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壮丽
(福建省宁化第一中学,福建 宁化 365400)
高中的教学工作重点是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效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与逐渐深入人心,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音乐课程作为新一轮改革中重要的一份子,近几年逐渐获得师生的一致认可与社会各界的推崇。由于新课改坚持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态度也开始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形式上的大幅度调整中,音乐鉴赏更是一跃成为教学内容六大模块的第一模块,以突出强调在目前普遍存在的高中生音乐鉴赏水平偏低的现状下,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文化修养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大多数高中音乐鉴赏教师常常沿袭旧的知识讲解方法“照本宣科”地讲解音乐常识,忽视音乐鉴赏版块,如此空乏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渐渐失去对音乐课的兴趣。除此之外,高中生还普遍存在一些音乐鉴赏教学盲区是学习情绪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消沉等现象。音乐“新课标”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因此,改善目前音乐鉴赏教学的困顿局面的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理念的改变,试着设计出适合音乐鉴赏教学的教学设计方案,而不是照搬其他科目教学方式,同时制定出科学合理符合学情的教学策略,提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情绪,有针对性、有目标的开展音乐鉴赏教学工作来唤醒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与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音乐文化修养。
教学内容若是设计的环节太多、难度太高,学生会慢慢失去学习的信心,望而却步,但是教师的教学设计也不能设计的太过简单使学生失去探索的动力。例如在鉴赏外国的一些著名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从作品结构变化不大、旋律流畅优美的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开始讲起由于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也就是其缓缓而入的抒情风格容易被高中生这个年龄段与这个压力重重的考前复习阶段的学生所接受。另外,也可以选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或者是闻名中外的音乐作品来作为音乐鉴赏教学内容,这样更能引起学生与教师的共鸣,催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音乐背景知识是能够准确读出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情感、创作目的等作品内涵元素的关键。由于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一部分是天生的具有音乐细胞与音乐爱好,另一部分靠的就是教师的循序渐进的引导了,背景知识的积累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对一部音乐作品产生内涵或者情感方面的理解,继而萌发对作品的喜爱与欣赏之意。例如在学习欧洲音乐史时,一般都会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一定关于欧洲浪漫主义的音乐与历史背景中后才进行音乐作品的鉴赏学习的。有了一定的背景知识再去鉴赏民族乐派和古典主义音乐,这样层层递进,才能真正领悟作品的内在意义。
情景式教学是指教师尽量的创设出与作品所表现的音乐背景一致且能够引起学生与创作者共鸣的教学情境。当学生对音乐所表现的主题与所塑造的音乐形象理解出现困局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些音乐主题相关的诗歌、图画等,帮助学生在直观影像的辅助下来理解作品的内容内涵。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种视觉或各种感官手段使作品形象化呈现,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直观的音乐氛围中体会音乐作品的艺术美,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与联想能力,从具体的情景入手去感受抽象的音乐语言所表达的丰满的意境,从而发自内心地爱上音乐。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提倡将各个学科综合起来研究学习。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音乐鉴赏与其他学科综合起来。例如音乐与文学作品、诗歌、美术、历史、政治等科目的结合,尤其是“诗歌”。诗歌在音乐的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音乐的起源。在原始社会,“诗”与“歌”是不分家的,诗歌是以“唱”的形式流传的。即使在现代,仍有很多脍炙人心的歌曲就是直接借用或者改编古诗而来。因此,在音乐鉴赏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将所学过的各个学科中的一些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综合分析音乐作品的内涵,比如浪漫主义作品,音乐、美术、历史都有涉及,且都是一个绕不过的重点,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将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鉴赏与浪漫主义美术作品鉴赏以及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的历史发展情况与发展转变等具体历史背景结合起来一起将浪漫主义的作品风格内涵等研究透彻。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鉴赏教学是以学生的审美为核心而展开的鉴赏活动,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借助学生的想象力与联想能力,鉴赏音乐作品,培养艺术美感,并同时理解多元的艺术文化。在“新课程、新理念”教学指导模式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音乐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张秀杰.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司伟.新课程标准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研究一以察右中旗一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3]马跃.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音乐教学[J].学周刊,2013.
[4]朱则平,廖应文.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