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南雁小学 郭烈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学生的上课学习兴趣,是小学体育课当中的最佳教学途径。如我校田径课中三年级50名学生,其中喜欢跑步的有28人,占56%;跳远有14人,占28%;投掷有8人,占18%。虽然同学们都喜欢上体育课,但是对跳远课不太喜欢,原因是对跳远不感兴趣,不利于身心的发展,为此,我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教学情趣为核心、游戏教学为导入点激发学生兴趣,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绝大部分小学生对教材中的球类练习项目非常感兴趣,而对田径类中的跳远项目认为单调枯燥无味而不感兴趣,从而完成不了教材学习内容,针对这些现象,要以具体情节和活泼的形式作为诱发学生上课兴趣的引线,使学生乐于接受学习。
采用故事情景使学生感受乐趣,愉悦身心,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在教小学田径项目跳远时,先练习立定跳远,为了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活动,我运用了“龟兔赛跑”故事,老师提问学生:“同学们,乌龟与兔比赛跑步,谁跑得快?”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是兔子跑得快!”老师说:“那你们听完这个故事再决定吧!”当我讲完《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之后,学生终于明白:学习不要等待时间,人不论高矮,只要勤奋好学,胜利的硕果一定属于自己。教师借助这个故事告诉同学们:学习跳远,别说你身材很高大,如果你不努力训练,对技术掌握不好,同样也跳不过身材矮小的同学。同学们听了之后,谁也不甘落后,学着各种自己想象的动作,欢快地活动起来,你追我赶,练习气氛更加浓厚了。
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情节、形象、角色和竞争机制等特点,利用游戏的这些因素对教材进行加工创造,便能使教学任务在儿童逞强好胜的心理驱使下顺利完成。如教小学跳远时,初学者采用了模仿各种动物,如青蛙跳、兔子跳、鸭子跳等方式,老师先让同学思考:哪一种动物的跳法与立定跳远的动作相似?那么你们能不能像青蛙和兔子跳一跳呢?于是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模仿各种动物的跳法,这样,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在忘情的练习中有效地提高了动作质量,即使反复练习多次,学生也会乐此不疲,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生兴趣产生快,消失也快,所以,在教学中除了使学生保持对教学内容的持久兴趣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种诱导手段,把动作技术由难到易展示出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参与学习,使学生易学乐学,学得会、记得牢。
动画片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动画片也可以影响到学生的第一感官,能对动作初步认识,动作简单易学。如:在教跳远腾空动作时,要形成蹲踞式姿势,只要一按鼠标,动画就出现做腾空动作,动作好的,它就自然发出“非常棒”“成功”“好”等语言,出现空中动作完成不了的,就出现“别紧张” “继续努力”等,学生看完之后,人人都展示自己的动作,这样的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小学生对体育兴趣是从模仿开始的,并在愉快的体育运动中加深和发展的。因此,首先从模仿动作开始,如:教“蹲踞式跳远”模仿青蛙跳和兔子跳,诱导学生向前向上跳作为立定跳远的基本用力方法和下肢力量手段。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探讨动物中的青蛙跳的动作过程,并进行反复思考、领悟,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又提高了技术的认识。
小学生空间知觉能力差,因为自信心是能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有了信心,才能找到目标,想办法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如:在教“蹲踞式跳远”时,我设了三个标志,第一标志是起跑;第二标志是踏跳板;第三标志是落地标志。根据个人特点调节标志,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矮小的助跑距离短点,提高助跑速度;踏跳标志踏跳区范围大点,让学生踏跳准确性高:第三标志放在适当远度,让学生有目标、自信心大,消除自己跳不到标志线的心理障碍。标志设定分为A、B、C三个等级,超A标志的为一组,超B标志的为一组,超C标志的为一组,把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可以升级练习,原来是B组的,第二轮达到A,就可进入A组练习,以此类推,抽查50人测试:结果A级26人,占52%;B级18人,占有36%;C级6人,占12%。从这个测试结果来分析,采用激励目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信心,也提高了学生技能掌握和运动成绩,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学会跳远技术。
组织竞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我上跳远课时,先进行夹球立定跳远接力比赛来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提高动作技术。首先以各小组为单位,分男女混合、师生混合等教学比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将所学的技术用于赛场上,在实践中发现,解决问题。在激烈的比赛中,学生能不畏强手,敢于拼搏,发挥团队精神,每一次立定跳远交接成功时,都会让学生兴奋不已,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最后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练习跳远中。
在教学中,我常常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消除心理障碍,为学生创设更广阔的空间,具有广泛的实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学习,使他们学中乐、乐中学,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洪彬.体育教学[M],2006(108).
[2]从林.田径[M].北京:北京中国体育报业总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