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佳
“发现型”阅读鼓励儿童独立探究,合作发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而统编教材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关注思维”,将学生思维的训练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在落实语用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
思维发展水平决定思考方式。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视觉冲击往往比千言万语更具有影响力。翻开一、二年级语文统编教材,插图随处可见,这既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对文本的补充和拓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插图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提升图感和语感。
插图中醒目的色彩、图案等能调动学生阅读文本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寻找画面中的人与物,收集形象、动作、神情等信息。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课文配有一幅插图:一个小女孩坐在月亮船上,与星星相伴,畅游蓝天。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月亮的模样,感知课文“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再如同册的《四季》,所配的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优美,是学生观察和想象的极佳媒介。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从而感受“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的美及激发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当学生产生兴趣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及时引导学生观察,从单图到多图,读懂插图内容,厘清文章脉络。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插图生动形象,图文一一对应。教学时就可以像看连环画一样学习文本故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插图,引导学生用上“先……然后……接着……最后……”把小猴子下山后的行程讲清楚,既梳理文本脉络,又训练有条理地说话,可谓一举两得。再如同册的《咕咚》和《小壁虎借尾巴》这两篇课文,都可借助图画来阅读文本,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借助图画复述课文或进行角色表演。
教材中某些关键的插图是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因素,能帮助学生实现从整体到局部、从泛化到细化的读书过程。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课文中出现“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一连串四字词语。如果死板地问这些词的意思,学生很难回答上来,因为语文学习有很多时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么对于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怎样让他们体会这些词语的精妙,从而感受人物的内心状态呢?这时就要借助课文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上的狐狸和老虎,从而发现狐狸昂首挺胸,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很好地诠释了“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等词的意思,也说明此时的狐狸特别有把握,相信老虎会上当。而老虎则瞪大眼睛、张大嘴巴,表现出困惑的样子,正好解释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的意思,这也看出老虎并不完全相信狐狸的话,想看看动物们的反应。之后再指导学生朗读,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统编教材的课文经过精心挑选,大都文质皆美,为学生的“发现型”阅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研读,从而拓展思维。
一个好的故事,总会给人一波三折的感觉。教学中应找到相应的点,让学生在出乎意料中享受阅读的奇妙,推测故事的发展,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彩虹》,每段都以亲切的称谓开头,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三个愿望。教学时,在出示“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妈妈,你梳头用的那面镜子呢?”“哥哥,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呢?”三句话后,引导学生猜测主人公要用这些东西做什么,再与文本进行对比。当猜测结果与文本内容截然不同时,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阅读兴趣,拓展了思维。
很多文本中,有些文字会重复出现。教学时,要善于把握这些重复出现的文字,引导学生进行对比研读,发现文本表达的不同之处及情感的变化。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动物王国开大会》一课中,狗熊一共播报了四次通知。教学时,引导学生对播报的四次通知的文字进行对比,发现狗熊一次比一次说得清楚,从而使学生明白发布通知时要把时间、地点等重要的内容说清楚。再如同册的《棉花姑娘》,棉花姑娘先后请燕子、啄木鸟、青蛙帮她治病,都说了“请你帮我捉害虫吧”这句话。看似同一句话,其实细细比较研读,便会发现棉花姑娘的心情是在不断变化的,一次比一次迫切。
标点虽然微小,但却承载着大量的语言和情感信息。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标点,引导学生对比发现,巧妙解读文本,让标点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一课,文中有“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三个句子。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发现异同:第三句在“现在”的后面,加了逗号,使语气稍稍上扬,看来雾孩子真的没有主意了。这逗号就像一个藏起来的表情包,让我们看到一个认真思考、有点为难的雾孩子。
同一篇课文,不同的人阅读,可以读出不同的感动。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理解角色,捕捉角色信息,诠释情节变化,最终与角色共生共情,获得多种情绪和心境体验。这就是“情感悦读”,是阅读的最高境界。
低年级课文的作者大都会考虑读者的阅读心理,把握节奏,在一些关键点上适当停顿,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如之前提到的《雾在哪里》一课,了解了雾孩子的为难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你就是雾孩子,你还会把谁藏起来?”有的说把公园藏起来,有的说把游乐场藏起来,也有的说把学校藏起来,等等。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赋予文本别样的精彩。再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的《怎么都快乐》,对于四个人、五个人、许多人玩的快乐,文中并没有细说,这就给学生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感受不一样的阅读快乐。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带入情感,产生共鸣,移入自己的情绪。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雪孩子》一课中写道:“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读到这儿,学生会身临其境地为小白兔担心,情不自禁地喊起来:“快救救小白兔啊!”当雪孩子把小白兔抱出屋子后,学生提起的心也终于放下了,脸上露出了笑容。在阅读、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随着故事的发展,与角色发生情感共鸣,产生了担心、可怜、害怕、放心等相应的情绪反应,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进一步发展阅读能力。
每个学生对于课文中的角色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演绎方式。可让学生通过调动全身的感官,参与到角色替换中,进行亲身实践,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一课,教师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研读狐狸第一次分奶酪的过程。教学时,引导学生四人小组合作,一人当狐狸,两人当小熊哥俩,一人读旁白,抓住角色的对话和动作,将第一次分奶酪的过程形象地演绎出来,通过动作、声音等加深对角色的认识,产生情感共鸣。
总之,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文字、标点,自主探究,合作发现,从而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