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皮县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及建议

2018-01-26 07:53南皮县教育局教研室苑国明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校本教材学校

■ 南皮县教育局教研室 苑国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课程开发成了中小学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南皮县20多所中小学的调查,笔者发现大部分学校都开发出了多种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有些还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是,这些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课程意识不强、忽视学生实际需求等问题。

存在的问题

通过走访和调查,笔者发现,部分学校对校本课程的理解存在偏差,开发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将校本课程开发等同于编写校本教材。开发校本课程是新课改赋予学校的权利,同时也是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应尽的职责。然而,有的学校总是把校本课程开发与编写校本教材混为一谈,将编写的教材品种作为评价校本课程开展工作的唯一指标,他们直接把教师的论文集、校长的讲话稿等收集整理,充当校本教材。还有的学校编写校本教材时,不仅追求品种和数量,而且在印刷和装帧上煞费苦心,不仅造成资源无谓消耗,还加重了教师和学生们的经济负担。有的学校编写的校本教材与学生的实际严重脱离,既不考虑当地的教育资源,也不考虑学校的传统和学生的发展需要,根本没能起到整合资源、合理使用、创新载体的现实作用。上述种种现象,直接折射出目前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功利化”和“跟风赶潮”趋势。

个别校长和教师在演“独角戏”。由于中小学教师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课程被动执行者的地位,只需一己之力就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新课程改革之后,在较短时间内,他们还没有形成与他人合作的理念,缺乏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同时,学校一级课程开发工作缺乏专业化的指导和支持,没有相关经验的积累和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再加上教师能力薄弱,工作负担重,精力和时间有限等因素,使得绝大部分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力不从心,经常处于困难和矛盾之中。如今,上级部门又把校本教材作为督导和检查的重要方面,这就迫使个别校长和教师不得不“赤膊上阵”,做些“装扮门面”的事情。

学校和教师“一厢情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从管理制度上的一种划分,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各有侧重,从而形成学校完整的课程体系。对学校来说,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既是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追求,也是完善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保证。现如今,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评价机制和相关选拔制度还远远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再加上舆论宣传不到位,让绝大多数学生、家长和社区对校本课程产生了“明里应付,暗中抵触”的消极心理。最终的局面是,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学校和教师的单边行动,原本应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主体——学生被“边缘化”。

在“夹缝中求生存”。调查发现,很多学校没有开设校本课程,即使开设了,也没有一所学校是按照规定开足课时,主要是因为校本课程与升学考试没有直接关系。这既反映了学校、学生和家长仍然把国家课程计划中的课程区分为“主课”和“副课”的一贯立场,也道出了外部评价对学校开什么课,以及怎么开的影响力。即使在“主课”之内,语文总是被排在其他学科之后,致使学校完整的课程体系被弄得“支离破碎”。

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分析

学校的课程资源不能有效配合。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要善用现有课程资源。当然,每所学校都有不同的资源,具体包括人力、经费、设施及设备等。但具体该如何运用课程资源,并使之成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离不开校长、教师、行政人员等主体间的沟通。同时,学校与学生、家长以及社区间的沟通交流也是不可或缺的。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校本课程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

学生旧的学习观念根深蒂固。学生以教科书和教师为中心的学习观念根深蒂固。一些学生仍然保留接受教科书及教师陈述的学习方法,一旦改变教学策略或者研究课本外的事物,学生便感到没有进行学习。究其缘由,还在于教师常以教科书为依据、以直接解说为教学方法,并且以纸笔测试作评估的模式。教科书是依据课程纲要设计的,它不仅有具体的教学步骤指引教师的教学活动,面且还有相关课题的学习活动,所以不同的教科书有不同的学习内容,深浅程度也不同。

多年的教育经验导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极端依赖教科书和某些教辅材料,考试试题都是来自教科书和作业,因此教师只需清楚讲解课文的内容重点,学生留心记下,就可以在考试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因此,就有一部分学生以书本和教师为中心进行学习,不能快速地接受新的课程或教学方法的改变,这也影响了校本课程的实施。

教师没有接受足够的专业培训。教师如果不能充分了解校本课程的理念、发展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这将会成为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障碍。因此,学校应注重培养教师在校本课程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自觉。教师越有经验,越会形成一种习惯,就越难以改变,所以,能不能意识到先前工作中的不足或者愿意改变习惯了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二是领导的观念。学校领导的观念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氛围,如果校长没有研究意识,校本课程就很难进行下去。三是课程的设计能力。从最基本的课程教学理论,到案例的设计和讨论以及实施,再到进一步的合作对话和总结,都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修的过程。四是行政的支持。学校应该积极为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创造条件,这包括指导专家、时间、经费和设备等等,当然还应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和课题研究的机会。

对策及建议

校本课程开发应注重多样件、生成性。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只是一种课程资源,是课程的一种呈现形式,不是课程的全部。事实上,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质就是合理适当地利用各种形态的课程资源,以服务课程的实施。而现实中,人们还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程与教材等同起来,仍然把获得系统的书本知识作为重点,削弱了校本课程全方位服务于学生获得综合知识和直接经验这一功能。许多学校的实践表明,通过开设一些专题讲座、安排一些探究实践活动课等,只要设计得当,为学生所喜闻乐见,都可以使校本课程得到较好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

校本课程开发应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开发校本课程切忌急功近利,学校应扎扎实实地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认知方式,把学生个性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国家课程解决了受教育者共同素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与兴趣爱好。开发校本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他们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一所学校要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考虑必要性,而必要性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是一个民主、科学、合作的过程。在校本课程自下而上的建构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作为人的需求和选择。校本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要想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的需求和选择,就必须尊重每个人的选择,走自下而上的群众路线,体现较强的民主意识,使得课程设计的每个环节都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达到课程主客体之间互动、互需的理想效果,突出科学性。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要求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校长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社区成员之间、教师与学者专家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进行广泛合作,这样才能开发出具有开放性、个性化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应进行互换评价方式变革。作为研究性学习载体之一的校本课程,其评价必须变客体为主体,将评价手段和方式的单一、定量、静止变为多元、定性、动态。评价内容应该侧重于个体成长中的创造性和个体在群体实践中的团队合作意识,发现每一个个体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的价值,肯定其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激发每一个个体的创新意识。

猜你喜欢
校本教材学校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