着寻找真理、探索人生的梦想投身工作,他去了北京市委党校,而偏爱鲁迅的她留校后教授现代文学。1956年,汤一介响应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向科学进军”,重回北大哲学系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国学底子深厚,一个外文扎实,书桌前的交流探讨堪比李赵,简单的日子平实又幸福。
政治运动突然袭来,单纯的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风暴会突然降临到自己头上。为了让年轻的知识分子能够发表文章,作为党支部书记的乐黛云组织了8个人准备办一本“同仁刊物”,谁料,刊物还没有办起来,其中两篇选题被定性为“反毛泽东思想”“攻击党的领导干部、攻击军队”,虽然选题与她无关,但她是书记,又是发起人,于是,1958年,正在坐月子的乐黛云被划为“极右派”。一顶帽子扣在头上,瞬间什么都没有了,党籍没了,工作停了,同事划清界限了,环视周围,家庭破裂、夫妻劳燕分飞的比比皆是。突如其来的灾难没有吓倒汤一介,他给中文系打电话表示有意见:“乐黛云17岁入党,怎么可能是右派呢?”事情传到哲学系,因为“划不清界限”,他被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孩子刚满8个月,乐黛云就被下放劳动了,汤一介坚信她不是右派,坚持每周给她写信,信封上坚持称呼她“同志”。意料之中,他被揭发了,反右倾中,又遭到了批判。在那个政治决定一切的年代,尽管受她牵连,但他始终信任她、爱护她,从没想过要离开她。在北京远郊的农村,乐黛云背石头、修水库、垒猪圈,即使是最黑暗低沉的日子,她也会扎一条最鲜艳的头巾。是他的信,给了她希望、勇气和渡过难关最重要的力量,“那时要没有他的信,真会崩溃啊!”
政治运动接二连三,很快,“文革”开始,汤一介也没躲过“黑帮分子”的厄运。他每天都要写检查、交代罪行,没完没了地挨批挨斗,最艰难的时候,整天被关在哲学楼审判,常常要到夜里12点才能放出来。那时,乐黛云已回校参加劳动,顶着右派分子的帽子,她白天干完活,晚上就坐在哲学楼的台阶上等他,“你不知道下一分钟会把人带到什么地方去,你永远再也找不着!”“我坐在那里很重要”,兩三个月,乐黛云风雨无阻。她的等待和陪伴给了他最大的慰藉,支撑他度过了饱受精神和肉体双重折磨的最险恶的日子。风雨中,他们始终“生死与共,互相信赖”。
20多年动荡的日子终于过去,熬过冬天,他们迎来了学术上的春天。
“文革”结束,相继恢复工作后,汤一介和乐黛云抓紧时间学习、写文章、搞研究,他综合各家所言,建构出一套中国哲学理论体系,而她则“另起炉灶”,成为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从那时起,他们重拾起年轻时的习惯,黄昏的时候总会沿着未名湖走一走,交流一下学术。她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提出的思考常常被他采纳;而大大咧咧的她也会在他的提醒和监督下,把研究做得更为细致和严谨些。那湖边的二月兰,不知名的小花,树丛中的鸟儿,和他们的身影一起,成为北大校园里一道浪漫又温馨的风景。
为了推动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汤一介呕心沥血,于76岁高龄发起并主持规模超过《四库全书》的《儒藏》工程,而那时,他已被查出肝硬化。尽管为他的身体担忧,但她还是选择支持,她知道,那是他自90年代就有的梦想。60年相扶相携,他住院,她陪伴;她腿不好,在湖边散步时,他便死死揪着她的衣服,生怕她摔倒;她腿疾严重,没法陪他旅游了,他大度地说:“只要有你陪着,坐在家里看云彩,也是美好的。”
可是,先放手的竟是他,2014年9月9日,留下一句“再也没什么遗憾了”,心力耗尽的汤一介离开了这个世界。遗体告别仪式上,一副挽联令人动容:“未名湖畔鸟飞何疾,我虽迟慢誓将永恒。”落款是:你的小黛。
携手半个多世纪,忠贞爱情成就了两位学术大家,斯人虽已去,未名湖畔那两只同行的鸟儿,却成为北大学子记忆深处的美好。花丛中徜徉,砥砺中前行,最好的爱,莫过于此。
(编辑/张金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