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毓
家庭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至关重要,孩子的诸多思想和行为表现都可溯源至他的家庭。父母的学识、品格、修养、心态等极大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乃至决定他们最终能达到的高度。
前不久,网络上一条消息让很多学生、家长、学校、教师等都分外“眼红”:来自苏洲“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全国唯一)的翰林小学,其学生家长中有144名博士(含博士后)。某日,有8位博士爸爸来给孩子们上课,那些课都很“高端”,比如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给三年级学生讲“货币与汇率波动模拟”。博士家庭拥有较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这使得长于其中的孩子福分非浅。但博士家长也并非就一定能教育好子女。正如上述消息中所说,一些博士家长也会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与孩子的相处中。再比如,时下不少家长无限放大焦虑,遏制不住给孩子报培训班的冲动,极大地干扰着孩子们的“绿色成长”。这其中,有很多高知家长。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有些内容或许可以无师自通,而有些则必须要学后才能知。
家庭教育如此重要,而许多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表现又很“业余”,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笔者以为,教师要多承担些责任,把学生家长也纳入自己的教育对象中。
教师在教育学生之外还要教育其家长,担子是否有点重了?从工作量上来说,可能有点增加,但对教师来说也有超值回报——如能让家长悟了“道”,两方携手教育学生定会事半功倍。另一方面,目前教育家长这个事儿,由教师来做也比较合适。首先,教师具备专业的教育知识。其次,教师是家长之外与孩子接触最多的人,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他人。三者,教师拥有与家长不同的观察视角,特别是能够清楚地看到孩子的社会性表现,因为教师看到的是群体中的个体。
教育家长重在两个方面:其一,教会家长基本的教育技能和正确的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其二,让家长拥有正确的望子心态——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龙”,“龙”也有不同的遨游方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好家长,教师就拥有了自己的“利器”。
●传统文化有精华,有糟粕,传承传统文化,要去粗取精。但现在有些打着传统文化教育的培训机构,却把糟粕当“宝”,比如棍棒教育。那些宣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培训机构,其行为并不一定符合教育方向,其教育内容并不一定符合教育规律。不能让反科学的内容充斥在培训机构之中,更不能以假的传统文化教育败坏传统文化。
(《光明日报》)
●不久前,在南京工程学院举行的“2018年高等学校动商与健康中国论坛”上,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认为:把体育运动提升到动商的概念,并从更多元的角度去解读运动对人的价值,有助于让学生、家长、学校更加主动地重视体育运动。
(《中国青年报》)
●有的年轻人,见到父母就抱怨:如今生活真不容易,上班真是太累了,活着没有意义。子女与父母,是需要多些交流倾吐。但是,倾吐需要把握好度,把苦水一股脑地倒给父母,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增加父母的精神压力。“精神啃老”的背后其实是一批“襁褓青年”,他们永远长不大。
(《新京报》)
●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一级作家杨克携《给孩子的100首新诗》与读者见面,他说,读诗不仅仅是经典文化阅读,也是通过诗歌文化了解社会发展和生活现实的途径。诗歌教育的目的不是培育诗人,而是培育诗心。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我们成人去守护和引导,在培育孩子的诗心、提升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上,新诗是一个‘良好的辅助性工具’。
(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