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翔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 成都 610500)
在平时上课时,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老师,老师的上课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接受教学的效果,所以老师的个人素养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是十分关键的。在老师的上课思想里,体育课就是为了让学生学到规定的体育技能和锻炼身体,这种思想是传统教学里有的,其效果是不好的,因为没有让学生学习到体育的精神并且没有得到终身的体育思想的指导,所以学生除了体育课时间就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就没有办法领悟到体育中所包含的道理。有些老师还是用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来上学生的体育课,只是单纯的注重学生动作的规范性,进行一般的体育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还是没有理解到新的教学方式中将快乐融入到体育教学课程中的内涵,所以让大学生觉得体育课程非常的无聊。
我国对高校的体育改革中要求老师改变对于体育教育方法和教学的内容,从老式的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改变成对学生体育精神和长期运动意识的培养,但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即使这种新式的教学方式已经推行了很久,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学生的身体素质依然呈现快速下滑的趋势,学生因为缺少了体育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都是不好的。现在,如何贯彻落实体育教育改革,并且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是我国目前体育教育教学的关键内容。
我国高校在不断的进行扩大学生招收,所以学生的人数也在相应的增加,但是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场地并没有做出改变,这就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在学校购买更新教学设备和相关场所时,只是基于学校的教学科目上,并没有考虑到体育教学的需要,这就让体育老师对体育这一课程的教学失去了积极性,也阻碍了体育老师的正常上课进程。
很多学校局限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他们实行的体育评价方式还是专注于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育能力,只看重学生最后的学习结果,并不去关注学生天生的身体素质,也忽略了他们在这一段学习过程中留下的汗水。这种体育评价方式比较适合一些体育竞技比赛的评价,但并不适宜放在平时对于学生的教学中,因为它的局限性很容易消磨学生对于体育原有的热情,会阻碍体育教学的正常走向。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教育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变化。所以这必然带来知识体系的更新,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学发展的最大的麻烦就是怎样解决体育在高校教学中的问题,所以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来满足高校体育的良好发展。
由于我国高校教学体制不够完善,导致了高校在教学上出现了各种问题。所以高校必须要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完善学校的教育体制。体育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学课,但是它在管理上是被当作是一个综合性管理的学科,因此,管理人员就需要拥有较高的管理素质,这种高素质既包含了教学管理,又体现在了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相对重要的是后者。教学质量的管理、教学档案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评价管理这几个方面都是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要想确保体育教学健康快速的发展,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员就必须要落实贯彻着几个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
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者不能只按照书本的内容不做出变通,要加强对教材的更新及上课内容的创新。这种创新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展现出来:建设课程和满足体育教学课程的体育观点;再是课程的创新要符合体育教学内容的走向,这就要求学校在课程的安排上要基于教学的整体安排,在大众化教学的前提下发展创新化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学书本的选择上应该选择体育项目多的教材,让学生多去接触不一样的内容。教学形式应该加强研究,随着教学目标的变化来改变原有的观念,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吸引力。
在大学里,体育课使每一个学生都要经历的,上体育课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能够借助体育精神对人进行感染,它能够对学生产生好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所以高校要重视体育课程,合理的安排体育课,根据时代变化的情况来选用教材,致力于让学生学习到有科学实用性的体育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扮演着一个大角色,对于新式课程的出现,对老师的能力要求就更加高了,老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了这一课程的教学成果如何。高校必须加强对师资的建设。在高校对于老师的招聘选拔过程中就应该根据本校的体育教学情况来高标准的要求应聘老师。另外,对于老师自己而言,应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并且改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轻而易举的学习到体育知识,不用学分来给学生施加压力。最后需要提及的是,老师应该加强科研研究,经过不断的研究摸索,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良好发展。
在最近几年时间里,我国高校对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所以高校的体育管理者应该立足于整体,不断发现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出对应的解决方法,以此来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更好的发展,为我国提供更多的全面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