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花鼓舞蹈发展及对策研究*

2018-01-26 11:38姚文伟
黄河之声 2018年18期
关键词:花鼓海安民间舞蹈

姚文伟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一、海安花鼓的起源

花鼓表演历史悠久,流传地域广泛,山西、江苏、山东等地尤其盛行,如山西的翼城花鼓在唐朝年间就已存在、江苏的海安花鼓在明清时期已有记录。花鼓作为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节庆活动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重要的传统节日中多可见到花鼓舞蹈的身影,如闹元宵、二月二等。海安花鼓盛行于江苏省海安县角斜镇及李堡镇附近,花鼓表演风格柔美、诙谐幽默、唱舞俱佳,具有浓郁的江海文化特色。海安花鼓表演风格的形成与当地的环境、地理位置、民俗风情等环境因子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资华筠老师的舞蹈生态学中提到“把舞蹈置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中进行宏观的、多维的综合考察,确定自然的或社会的诸多因素中哪些影响和制约了舞蹈,以及它们以何种方式、何种程度影响和制约着舞蹈的发生、发展及表现形式……”[1],由此可见花鼓舞蹈是作为海安历史文化形态的一个缩影存在的。

(一)歌功颂德

《毛诗序》中有言“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人时常用“诗乐舞”一体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在海安花鼓的表演形式中,就是采用歌唱、舞蹈、杂技、武术等相结合的综合表演形式。《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中,海安花鼓中有一段唱词:“花鼓唱起一条声,国富民泰出忠臣。刘公平寇安天下,三世难报子承恩”[2],根据以上唱词中记载,海安花鼓应是起源于明朝,唱词是用来歌颂明嘉奖年间进士刘景韶抗击倭寇的功勋事迹。朴实的海安人民,把刘公抗倭的英雄事迹,用即兴编词歌颂的方式来表达感恩之情。

(二)日常劳作

海安花鼓最早起源于海安县角斜地区,此地紧靠黄海之滨,有富饶开阔的耕地,以前这里的百姓以渔耕为生,每逢农历正月十三,渔民们都会在门前挂起红灯笼,这种风俗被称为“挂天灯”,以此来保佑家人出海平安、逢凶化吉,后来人们每逢佳节,便手持灯笼进行表演庆祝,经过演化逐渐形成了3-5人进行击打花鼓表演的民间艺术形式。资华筠老师在《舞蹈生态学》中提出“舞蹈生态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与舞蹈的关系的科学”[3],海安花鼓的形成自然也与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劳作息息相关,通过对海安花鼓舞蹈形态的观察可以看到,其动作特点具有非常浓郁的渔耕特色,比如海安花鼓动作有“欲动先出胯,逐步微微颤”的特点,这种动作形态与旧时江南女子织渔网的神态极其形似,也有“风摆柳”、“鸭子点头”、“麻雀移步”等对日常生活中事物形态的模拟。

(三)祭祀神灵

舞蹈自古就有着娱神、娱人的重要作用,在原始社会,鼓声象征着雷声,是用来沟通神灵的重要媒介。“祭海”民俗历史悠久,早在周代就已经有了“四海之神”的观念,《太公金匮》云:“四海之神,南海之神曰祝融,东海之神曰句芒,北海之神曰玄冥,西海之神曰蓐收。”可见,人民对海的崇拜、畏惧之情早已形成了某种意念形式,也就是寄托于各种神灵。海安位于南通、盐城、泰州三地交界处,东临黄海,南望长江,人们自古与海为伴,靠海吃海,海安花鼓的形成自然与“祭海”风俗有很大的关系,渔民一直用这种淳朴、柔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对神灵的感恩。每逢鱼汛到来之际,人们都会举行盛大的祭海仪式,在仪式中海安花鼓扮演着娱神及沟通神灵的作用,尤其是海安花鼓中的“闹场子”部分,表演中的歌舞部分皆在此处,气氛热烈欢快,载歌载舞,通过舞蹈与说唱的形式把对神灵的崇敬表达的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海安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海安花鼓的发展

(一)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艺术形式多样,“传奇”的出现为艺术呈现形式提供了更多地可能性,尤其是角色的划分对“姊妹艺术”有着很大的影响,海安花鼓在明朝时期受传奇的表演影响颇深,可从其角色划分、唱词等表演方式上看出。传统的海安花鼓是由说唱、歌舞、杂技、戏剧等融合而成,表演模式为“引子”—“闹场子”—“杂剧”,各表演环节风格多样、引人入胜,其中以“闹场子”最为精彩——主要为“红娘子”的女子舞蹈部分;说唱表演的唱词内容大多为民间传说故事,主要以渔家、农家生产、男女爱情生活为题材,说唱的曲调多为江苏地区民间小调,如《穿心调》等;杂技部分表演主要以高难度的技术动作为主。花鼓表演中的出场人物主要有女主角“红娘子”、男主角“上手”、丑角“骚鞑子”、“姜太公”、“和尚”以及花鼓队员等,花鼓表演人物角色塑造区分明显、角色动作特点各有特色,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二)抗日战争时期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日军对中共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在严峻的形势下,各地方抗日武装响应中共中央“延安秧歌运动”[4]的号召,各地区也掀起了秧歌运动。在苏北地区,新四军各个剧社以盐城、南通等为根据地,对当地的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改变,积极发动群众进行抗日宣传运动。1942年,新四军文化剧社对海安花鼓进行改编,把表演中“打场子”部分从花鼓表演中剥离出来,主要保留了其中“歌舞”部分,将其中“红娘子”角色由原先的男子扮演改为女子装扮,整个花鼓表演更加偏向于“纯舞蹈”化。

