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 周正海
【案例描述】
笔者在学校随堂听了两位教师执教《梦圆飞天》一课,课中出现了两个几乎相同的片段:
【课堂实录:片段一】
师:根据前面划分的段落,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描写了几个典型的场面?哪个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默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
生:写了人们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的场面。
师:说得很好。(边说边板书:送行)
师:还有呢?
生:还有火箭发射的壮观场面。
师:很好。那老师应该板书什么?
生:发射。
师:你真聪明。
师:那文章第三部分写了什么样的场面?
(学生沉默)
师:好,那我们再读读这个部分。
(学生再读)
师:谁能用一个词说说这个部分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场面?
生:问候的场面。
师:很好。(板书:问候)
师:那最后一部分呢?
生:梦圆。
师:非常好。(板书:梦圆)
……
仔细分析这个片段的教学,不难看出其中的问题:(1)就教师所板书的“送行—发射—问候—梦圆”是文章的表述过程,而非四个场面,其中第四部分“梦圆”不是场面描写;(2)“问候”并不能完全概括第三部分的内容。针对这样的状况,自己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做了以下调整:
【课堂实录:片段二】
师:同学们,这篇新闻报道着重是描写场面的。但有人说文章按神舟五号发射的过程,写了“送行—发射—问候—梦圆”四个场面。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说说你的观点。
(生阅读课文)
交流:
师:谁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生:我认为“梦圆”不是场面描写。
师:你为什么这样说?
生:“梦圆”是文章最后一小节,是写作者内心的感受。
师:那你把最后一小节读一下,看看其他同学是否认同你的看法。
(生读最后一节)
师:你们认同他的看法吗?
生:认同。
师:我也认同,因为场面是指人物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所发生的某件事中的一个生动画面(出示PPT),最后一小节显然不具备这些因素,所以不是场面。
师:请大家再细细看看课文,或许你有新的发现。
(生再读)
师:这次有什么新发现?
生:“问候”好像也不准确。(此问只有几个人举手)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这个部分有不少内容是写杨利伟和儿子通话内容的,用“问候”来概括不合适。
师:就这个问题,希望大家选择一下你的立场,认为用“问候”概括不准确的请举手。
(生大部分举手)
师:好,那我们就少数服从多数。那既然“问候”概括不准确,那应该怎样概括呢?请大家思考一下。
(很久没有学生举手)
师:想不出来?
(这时全班只有一个学生举手)
生:我认为用“信息”来概括比较合适。
师(有点诧异):你的想法很独特,说说你的理由。
生:问候是信息,杨利伟告诉他儿子在太空见到的地球景色也是信息。
生:我认为王佳钰的说法不对,因为“信息”不能说成是场面。
师:也有道理。不过这个问题只有王佳钰一个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很了不起。其他同学都没想法?还是觉得难?
生:太难了。
师:难在哪儿?
生:杨利伟在太空中发出的问候,和他向儿子描述太空中见到的地球景象,用两个字很难概括出来。
师:同学们都有同感?
生:是的。
师:那为什么非要用两字来概括呢?不用两字,你会概括吗?
生:问候和和儿子通话。
生:问候,鸟瞰地球。
生:问候,向儿子描述太空中所见到的地球。
……
本节课中学生思考之用心,却无法概括出第三部分内容,令笔者印象深刻。这种“有口难言”的状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就此浅思一二。
启发性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其最基本的表现方式就是教师问,学生答;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会思考,能在有限的提示下,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进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所谓“授之以渔”。然而,就是这种习以为常的启发行为,其结果往往不是授之以渔,而是授之以“愚”。片段二中学生冥思苦想,为何无法概括出第三部分内容呢?正因为学生始终想用两个字来归纳。那么学生为何非要用两字来加以归纳,这不能不说是教师的“罪过”。看看片段一中的教学过程和片段二中学生的表现,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正是在教师所谓的启发以及板书的诱导下,把答案绑定在两个字上。因此,课堂上教师很多时候启发的是答案,禁锢的却是学生的思维。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状况的出现呢?笔者认为,归根结底是教师的“教”统治着学生的“学”。教学伊始,教师便规定了学生的思维走向。这种自主性缺失的学习,使发展学生个性思维成了一句口号,其后果是学生的思维正逐渐被僵化,创新意识也逐渐丧失,可谓“得鱼忘筌”。
那么,课堂教学是不是不要问题引领呢?显然不是的。众所周知,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要学得知识,就得思考,而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疑问则是思考的开端。因此问题始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课堂教学总是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中周而复始进行的。其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激疑”,只有学生自己有疑问时才是自主探究的真正动力。具体操作时,首先可以采用“矛盾激发”,即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抓住教材中矛盾冲突点,引发学生的疑问;或者是直接呈现具有思辨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片段二中,教师直接出示《梦圆飞天》一文描述了“送行—发射—问候—梦圆”这一说法是否准确,引导学生读文、比照、判断、辩论,从而经历了真实的学习过程,也展现了学生独特的思维。其次可以采用“情感激发”,即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章或内容时直接问,如你认为哪个地方写得最精彩,或是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的描述让你印象深刻,这样有利于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再次可以采用“比照激发”,即引导学生对比文中不同的人物,或人物前后的变化,或不同的景物等,从而让学生在对比中提出问题。最后还可以采用“目标激发”,即在学习完生字词后直接问:你最想了解什么?总之“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学生的动力。正因如此,授之以渔,需激之“疑”。
所谓“异”,是指不同。教学中,“异”是教师始终不能忘记的观点。“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学生的差异性。虽然一个班级的学生年龄大多相同,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往往表现在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有价值的,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却没什么价值;有些学生的想法是奇妙的,有些的想法是幼稚的;有些学生的见解是深刻的,有些学生的见解是肤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漠视这种差异的存在,更不能把这些具有差异的问题和见解直接统领到优秀学生的发言上。面对这些差异,教师应该先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或见解加以对比、辨析,让学生知道问题是如何产生的,见解是如何得来的,进而掌握质疑的方法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求同存异既肯定他们的思考,又让他们知道自己认识的不足,从而经历一个真实的提高过程,也是授之以渔的过程。(2)解决问题的途径或答案的差异性。语文学科有其独特性,它说古论今,纵横千里,连接中外,包罗万象,较之其他学科更具能动性,教学中就更应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行性、变通性。倘若教师只是以一种单一的、直线性的、平面性的思维方式排斥或取代其他多种思维方式的话(片段一呈现的就是一种线性思维),那么语文学习只会变得僵化而没有生机。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利用解决问题途径的多元性,激发差异性的思维,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培养扩散思维的能力。
总之,教学中需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质疑,并在探究问题中关注差异、利用差异,激发多样性思维,从而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真正做到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