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媛
(菏泽市开发区实验小学,山东菏泽 274299)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根深蒂固,偏向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同时,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经常采取“灌输式”教学,这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不利于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语文是与我国文化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门学科,是我国语言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学习兴趣是张扬个性,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大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没有什么事物是能够永葆“青春”的。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养成,就不易发生改变。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中却遇到了许多问题,使得培养学生兴趣工作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内容缺乏学习兴趣,大部分原因是教师没有按照新课标的规则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塞一些生硬、晦涩的知识,消磨了学生想要学习的兴趣。
其次,部分教师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精神,完全以自己的教学任务为中心,忽略与学生互动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完全失去了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最后,学校老师在中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和成绩的过程中,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试题和练习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心理,甚至抵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浪费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散发,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他们在学习语文时,不仅要有端正的态度,还要对语文有学习兴趣,这是学习语文的首要条件。此外,要认真预习和巩固当天所学内容,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教师也要改进教学方法,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需要学生,还需要老师的努力。只有学生和教师积极配合,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良性课堂。
1.情景教学,激发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情景教学是语文学科中的一抹阳光,使语文教学能够继续春季盎然,生机勃勃。它符合学生对新事物好奇的心理,能增加课堂上的亮点,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够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好奇点,以此完成教学任务和课堂目标。基于此,老师就要投其所好,根据小学生的兴趣进行语文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小学生喜欢看动画听声音,喜欢鲜艳的色彩,那我们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例如,在进行《九寨沟》这一课程的学习时,老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九寨沟的美丽风景图画,通过图片颜色间的强烈对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继而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九寨沟的发展史及其他相关内容的视频,接着提问学生“这些美丽风景都有些什么特点呢?”以此激发学生分析与思考的能力以及阅读课文的欲望,不知不觉中促使学生进入了学习状态。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2.故事教学,激发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不仅喜欢看动画图片和鲜艳色彩,还非常喜欢声情并茂的小故事,那么教师就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语文教学中插入一些贴近课文内容的故事。例如,在学习《天安门广场》这一课程的时候,老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讲北京的历史和故事,再穿插着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创作时间以及本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在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时,就可以将徐悲鸿的《奔马图》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并在展示图片的时候给学生介绍徐悲鸿的生平事迹。以此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快乐学习,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取一些课本之外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课堂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保证。
3.问题教学,激发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前,应该充分准备教案,并创新语文教学方法,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知识的消化吸收。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运用问题教学法与学生互动,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以促进学生高效的学习和老师高效的教学。例如:在学习《桂花雨》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先播放一首歌曲《童年》,让学生们谈一谈他们的童年是什么样子,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先回忆自己的童年,然后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再让学生感受一下作者的童年;接着提问个别学生“在生活是否见过桂花?知道桂花是几月份开花吗?”之后,鼓励学生积极回答这些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对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赞赏和表扬,这样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课堂互动,进而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4.合作学习,激发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方式。科学合理的小组分设不仅有利于同学们之间相互交流,快乐学习,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效实现教学目标。但是,如何进行科学分组合作学习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对学生分组之前,首先要了解班级每位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等,保证小组内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层次性,学生性格具有多样性,这样活泼的、成绩优异的学生就能够有效带动小组讨论问题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还有利于学生们取长补短。其次,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各个小组明确每位组员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学习《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一课程时,各组就要明晰谁查阅互联网结构,谁查阅互联网的工作原理,谁查阅互联网有哪些用途,最后又由哪位组员进行归纳和总结等。通过这样的小组分工,让学生们学会自主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同时还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整体水平。
5.探究学习,激发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是接受和学习新东西、新知识的最好年龄。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经典的古诗词,那在老师进行教学时就可以运用探究学习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自主分析的能力来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新世界,感受其中的感情,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自己的体会与感悟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体验。
例如,在学习《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相关知识点的时候,老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一些学习内容:分析《诚实与信任》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思考文章应该如何分层次;感悟作者在阐述诚实与信任时所寄托的思想感情;随后,让学生自己翻阅资料或者相互讨论总结出正确答案。通过这种探究式教学的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语感体验;通过同学间根据课文进行的交流探究,也能够增强小学生语文实践应用的能力,以此达到强化学生学习的最佳效果。
[1]尹红.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
[2]吴有.探讨如何激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兴趣点[J].科技创新导报,2015,(04).
[3]王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