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墨林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已成为新时期思政工作的重要课题。新时代舞台下如何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这一问题,值得探讨。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不仅要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同时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状态。另外,大学生还应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借助法制教育模式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面对法治化形势下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这标志着国家对厉行法治的重视与坚持。而高校作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的教育机构,在全方位贯彻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不仅体现为对学校规章制度的合法合理的制定和执行,更应体现为对大学生法制观念、法制意识的培养,把法制教育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上,达到依法治校的目的。
大学生本应处在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坏境中。但是,在压力与动力强烈碰撞的生活中,部分大学生往往因自私、嫉妒等不良因素的影响,陷入迷茫最终丧失理智。究其背后,还是在于大学生心理相对敏感、法律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等这些危险的因子不断拷问着我国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落实情况和校园的安全保障问题。
法制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从属性。大学教材里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合为一本,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所含内容十分丰富,其道德意识层面占据半壁以上篇幅,而涉及法律的知识很多却只有两章节,知识繁杂却不成体系,呈现大而化之的状态,不仅不利于教师当前的授课模式,也不利于学生法律思维的形成。
在践行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高校也应实现依法治校的目标。然而,专业性较强的高校更多关注于科研实验与智力成果,把法制教育这一环节的时间缩减。学生们又因为专业课程的繁重,缺乏浓厚兴趣,进而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师树人育人、高校依法治校等多追求的实现。
一是师资水平的专业性。高校教授思政课的老师多是哲学与社会科学院系的老师,对于法制教育内容不如专业的法学老师理解的透彻。二是授课模式的专业性。面对系统化的法律知识体系,在前期道德教育所占课时偏多的情况下,留给法制教育的课时只剩几节,单靠思政课的老师无法把法律要点细致化。
一是法律意识宣传力度。非法学学生的法制教育,仅限笼统的几节法律知识课,没有形成常态化教育机制,学生只为应付期末考试,这种纯粹被动性接收讯息的状态不利于法律意识的完整构建。二是法律良性环境的不和谐因素较多。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把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同等看待,相互融合。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的培养,不仅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更要遵守社会的生存法则。因此,在新时代的人才强国战略下,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两者要互相补充、互相融合,形成一个能够真正指导学生实践、修正学生行为的有机整体。[1]
一是对现有老师的再培训。高校可以通过与法律院校的合作,选拔思政老师在合理的期限内去接受法律知识的再学习,并及时进行法律学习进度的考核,起到督促作用以望提高老师的法学素养,同时可以建立学校与学校之间的长远联系,有利于以后校际合作工作的展开。二是吸纳外来法律专业的人才。高校可以邀请法律专业的教授、律师、司法机构法律权威人士进行定期讲座,做好学习评估工作。只有对师资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才能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质量。
法制教育的模式要进行“三大改造”:一是课时要有保证。要延长法制教育的课时,保证法学理念、理论和规范三方面的系统化讲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法律意识、法律思维。二是课程内容要丰富。高校可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开设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法律选修课,同时加强学生对劳动法等与生活、就业方面法律、法规的学习,让大学生善用法律思维去处理遇到的难题。三是课堂教学方式要更新。师生可以通过对新闻热点进行分析性讨论,通过法律知识来评析案例,将法律教学“走出”教室,“来到”实际社会大环境中来。只有将法制教育模式与时俱进,才能提高法制教育的工作进一步落实到位。
一方面需要社会的外部大环境来推动教育,高校的依法治校、家庭的教育观念、社会的和谐氛围,感受我国在法治建设进程中对法律价值的重新协调与平衡,对公民人权的尊重和保障,以及现代刑事司法的文明与进步。[2]另一方面是大学生要进行法制教育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和平.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机制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11.
[2]张明丽.从思政课教师的视角谈如何增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J].法制博览,2017,3(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