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给浙派语文以“心学”之光

2018-01-26 05:40周一贯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大吉心学讲学

□ 周一贯

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于2017年11月18日在北京开幕,接着在江西赣州、福建平和、广西和平等地开展了分论坛活动,历经7个月,于2018年6月19日在浙江绍兴举行了隆重的闭幕仪式,而且确定论坛的会址落户于绍兴。

王阳明,阳明是号,其本名为王守仁,字伯安。生于1472年,至1528年仙逝,在世57年。他祖籍山阴(今绍兴),虽出生于余姚,但十岁时又迁回故乡,先住在绍兴市区的光相坊,后在绍兴城内建伯府于王衙池。虽然他一生中在多地任职、讲学,但都是短期的,不能与世居的浙江相比。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就是他晚年在绍兴讲学的时候达到顶峰的。“人杰”与“地灵”之相辅相成,当然会让浙派语文受恩泽于“心学”之光。

王阳明的心学,展现的是最深沉的哲学智慧。他主张“心即理”,把内心修养作为人的成长发展之根本,多次论及“存心”“尽心”“明心”“求得其心”的修养方法与过程。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良知”,如何使先天具有的“良知”成为个体的一种自觉意识,这便是“致良知”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必须以“知行合一”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所有这些充满了哲理的智性主张,都涉及教育的根本问题,当然也会在浙江母语教育的延递流传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说王阳明为浙派语文带来了“心学”之光,是毋庸置疑的,没有丝毫的牵强附会。本文限于篇幅,只能就其要者略说一二。

一、“致良知”——中华母语的育人之本

在中国,语文独立设科,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长达千年的母语教育,都是与哲学、理学、史学、文学综合在一起推进发展的。从这样的视角认识王阳明心学的基本观点“致良知”,就完全可以认为它是中华母语教育的育人之本。

何谓“良知”?王阳明认为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对“善”与“恶”作区别认识,这种认识就是良知。良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不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即所谓的仁、义、理的初心。“良知”“良能”其实就是人的“良心”,所以每个人都具有成为“圣人”的潜质。但是,人在成长过程中,许多生活遭遇与生存困顿,许多利益诱惑和个人算计,都可能对人的良知本性产生遮蔽和伤害,这就要求人需要不断地进行扬善弃恶的修行,不断地“致良知”,方能使良知得到保护和强化。所以“致良知”包括了“体认良知”和“实现良知”两个方面,要求人们能充分发挥主体道德意识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后来他发现,这个理,虽然可以阐述得很明白,足以自圆其说,但对许多人来说,还是有些费解。于是他尝试用浅显的诗歌来使它更能让人接受。如流传较广的《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之一:“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同时,他在讲学授徒的过程中,常对学生作生动的启发,让人信服。如他的学生中有一位绍兴太守叫南大吉。有一次,南大吉请教王阳明说:“大吉施政多年,必定有过,可先生为什么没有一次批评过我呢?”王阳明反问南大吉:“你有很多过错吗?”南大吉便作起自我检讨来。王阳明高兴地说:“其实我已经说过了。如果我没有说过,你为什么能知道自己有那么多的不是呢?”南大吉回答:“那是因为凭着我的良知呀!”“良知,不就是我常对你们说的吗!”南大吉恍然大悟,露出了一脸的笑容,向先生鞠躬致谢而去。其实,“致良知”与自悟自得的修身养性之道,内在一脉相承,以此形成最难能可贵的中华母语的育人之本。这自然也是“心学”之光照亮“浙派语文”的体现。

二、“知行合一”——语文的“学以成人”之道

王阳明曾因弹劾宦官刘瑾,被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丞。他在异常艰苦的环境里,坚守初心,常常闭目静坐,澄心静虑,以求自己的研修身心之学达到恍然顿悟之境,以此深究所谓的“吾心”与外界的“物理”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后,就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这是“致良知”必然要遵循的路径,其宗旨就在于反对空言,提倡力行。“知行合一”并不是空洞虚幻的哲学思想,“知”是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可以泛指所有的认识,而“行”则指的是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不存在先者为重、后者为轻的问题。据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用名为陶知行,后来考虑到实践是第一位的,遂改名为陶行知。其实,“知”和“行”是一个连续发生、不断深化的过程,并非是由两个截然分割的“认知”和“实践”先后构成的。所以,事物必然会呈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断反复提升的发展状态。“知行合一”的关键就在“合一”上,“合一”就是强调它的一体性,不存在孰先孰后的排序问题。对此,王阳明还举过这样一个例子:看到小孩不慎落井,怀有恻隐之心,顺着恻隐之心来回奔走呼救,并身体力行地挽回孩子的生命,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做法。如果这个人没有恻隐之心,就不可能有奔走呼救的行动。另外,如果这个人只有恻隐之心,却不付诸行动,这也算不上“致良知”。所以,人的行为靠良知来引导,但又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这种良知和实践达到一致的状态,才能称之为“知行合一”。其实,“知行合一”也是人们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语文学习当然也不例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十分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不仅是对母语教育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其实也是对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学说的承传和发展。不只是语言文字要通过实践来正确运用,就是语文教育中获得的为人处世之道,也应通过反复践行来掌握,这样才能达到以文化人、以学成人的目的。这无疑应被当今及以后的语文教学深度改革奉为圭臬。

