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 湖北省咸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咸宁市位于长江之滨,湖北之南,是中国著名的温泉、桂花、楠竹、茶叶、苎麻之乡,先后荣膺全国最适宜人居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入选“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以“香城泉都”“武汉后花园”享誉全国。咸宁市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突破16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52.14%。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也是城市建设的根本遵循。近年来,咸宁市深入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规划方面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始终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描绘一幅让市民自豪、来宾留恋的城市画卷,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咸宁市牢牢遵循“顶层设计、高点站位、谋划长远”的规划理念,紧紧围绕“打造中国中部‘绿心’、建设国际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探索出了一条理念引领、质效提升、科技支撑的城市规划发展新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一是践行规划新理念。探索建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项规划的统筹协调机制,划定各类管控边界,明确发展与保护空间,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盘活存量用地,高效配置土地资源。践行“绿色规划”理念,密集出台了咸宁绿色崛起和生态保护区等刚性规划,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突出对山体、水体的保护,顺应自然脉络、统筹“三生”空间,强化规划的“绿色”约束力。二是推动规划见质效。一方面,开通“绿色通道”,对已纳入规划的重点城建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容缺审查、容缺签批”,配套建立服务短信提示、重点项目24小时预约、规划窗口首席代表等多项制度,确保规划可落地、能落地、快落地。另一方面,推行“阳光规划”,加强规划公众参与,搭建“公开设计开放平台”,制定《咸宁市城乡规划开放设计管理规定》,在“云上咸宁”搭建“众智规划云平台”,把群众合理的意愿意志有效转化为城市建设与发展规划。三是提升规划上档次。围绕城乡规划“五个一”目标(一套数据标准、一张规划蓝图、一个信息平台、一张审批表格、一套保障机制),借助大数据和最新的地理信息技术、勘测测绘技术,统一协调各规划的目标、指标、坐标,划分城乡建设用地、非城乡建设用地、有条件建设区、生态用地等功能区块,全面提升全市规划管理水平。
城市建设创造的是城市的硬件基础和有形“躯体”,是支撑城市发展运行的基本载体。咸宁市坚持“小巧、精致、灵秀”定位,紧紧围绕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宜居水平,更加注重建设质量,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地上地下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建设工作的系统性和持续性,不断擦亮“香城泉都”城市名片,塑造城市品牌形象。一是加快“五彩咸宁”建设。依托城乡丰富的植被、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环境,以“优生态、重彩化、提档次、增内涵”为主线,通过“增花添彩、流香溢彩、浓绿重彩、缤纷出彩”等项目建设,塑造展现“山、水、林、田、湖”的城市彩化景观体系,绘就一幅“四季飘香、五彩咸宁”的彩色画卷,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城市内涵,提高生活品质。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完善。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提高城市排涝系统建设标准,加快实施改造。结合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运、县(市)处理”机制,建设农村垃圾收集池、转运站及小型无害化处理场。加快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新建一批标准化、现代化的农贸市场,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竞争有序的农贸市场服务体系。在统筹兼顾、科学预测、合理规划、控制投资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城市和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以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为突破口,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在旧城区结合棚户区改造项目,增加停车泊位,缓解停车难矛盾;在新城区做到适度超前、强化配建,保障停车位的配建供给,满足公共停车需要。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结合实际加快建设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医疗、养老、儿童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三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统筹推进秀美香城、鄂南风情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以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和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建设为主线,将中心城区、咸宁高新区和县市串联起来,打造绿色产业带、生态文明带、特色文化带、新型城镇示范带。
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加快,城市管理已经成为城市工作的重头。咸宁市发扬工匠精神,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绩效评价、严格奖惩,全民参与、共管共享”的城市管理原则,以推进“多城同创”“品牌节会”等活动为抓手,倾力打造城市管理升级版,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推进重心下移。实行重心下移,强化城市管理,在城区重点抓好“五化十治”(“五化”指洁化、绿化、美化、亮化、彩化;“十治”指道路拥堵治理、环境卫生治理、广告杂乱治理、立面破旧治理、沿街为市治理、绿化缺失治理、扬尘噪音治理、“四边”区域治理、亮化破损治理、违章建设治理)工作,建立工作台账,摸清问题底数,制定详细计划,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实现市容市貌治理常态化、长效化,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二是推行市场改革。把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作为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破题之举、惠顾于民的现实之需,采用PPP模式将市区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全部环卫作业工作推向市场,制定详尽的《咸宁市区环卫道路作业规划》《市城区环卫作业质量考核标准》及《市城区环卫作业质量监督考核办法》,从直接经营管理转变为行业指导和市场监管,从而实现环卫作业管理的低成本和高效益,城区环卫运营效率等明显提高,城区整体环境卫生质量稳步提升。三是推动全员参与。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以信息化倒逼体制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实施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市场化改革,通过现场监控、APP应用、手机共享等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效率。突出人民群众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综合运用“七进”“除陋习、树新风”“志愿者服务”“文明劝导”等活动形式,发动城乡居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在参与中转变旧观念、旧习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促进城市管理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