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乳山市第一中学 郭崇君
高一年级是做好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工作的重要阶段,做好学生高一数学教学工作,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益,还能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数学教学应当摆脱“教师死板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进而转变为“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确保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都能实现个性化发展。通过对教学策略的改革和完善,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和教师的能力都得到全面提升。
高一学生在结束了初中的长跑数学学习后又进入高中三年数学学习的接力赛中,其在连续地应对升学压力的情况下,容易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兴趣是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因素,它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将教师讲授的内容与个人的思维思考形成趋同,进而提高在课堂学习中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数学史简介、课堂游戏教学或生活中数学知识应用实例等教授方式的灵活运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如,在“函数”章节内容的教学中引入数学史:“在17世纪工业生产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天文学、航海量及机械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数学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当时人们把函数理解为变化的数量关系,把曲线理解为几何形象,法国数学家笛卡尔通过引入坐标系创立了解析几何,到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牛顿,以流量的变化率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再到德国哲学家由莱布尼茨引入函数一词,直到1837年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y=f (x)的最后函数形式。”在函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史讲解中,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有效引导学生投入课堂学习,还能通过先辈数学家们的探索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优秀品质培养。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有效途径,课堂也是师生间进行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为对于刚升高一的学生来说容易受情感的影响,对新学校的新奇和陌生感、对新知识的生疏感容易让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思想,做到真正关心爱护学生,在此过程中能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强烈的喜爱感和依赖感,根据人情感的迁移功能能让学生极强地提升自身的学习动力,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如,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章节的教学中,由于空间几何体有较强的空间抽象性和严谨的思维逻辑性,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感到特别困难和吃力,长此以往,学生会对空间几何的学习失去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耐心地讲解和分析三视图知识,还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当学生能正确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或根据三视图正确描述出物体形状时,要对学生进行表扬,即使回答错误也要对学生加以鼓励,不能将责任都归到学生身上打击学生的自尊。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课堂生动活泼,从而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填鸭应试教育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其不仅影响教学事业的发展,还影响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实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丰富教学形式提供了有力工具,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加强生活化教学、兴趣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的表达形式,还能使数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降低学生的思考强度,扩充教学容量,从而使得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提升。
如,在教学“函数与方程”中函数的零点的知识内容时,函数本身有很强的逻辑性,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严谨的逻辑推理性,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函数有关的概念和公式进行学习,通过多媒体对函数 f (x)=3x+4、f (x)=x2-x-4、f (x)=sin x等的图象进行展示,为学生讲解函数零点的概念,进而导入求零点近似解的一种计算方法的学习。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和学生互相协作、共同努力,首先,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从对学生的传统应试教育转变为以学科知识教育为主素质教育为辅的教学模式,尊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激发兴趣为关键,联系生活实际,探索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创新意识、发散思维、解题能力。其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开展,不断提升自身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罗桥忠.如何培养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J].高考(综合版),2014(04).
[2]王博.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