三、“心学泰斗”——讲学授教的人生历程

王阳明的一生是刻苦治学的一生,他集中国心学之大成,获得中国哲学大师的美誉。同时,他的一生也是忧国忧民、从政奔波的一生:他在不少地方任职,50岁时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受封“新建伯”,晚年还受命总督两广军务,病卒于归途。他的一生更是自觉讲学授徒、弘扬正道、献身教育的一生:他从34岁开始讲学授徒,前后达25年,其中有6年(1522—1527)专门从事讲学,其余时间都是一面从政,一面讲学。他每到一处任职,都重视修建书院,即使被贬谪至贵州龙场当小小的驿丞时,也不忘建龙冈书院,还同时主讲于贵阳文明书院;在巡抚江西时,修建了濂溪书院,并集门人于白鹿洞讲学;在总督两广军务时,兴办敷文书院,听讲从学的生徒如云。退职回乡(绍兴)期间,自嘉靖元年(1522)起至嘉靖六年(1527)出征广西止,均在越地讲学。讲学地点有绍兴新建伯府(他的家),也有阳明书院、阳明洞天、稽山书院和余姚龙泉山中天阁等多处。这6年成了他教育活动最集中、成绩最辉煌的时期。同时,这段时间办学的规模也最大,人数最多(达数千人),影响最广。应当说,王阳明作为教育家、思想家的形象也是在这个阶段树立的。他一直把书院看成是一种社会必不可少的高等教育场所,为此,他总是全心全力地投身其间,并以出色的讲学,令听者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可以说,书院这一具有中国特色、起源于五代的教育机构,由于他的身体力行,在明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一直保持着自由讲学的传统。当然,也借助于书院这种讲学授徒的形式,王阳明的教育主张和教育实践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和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确实是名不虚传的心学泰斗。由于中国的语文与史学、哲学、理学、文学一体化的特点,王阳明的种种功绩当然也是对我国语文教育的伟大贡献。他一生讲学授徒,又何尝不是以汉语文大家的身份对中国语文进行研究和传习?

四、“训蒙教约”——对教学启蒙的身体力行

作为心学泰斗的王阳明无疑是一位在高端学术层行走的哲学大师,但他没有忘怀赤子之情。体恤童心,关爱启蒙教育,同样是他的生命追求。王阳明视书院为高等教育所在,同时也重视“社学”这样的“初等教育”场所。他在各地事政,总会劝告父老乡亲,教诲子弟必须办好社学以启蒙。为了办好社学,他曾提出过“训蒙教约”,规定其训练标准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目。所设科目为歌诗、习礼、读书三项。他认为歌诗可以“精神宣畅”“心气平和”,“习礼”可以“礼貌习熟”“德性坚定”,读书可以“义礼浃洽”“聪明日开”。每日课程,“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他对当时的儿童教育状况十分不满,不仅对其进行了抨击和批判,还提出了积极、进步的意见,即要顺应儿童性情,激发儿童兴趣。他认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这样的儿童教育主张,即使放在今天,也一样振聋发聩。正是因为教育必须从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教者必须顺其规律,所以他提出:“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传习录》)他早年也在家塾执教。据《嘉庆山阴县志》记载:明弘治年间,家居山阴安昌白洋的朱和(果斋公)早亡,其妻陆宜人守节抚子,并在翠园精舍设朱氏家塾,就曾特聘王守仁(王阳明)为塾师,教诲子侄朱守中、朱宾江、朱我斋、朱守贵、朱守业、朱守谐等多人。因得名师指点,这些学生长大后皆成名。如朱守中(山东巡按道监察御史)在任还乡时还专程探望恩师王阳明。后王阳明送守中赴任龙盘山时,作赠别诗一首。于此足见先生在践行教学启蒙时也是如此“此心光明”“知行合一”,唯求扶掖后学,以文育人,而且业绩瞩目,为世人所称颂。

浙江从秦汉时期的偏僻之地发展成为今日中国最繁荣也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为加快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形成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究实效”的精神。其中自然离不开诸多先贤前哲的开拓传承。由是观之,王阳明的“唤醒良知”“知行合一”“此心光明”,与今日的浙江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的本质内涵。以此推及浙派语文的前世今生,正因为有了如王阳明“心学”之光的照耀,今日方得教诲造化,当下名师更添华章。

猜你喜欢
大吉心学讲学
诸事大吉
银龄讲学
Ma première démonstration de taijiquan
2019银铃讲学计划印发湖南拟招260人
2018狗年大吉(第三辑)
2018狗年大吉(第二辑)
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浅谈王阳明及其心学思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索与实践
论王阳明心学的理论渊源
浅谈讲学案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