(三)新时期

本文中的“新时期”是指1980年改革开放至今这个时间段,是以花鼓舞蹈表演模式的重大变化来划分的时间段。1978年“文革”结束后,民族民间舞蹈得到解放,江苏省组织各地区文化团体对民间舞蹈进行整理,在南通以海安文化馆牵头对“海安花鼓”的进行重新收集编创,在动作上保留了海安花鼓传统表演中“生、旦”的基本形态素材,并在原先基础上对动作进行规范、美化,使海安花鼓的表演更加丰富多彩;在音乐上,采用《穿心调》、《花鼓调》民间音乐素材,对花鼓音乐进行整理编排,经过这次整理,基本确立了海安花鼓整体的表演结构和模式;为迎接1999年建国50周年,海安花鼓应邀参加天安门前晚会演出,由南通市文化局对海安花鼓进行了大幅度编排,把群舞部分人数增加到320人,以群舞的方式来刻画海安人民勤劳质朴、温婉动人的性格特征,花鼓表演动作融合了扬州周边地区的花鼓动作,音乐素材将花鼓调等民间小调与扬州拔根芦柴花的曲调相结合,更加突出音乐的旋律;海安花鼓流传至今,在原先大型群舞的基础上改编为小群舞形式,已形成了健身版的表演形式,更加适合群众的需求。

三、海安花鼓发展中的问题思考

(一)海安花鼓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花鼓文化形态遗失严重

海安花鼓历史悠久,经过40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在每个时代都凝结了不同的文化形态,但是随着“新时期”的到来,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逐渐削弱了花鼓舞蹈形态的传承。民间是海安花鼓赖以生存的土壤,但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舞蹈生态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现阶段的海安花鼓更多是以广场舞---也就是所谓的“纯舞蹈的”的形式服务于群众,群众舞蹈的发展对于花鼓的传承有一定积极面,但是对保持花鼓原始性上却有很大的削弱。海安花鼓现有的表演模式,基本已经丧失了原有花鼓表演的原始性,更多地偏向于所谓“高、大、上”的审美趋势,这种外在形态的遗失对花鼓文化的传承与认同都是极其不利的,我们已经很难从现有的花鼓表演中再寻找到民俗文化的烙印。

民间舞蹈是一切创作舞蹈之母[5],而群众是舞蹈文化传承的载体,我们只有把海安花鼓中涉及的农耕文化与稻作文化的表演部分明确传播到群众中去,才能使群众在审美趋势上有正确的走向,在发挥自身能动性的同时会兼顾到花鼓原始形态,但意识形态的改变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过程,只有整体的社会意识形态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使普通群众认识到传承文化形态的重要性。

2.传承方式单一

海安花鼓的传承方式一直是家族式的“言传身教”,历代传承人在这样的传承模式下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这种单一的传承方式亦会严重影响到花鼓的普及程度,人数基数是传承的首要条件,俗语有言“人多力量大”,只有足够多的人数,才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进行传播;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过分强调“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花鼓传承存在断层的现象,这种断层不仅体现在“传承人”花鼓技术上,更重要的是“人”在文化程度上的不同会使花鼓文化断层的出现,历代花鼓传承人都会尽心尽力的进行传播,但是毕竟个人能力有限以及旧时的途径及平台并不是很多,导致海安花鼓的群众基础并不理想,甚至有消亡的危险。

(二)针对海安花鼓发展问题的策略

1.规范演员培养体系

海安花鼓的演员培养还处于比较传统的家族式传承,对于演员的培养方式属于自由式培养,并没有形成自身的体系式培养,花鼓的教学局限于“耳濡目染”的阶段。对此,海安花鼓演员的培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体系化的课程设置”,花鼓舞表演可根据其动律、体态、表演、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化训练,以日、周、月、学期、学年进行课程化细致划分,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条理的划分;第二,“扩大学员规模”,海安花鼓从明朝伊始,花鼓表演表演场所多集中在街头市井,很难进入上流社会,多为穷苦人家谋生的手段,因此,对于海安花鼓的传播就集中于少部分花鼓艺人身上,这样的传播方式很难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逐渐加大对文化的保护,海安花鼓等一大批民间舞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花鼓演员培养模式滞后带来的一系列传承问题也随之而来,最突出的集中在花鼓演员人数偏少及质量偏低,因此花鼓传承人应该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扩大演员规模,为花鼓传承提供更多的有生之力。

2.加大文化资金投入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政府对舞蹈文化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也在逐年增加,为整理出很多即将消失的民间舞蹈提供强有利的支持。海安花鼓从78年参加江苏省第一届歌舞汇演以来,江苏省文化局及海安县文化馆牵头对花鼓表演内容及文化形态进行整合、提炼,并对花鼓传承人进行定期的人文关怀,但是花鼓的发展及推广还需要更多的财政方面的投入,以确保花鼓舞及传承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当然花鼓的财政支出要以项目的成果为衡量标准,以确保花鼓文化投入与产出成正比。海安花鼓在2008被列入省非遗名录,这就确保了花鼓在每年都有了一定的项目资金支持,为花鼓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发展动向。

四、结语

海安花鼓历史悠久,其表演内容及文化具有独特的江海文化特色,记录着世世代代海安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虽然花鼓经历了长时间的流变,原始的表演形态和文化有一定的遗失,但是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群众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为花鼓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最丰富的土壤,笔者相信通过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海安花鼓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花鼓海安民间舞蹈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Child Vaccines and Autism
福建省海安橡胶有限公司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幸福花鼓
花鼓灯小唱
海安:联手开展“双随机”执法
花鼓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