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真名师有真风范

2018-01-26 13:47○叶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母熊特级教师弟子

○叶 刚

众所周知,名师课堂作为一种优质资源,素来被一线教师所推崇与追捧。然而,不少教师在听完名师的课之后,往往只沉醉于名师的“高超的教学技巧”,这其实远远不够。事实上,名师课堂中的求真与务实更值得我们咀嚼。

弟子不必不如师

已故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有一次公开执教《鼎湖山听泉》。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他不经意间叫到一位男同学,这位男同学用天籁般的童声把课文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你读得太好了!”面对这位一鸣惊人的学生,于老师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朗读这一课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还想再听你朗读一下。”话音刚落,听课老师和全体学生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

韩愈在《师说》有云:“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确实,有时教师真诚的肯定和热情的赞扬本身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指导与引领。

指正不必太“温柔”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走近李白》时,曾就李白《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发问:“李白的夸张是怎样的夸张?”一个学生说:“疯狂的夸张。”孙老师说:“李阳有‘疯狂英语’,但用‘疯狂’形容诗仙,不雅,把诗仙搞俗了。”另一个学生说:“不要命的夸张。”孙老师正色纠正:“不要命的夸张?那更俗了!”终于有学生说出“极度的夸张”,孙老师马上点赞。

学生学习是一个从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孙老师对学生的发言始终有一种“把脉”意识,学生有不到不妥之处时,他就及时而准确地加以指正,虽然看上去似乎不那么“温柔”,却引领着教学向着精准的方向迈进。某些所谓“专家”常常“倡导”教师要有“亲和力”,但教学本来就是一种具有规定性和严密性的活动。有时候,面对学生的错讹,即使教师在指正时不那么“温柔”,其实也是教学需要。

氛围不必总“感动”

一老师执教《已死的母熊》一课时,有一个让学生写一段“母熊临死瞬间”的环节,一位学生写后交流:“如果母熊也有手机,它会发这样一条短信——孩子,如果你能活着,请你记住……”读到此处,那位学生忍不住哭了,读不下去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位老师却说:“不说了,不说了。”之后便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试想,一般的老师如果在公开课上出现让学生感动落泪之类的情况,那绝对是要好好做一番文章的,甚至有相当多老师还会沾沾自喜于“自己的课上得让学生落泪”。而这位老师,当学生在某种特定情感氛围中因为过分激动而不能自持时,他宁可让课堂“熄火”也不对学生强求,不让学生透支。这既是对学生身心的真正爱护,也是对课堂生态的真正保护。

唯真名师有真风范。在“真”的课堂里,弟子不必不如师,指正不必太“温柔”,氛围不必总“感动”……总之,一切都是“豪华落尽见真淳”!

猜你喜欢
母熊特级教师弟子
特级教师批作文
特级教师批作文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必须是红红的,必须是圆圆的
弟子规
母熊护子
弟子规
好虚弱的北极熊
熊口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