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佩佚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1120)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中、系统性传授知识的平台,也是当前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但是,当前高职院校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文化传承意识不强,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乏力,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观念未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教学方法不够创新,图书馆等传统文化资源建设不到位等方面。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非常薄弱,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不高。主要是两方面因素造成,一方面在大学以前的教育过程中,学生普遍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系统性了解,除个别因个人兴趣爱好而钟情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没有更深甚至是基本的了解,这也与应试教育体制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规范的诵读、读写训练,高职学生的文言文功底普遍较差,导致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文言文形式的作品深奥难懂,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现实障碍,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不高。
课程计划中体现传统文化的科目和课时少,相关教材中体现传统文化的篇幅和内容少。就传统文化课程建设而言,已经引起本科院校的高度重视,2009年开始,成都大学就在全校本科生开设“国学经典导论”公共必修课,而高职院校则尚未看到有相关的课程建设先例,可以说重视程度上是相对不足的。我们认为,高职院校也应当加强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可先从校本教材编写开始。一是教学目标设定上要将传承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目标设计,二是课程计划中加大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的分量,三是教材建设上提升传统文化的时间量度(中国古代各时期的优秀文化)和空间范围(中国南北各地域的特色文化),四是加强相关课程和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系统化程度,避免碎片化的文化传承。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教师队伍的入门门槛较低,所学专业和学历层次也层次不齐,对传统文化的系统化把握难以保障,且相关主管部门和学校也未引起足够重视,对教师的传统文化培训力度不够,导致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传承面临师资数量和质量的困难。教师对传统文化没有系统性的较为全面的把握,教学效果必然难以达到最佳状态,文化传承也无从谈起了。我们认为,要提高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师资力量,一是要加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特别是语文等学科的师资配备,从专业性和对传统文化系统掌握方面选配优秀教师进行充实;二是要强化对高职院校教师的传统文化培训,促进其不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掌握,以充分发挥其传统文化传承引导者的作用。
从目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类课程现状来看,就传统文化讲传统文化的多,普遍未树立起传承传统文化是为了更好的建设现代文明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古喻今、用传统文化启发学生思考现实问题的思维和手段还较为缺乏。在传统文化精神实质的阐发和现代性转化方面,还没有做到传统与现实的衔接和结合,难以达到文化传承的实质性效果。
目前的教学方法多囿于传统的讲授法,缺乏运用综合性教学资源的意识和方法,难以激发新生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我们认为,应当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创新传统文化教学方法。一是科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关注,可以利用传统文化纪录片、绘画作品、动画作品等音视频资料,提高课堂活跃程度;二是适当开展课堂外教学活动,利用学校社团和学生组织等渠道,组织学生到人文古迹、纪念馆、展览馆、文化馆等进行参观学习,用实物和图文并茂的资料启发学生感悟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三是可以将校外传统文化资源引入校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国学大师系列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在校园中也能深刻体会到精湛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树立民族文化自信,进而自觉主动的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普遍未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化建设。从馆藏资源来看,传统文化较其他学科或领域的资源相对不足,没有专门的传统文化特色文献专区,传统文化相关的电子、纸质资源库的构建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合理的传统文化藏书体系和传统文化氛围营造。同时,图书馆的环境营造中,也缺乏具有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难以形成传统文化传承的文化氛围和培育环境。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经上升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战略决策。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针对问题,从培育学生传承传统文化意识,加强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提升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力量,革新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观念,创新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方法,强化图书馆传统文化资源建设等方面着手,形成高职院校系统化、集中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体系,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性发展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