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中探索规律 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年、月、日”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活动

2018-01-26 07:34胡立利张秋爽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大暑小暑小寒

□ 孙 萌 胡立利 张秋爽

【教前分析】

学生学习数学,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当然重要,但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方法去发现客观规律,用数学的头脑去把握规律更重要。探索规律就是让学生在观察中体会事物排列的规律和顺序,进而通过已获得的规律推知未知世界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探索规律”作为内容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安排了这一内容。

第一学段要求: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第二学段要求:探求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同时还要求“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探索和理解运算律”“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等。

“二十四节气”是一节综合与实践的活动课,也蕴含着一种重复出现的规律:不论平年还是闰年,一年有24个节气,不论哪个季节,每个季节有6个节气,不论大月还是小月,每月有2个节气;每月的2个节气大多数都在上旬、下旬出现。重复出现就是一种周期现象,周期现象是有规律的现象,规律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结构,这种确定的结构是现象的周期。周期现象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精神,通过眼前预测未知、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象无限。

探索规律是去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已知学习经验,在他们的认知中对“规律”有着这样一种不全面的认识,他们认为“规律都是固定的,不固定的便不是规律”,高一层次的会认为“规律也可以是两种中的一种”,也就是说“A是规律,A或B也是规律”。如“一年有12个月”这是规律,因为确实每年都有12个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这也是规律。但是像节气的日期虽然不固定在某一天,但是每个节气的日期是在某一区间内的,其实这也是一种规律。本节课旨在通过观察年历、收集节气日期、整理日期数据,利用不完全归纳法发现规律,拓宽学生对“规律”的认识。

从课本知识到课外知识的拓展,这两部分知识的学习都用到了相同的方法,即不完全归纳法,需要学生将之前学过的方法进行迁移、类比,运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在三年级学生的潜意识里觉得具有相同变化的才叫“规律”,如大月永远是31天,小月总是30天,但是节气的日期是在某一区间内的,如立春的日期是在3~6日这一区间内,这也是规律。对规律的拓展、对方法的应用是这节课的生长点和目标。

【教学过程】

一、新知导入

(1)猜一猜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这段时间(6月下旬)天气热吗?

生:热!

师:但是我想告诉你们这在一年中并不是最热的,最热的天还在后面呢,大概是在7月22日,你们猜猜老师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猜老师是通过收看天气预报知道的。

师:看来你有看天气预报的好习惯,但是目前的天气预报最多只能预报未来15天的天气。谁还有别的猜测呢?

生:我猜老师是根据去年天气规律推测的。

师:你说得真好,我们可以从以往的生活经验中获得规律,推测未来。

生:您也可能是通过日历得知的。

(2)观察日历

师:看来你和老师一样,有看日历的好习惯,日历哪里告诉我们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7月份日历。

生:7月7日的下面写着小暑。7月22日这一天下面写着大暑,从这里可以得知一年中这一天最热。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大暑是最热的,那什么时候热能慢慢退去,天气渐渐变凉爽呢?

生:我浏览了8月份的日历,8月23日的下面写着处暑。

(3)引出节气

师:日历上原来有这么多的秘密,小暑、大暑、处暑这些都是节气,你还知道有哪些节气吗?

生:我还知道立春这个节气。

生:我还知道有立冬这个节气。

生:我还知道3月6日是惊蛰。

师:节气一共有24个,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二十四节气。

二、整体感知

(1)初步感知二十四节气

学生自由朗读二十四节气。

(2)节气与季节

师:结合板书,读完后你有什么发现吗?你发现了什么?

生:24个节气中,有6个是春天的,有6个是夏天的,有6个是秋天的,还有6个是冬天的。

师:你真会观察,观察得特别仔细。从24个节气中发现了四季。拿出手中的年历,圈一圈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4个节气,看一看四个季节分别是从哪个月开始的。

学生在年历上圈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4个节气。

师:春、夏、秋、冬分别是从哪个月开始的?

生:春天从2月份开始,夏天从5月开始,秋天从8月开始,冬天从11月开始。

师:到了第二年的2月春天又回来了,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四季交替。

(3)通过圈一圈发现每年都有24个节气

其他20个节气分别在哪一天呢?请在你手中的年历上圈出,一边圈一边数,验证一下是不是一共有24个节气?(学生用笔圈出节气)

师:先说你找的是哪一年的?一共找到了多少个节气?

