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考

2018-01-26 10:15:20刁洪虎
通信电源技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生产

刁洪虎

(国电泰州发电有限公司,江苏 泰州 225327)

0 引 言

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电力企业面临着更大挑战。在不影响质量效益的前提下,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深化改革,实现全方位管理,以便更好地适应电力企业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1 新形势下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

电力行业新形势指的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电力行业随之发生了新变化[1]。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面向电力系统运行的全过程,包括发电、配电、输电以及变电。通过有效的管理工作,可为各个环节的运行提供安全保障。而电力基本建设方面的管理工作更倾向于管理跟踪,主要是针对电力建设和变电建设两个过程的管理。不仅能够确保设备正常运行,还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2]。电力安全生产会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发展,而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够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另一个角度看,对于需要电能支持的各行各业来说,如交通业、化工业和通讯业等,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3]。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否有效关系到电网安全,一旦安全生产出现问题,将会引发较为严重的电网运行故障,且电能的输送与使用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各行各业正常运作。可见,加强对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至关重要。

2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2.1 安全职责无法得到落实

目前,虽然多数电力企业都制订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内部的岗位职责也较为明确,但电力事故出现后,由于个人原因导致职责无法落实到位。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加大了二次事故的发生率,因此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部分单位甚至对事故通报视而不见,相关工作人员的核查工作不到位。如果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环节出现了问题,甚至违反了管理规程制度,便无法发挥其指导作用,导致基层班组工作滞后。

2.2 安全管理意识低下

近些年,电力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生产技术持续更新,出现了新电力能源。此外,智能电网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电力生产实现了质的飞跃。同时,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电力生产需求,无法有效保证电力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及预防。然而,相当一部分电力企业并未认识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过于重视发展忽略了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导致人员管理模式落后,岗位培训不完善,生产人员安全意识不足。而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如地理位置、交叉作业,电力安全生产对生产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生产的涉及范围较广,电力调度也包含在内,故要求生产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还要具备过硬的技术能力,以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见,人员安全意识十分关键。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具备这种意识。

2.3 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模式落后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管理模式落后,管理制度存在较大缺陷,导致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效率连年下降。随着现代社会需求的增加,企业领导将生产量放在首位,忽视了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且企业内部缺乏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人才,使得管理模式与生产环节脱轨,无法充分发挥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作用。如果未及时更新管理模式,电力安全生产的安全将会受到威胁,将十分不利于电力企业的未来发展。

2.4 管理人员水平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中,老员工居多。这些员工在工作中往往凭借多年经验行事,大多数人并未深入了解专业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此外,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电力生产需求不断变化,企业引入了部分高科技设备。然而,老员工无法熟练使用,这不利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还为电力生产埋下了安全隐患。

3 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建议

3.1 规范安全管理制度

首要,电力企业要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作用,顺应时代发展新形势,不断改进电力安全生产制度,并在实践中提高制度规范性。在企业内部设立相应的电力生产安全管理部门,要求各个部门切实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强化安全管理制度。企业要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管理。为了提高生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以利用奖励制度和考核制度,将工作情况与薪酬待遇直接挂钩,使员工积极参与到生产管理工作中。此外,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同样不可忽视。设备维护人员要根据安全工器具管理办法,确保每一个器具都能发挥作用,尽可能满足电力安全生产的需要。电力企业的员工也要树立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生产习惯,规范操作。

3.2 做好安全文化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企业要做好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做好每一位员工的思想工作,帮助管理人员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其中,“两票三制”制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该制度不仅是构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也是推动电力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员工要重视生产过程中的细节,时刻以事故为镜,切实做好观察与监管工作。要定时自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形式落实各项管理措施,牢牢把握每一个安全生产细节,坚持做到“以执行到位为荣,执行不到位为耻”。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觉意识,认真最好每一项工作,对工作负责、对企业负责,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工作,并严格执行“两票三制”,防微杜渐,减少安全管理漏洞。

3.3 加强监督,提高监管水平

安全是生产的重要前提,在不同时间段,社会电力需求也是不同的。电力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尤其是在春节期间,电力企业更要加大监督力度,定时检查电力生产设备,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刻进行安全检修,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在电力生产过程中要及时检查可能出现的隐患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为了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要加强企业监督部门对电力生产的监管水平,确保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有序供应电力。

3.4 不断加强人员安全培训,引进专业的管理技术人才

管理人才对于电力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平时工作中,企业要定期开展安全知识教育讲座或进行安全培训,帮助员工巩固技能。由于电力运行具有一定的特点,企业要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确保各部门分工合理。今后的工作中,企业要大量引进管理技术人才,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在任用管理技术人才时,要选取具备先进生产安全管理知识的员工,同时要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从而在制度的引导下推动电力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大有助益。针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通过完善制度、引进专业人才以及加强管理等措施,有效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合理规避风险。

3.5 积极引进新的管理方法和设备

当代世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各种新式技术应运而生,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电力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新的管理方法和设备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为了进一步提升管理效果,电力企业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合理应用新技术,并根据应用情况适当调整管理手段。其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实现了设备在线监测和远程监控。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事故并及时处理,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4 结 语

综上所述,实际工作中,企业要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内容,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理念培训,提高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以确保生产质量及安全,以便满足电力安全生产需求,促进电力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 琳.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0):177.

[2] 陈玛玲.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构建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2):28.

[3] 曾宪洪.基于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2):73.

猜你喜欢
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生产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用旧的生产新的!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10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中国军转民(2017年6期)2018-01-31 02:22:28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能源(2017年9期)2017-10-18 00:48:25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产》)2012年第5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