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审审题

2018-01-26 19:06
中学生天地(C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山脚鸡鸣人生目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关于人生,著名作家刘震云说:“像登山一样,没到山顶时说的都是山顶的风景如何美,到了山顶,说的都是山下的鸡鸣和炊烟。”

刘震云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人生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论述类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同学的立意

叶平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选择,有的人把人生比作登山,登上山顶就是最大的人生目标;而有的人觉得最好的人生就是每天看炊烟听鸡鸣,过一种平静的生活。这两种生活没有哪个好哪个不好,只是选择不同而已。

点评:这位同学没有理清材料中几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他把刘震云的话理解为两种独立平行的人生追求,将立意确定在“选择”上,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选择”。实际上,材料所讨论的不是“选择”而是“变化”。“山顶的风景”是既定的人生目标,“山下的鸡鸣和炊烟”是人们原本所拥有的生活。在达成人生目标后,人们怀念起过往的生活,这是一种在不同人生阶段所发生的心态的改变,并不是“选择”。所以这个立意偏离了材料的主旨。

吴家仪:许多哲学家穷其一生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就如登山,在山脚我们想的是山顶美丽的风景,到了山顶后,真正令人回味无穷的是登山的过程。人生也是如此,一个人无论创造了伟大的事业还是卑微地过了一生,最精彩、最令人深思的是他活着的过程。

点评:吴家仪同学两次提到“过程”,其立意可以作如下概括:无论是伟大还是卑微的人生,其意义在于过程。这样的立意虽然也在“思考人生”的大框架中,但就审题而言已经偏离了给定材料的考查指向。

若仅仅以“登山”喻指人生,当然可从“过程”角度来分析,但材料的论述重点不在于“过程”,而是通过讨论“山顶”和“山下”这两种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追求,来揭示人们总是忽略自己已拥有的。

安泽南:在我看来,其实我们大部分时候都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就像登山,在山顶和山脚我们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人生也是如此,大多数时候,我们总有一种在“虚度”的感觉,即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样而不是那样。那么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呢?

点评:安泽南同学针对这个材料,将立意定在了人生的“需要”和“选择”上,即人生是基于自己的“需要”做出了一定的“选择”,并试图探讨人生的真正意义。但刘震云的话的意思并不在于找出“山顶”和“山脚”哪个才是人生的意义、哪个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而是在于告诉人们,我们总是在“追寻”的过程中忘记自己原本拥有的。因此这个立意偏离了材料的主旨。

朱 憬:人在山脚时仰望的是山顶,到了山顶,人又开始俯视山脚的炊烟与鸡鸣。山脚意味着人生的起点,梦想的起点。在山脚下时,人之所以把视线放在“山顶”,是因为此时的“炊烟与鸡鸣”只是现有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是平视地看待它们的存在的,而我们仰望的是梦想中的生活。待我们登上山顶,我们俯视“炊烟与鸡鸣”,令我们动容的不是一丝烟、一声啼的表象,而是其背后的精神寄托。我们通过回忆过往的温情,获得内心的充实与满足。

该文从构造特征、沉积体发育规模、储层孔隙度下限等地质特征入手,分析该油田的不确定性因素,并确定其分布范围,以地质模型为载体,分析其对储量的影响,开展不确定性分析,确定储量分布的P10,P50,P90(一个油田的储量分布符合正态分布,P50指最可能出现的值,出现概率最大,也叫推荐值;P10和P90出现概率较小,P10代表储量低值也叫悲观值,P90代表储量高值也叫乐观值)。

点评:朱憬同学用“仰视与平视”来探讨“梦想与现实”,用“俯视”来形容寻找“精神寄托”,这个思考颇有新意且有一定深度。梦想是用来仰视的,人一旦仰视,就很少会将视线调整回平视去关注眼前的生活。不同的视角反映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也反映出人们总不能把眼光放在当下。

老师来审题

作文题选用刘震云的一句带有隐喻性的人生感悟作为启发材料,核心话题是“人生思考”,要求考生能围绕这句话进行一定的阐述与分析。审题难度虽说不高,但必须关注到材料其实有一定的指向和限定,不能漫无边际地谈“人生”。

我们应从刘震云的话中明确几层意思。

一是人生如同登山,山顶的风景是人们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山下的鸡鸣和炊烟是人们原本拥有的简单、恬淡的生活。二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会发生转变。三是人们在实现追求的过程中往往会“迷失”自己,忽略眼前,只追求“远方”。

通过以上解读,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种立意:“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理解是不同的”“只有经历过人生的种种才会明白自己真正向往的是哪一种人生”“人生是一个由‘出发’”到‘回归’的过程”“人生要有追求,更要珍惜眼前拥有”。

写作提纲示例

立意:人生是一个由“出发”到“回归”的过程。

第一部分:由材料出发,提出基本观点——“人生是一个由‘出发’到‘回归’的过程。”

在刘震云的比喻中,人生就如登山,每个人的人生目标就是“山顶”,需要付出努力不断攀登,才能见到“山顶的风景”。然而实现了人生目标后,人们又会回味起成功之前那种“鸡鸣和炊烟”式的平凡宁静的生活状态。

第三部分:进一步阐述和分析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并表示这是很多人都会出现的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增加、经历的丰富,很多人会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发生变化,甚至发生反转。这都是因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的认知会受周围环境和个人经验、履历所局限,且人们总是不能抓住眼前所拥有的,总是在“出发”中迷失自己,忘记“回归”本心、把握当下。

第四部分:提出人生要“出发”,更要懂得“回归”。

人生是一个对意义不断追寻的过程,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行走,那么是否可以将它简化为“出发”与“回归”呢?从某一个点出发去向外面的世界,走一圈,然后回来,人生就“圆满”了。归纳起来就是两个部分:前半生是“出发”,在外部世界中找寻存在的价值;后半生是“回归”,在内心深处找寻人生的意义。

猜你喜欢
山脚鸡鸣人生目标
鸡鸣驿
鸡鸣
鸡鸣与狗盗
古道鸡鸣
浓雾
我是云
抵达山脚
常洗头可以增强自信吗?
特里的100个疯狂人生目标
100个疯狂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