生:我圈的是2015年的节气,一共有24个节气。

生:我圈的是2013年的节气,也是24个。

师:从他们的回答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他们虽然圈的都是不同年份的,但都是有24个节气。

(4)欣赏二十四节气歌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二十四节气歌。

学生观看课件,欣赏二十四节气歌,请同学说一说24个节气都有哪些?

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三、探索规律

(1)观察所圈节气

师:观察你圈出的24个节气,它们在日期上有什么规律吗?

生:我发现每个月都有2个节气。

师:观察特别认真!我们把每个月的第一个节气叫“节气”,第二个节气叫“中气”。我们找到1月的第一个节气是什么?

生:小寒。

师:那你圈的小寒是在哪一天?

生:我找到的小寒是在1月5日。

生:我找到的小寒是在1月6日。

师:看来节气和节日的日期规律还不一样,像儿童节每年都是在6月1日,而节气的日期却不是固定在某个日期的。

(2)小组合作收集数据,每组负责一个月份的2个节气,看看日期有什么规律

师:小组合作来找出其他节气在每年的日期。你是几号小组就负责几月份的2个节气,把这2个节气在每一年的日期填写在记录单上。(学生小组合作找出节气日期并填写记录单)

(3)小组汇报整理

师:请各小组汇报,老师帮你们把数据填写到黑板的大表格里。

1组:我们组找到的小寒可能会在1月的5日或6日;大寒是在20日或21日。

2组:我们组找到的立春可能会在2月的3日或4日;雨水是在18日或19日。

3组:我们组找到的惊蛰可能会在3月的5日或6日;春分是在20日或21日。

4组:我们组找到的清明可能会在4月的3日或4日;谷雨是在19日或20日。

5组:我们组找到的立夏可能会在5月的5日或6日;小满是在20日或21日。

6组:我们组找到的芒种可能会在6月的5日或6日;夏至是在21日或22日。

师:请看黑板上我们一起整理的表格,纵看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的日期,你有什么发现?

生:每月的第一个节气可能在3日、4日、5日或6日。

(4)发现规律

师:也就是说每月的第一个节气会在3~6日之间,看看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的日期,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每月第二个节气是在18~22日之间。

师:经过大家一起合作收集数据,然后整理,最后发现每月的第一个节气是在3~6日,每月的第二个节气是在18~22日。这和我们之前学的规律有些不一样,以前我们学习的规律像大月就是31天,小月就是30天。而今天学习的节气日期规律不是固定在某一天了,而是在一区间内,这也是一种大规律。

(5)回顾小结

再一次欣赏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师:回顾一下我们刚才小组合作的过程,先是一起看多年的年历,收集数据,又一起整理了这些数据,最后发现规律,补充了二十四节气歌。这就是我们今天经历的探索过程。

四、节气与生活

(1)有关节气的谚语欣赏

师:古人根据节气总结出一些谚语,请你自己读一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说说其中提到了哪个节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生:“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这句谚语中提到了大暑和小暑,说了节气与气温和天气变化的关系。

生:“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这句提到了寒露和霜降,还说了节气和天气的关系,提示我们要多穿些衣服保暖。

生:“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句说了谷雨这个节气,说明谷雨和种地有关系。

(2)好书推荐

师:小女孩牙牙来到乡下爷爷奶奶家,每天都有很多好玩的事可以做,有很多神奇的秘密等待着她去发现。你既可以跟随牙牙的脚步,去看看何时种豆子、何时收麦子、何时摘西瓜,又可以参照知识板块图文并茂的演示,自己还能动手尝试各种好玩的手工技艺、传统游戏,从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发掘农耕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五、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二十四节气。

生:我知道了节气可以告诉我们天气变化和指导农民种田。

生: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我们发现了节气日期的规律。

【教学反思】

1.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体会数学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一起收集数据,小组汇报时对数据进行整理,再到最后大家一起观察表格从而发现规律,学生经历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发现规律这样完整的探索过程,对规律有了新的感知,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2.体会所学知识的生命价值和应用价值。

本课的学习是一个起点,课上对节气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课后学生还可以更多地去了解节气的相关知识,从而体会到我国劳动人民的大智慧。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着农业,也指导我们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对天体运动的好奇与探索。

3.寻找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的结合点,拓宽学生的视野。

数学的学习不仅要体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还要体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多追问,这个内容和哪些有价值的知识相联系,这样就能设计出学生喜欢的数学实践活动课。

猜你喜欢
大暑小暑小寒
农事 大暑
大暑
农事 大暑
梅花先趁小寒开
小寒时处二三九
小暑
农事 小寒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大寒
小暑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大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