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2018-01-26 05:15:11
黄河之声 2018年3期
关键词:港台流行音乐世纪

邓 锰

(海口经济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在我国流行音乐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音乐的欣赏迅速、有效和广泛。现如今在电视或网络上常能看到音乐类的节目、演唱会、晚会等,他们演绎着各种风格不同的流行音乐,而这些音乐对我们来说从不陌生,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大街小巷都可以听到、看到,同时也在追求着新鲜事物和梦想将成为流行音乐的一员。流行音乐大多曲调流畅,贴近我们生活,所以受到人们的深爱,同时也在生活、心理、思想等方向也有所影响。

一、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

中国流行音乐起源于上海,发展迄今已有90年左右的历史。

黎锦晖——中国流行音乐之父,在中国的音乐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创作的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掀开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序幕。它的发展分四个阶段。最初于上世纪20年代末中国成立之前,第二阶段于1949年至1976年,第三阶段在改革开放以后至20世纪末,最后的阶段是21世纪至今。

二、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娱乐的形式来体现人们的人文现象,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节奏轻快,活泼明亮,演奏方法各种各样,音律柔和,色彩丰富简单,手法明朗,曲子流畅,所以最容易表现人们内心的情感。歌词多是用于生活中的言语,容易给听众接受。

我国的流行的音乐大多呈现出三种特点:(1)流行音乐是反复的形态:流行音乐的主题内容是以不断反复来体现,具有直接表达到听众们心灵深处的能力。(2)流行音乐多属于叙述性的形态,是一种强调对人们的心灵上、生理上与感官反应的刺激。(3)流行音乐是一种形式,属于艺术潮流的引领者,是人们一种生活态度上的体会,同时也让喜欢流行音乐的人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特别是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的政策的对外开放以后,使得流行音乐在形式上更加国际化,更加的深得人心,在内容的变化上也是越来越多样化了,可以说是向着我们的生活方向越来越靠近了。但是流行音乐不单单是一种心灵感官的体现,也是一种感情寄托的方式,更是表达人们现生活的状态,甚至可以认为是大众思想的引导指示。

当钟声敲动了2l世纪的大门时,流行音乐在中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态度,思想理念从基础上已经发生了改变。相对而言,人们从物质上也开始对音乐文化生活有了信任和依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台流行音乐的盛行,但是到了21世纪,内地音乐的崛起,港台流行音乐为了使更多的港台音乐人在中国有更好的发展前途,港台歌星来到内地发展。同时也都签约了同样的经纪公司。港台和内地的区分慢慢的没那么明显了。另外西方流行音乐很多的信息也传入了中国,加强了中国走向世界化的节奏,也开始加快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前进的脚步。与此同时,网络也成为了一个重要角色,让网络成为信息的传播方向点,为流行音乐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使它打破了传统的传播理念,使听众们更进一步的和流行音乐拉近了距离。这不仅为推广新歌手,在传播新作品上也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同时大量的经典老歌也再次改编,创造了不可替代的的重要条件。

例如20世纪90年代末,华语R&B音乐教父陶喆,成为了中国流行音乐的主流风格之一。后来,R&B歌手也开始成为听众的主要追崇对象。如温岚、潘玮柏等歌手,成为新生代歌手的主要代表。但周杰伦又将R&B潮流推向了高潮。占据了中国流行音乐市场的重要部分。

21世纪初创作型的新形式音乐开始发展,一个全新的组合“女子十二乐坊”开始成为中国“新世纪”音乐的代表,在北京“21世纪剧院”举办了首次演出以后,又开拓了中国流行音乐的新领域,并且在日本、韩国也有了巨大的轰动。更值得畅谈的是,在2005年她们也获得第47届格莱美奖“综合类最佳新人奖”、“世界音乐类最佳世界音乐专辑奖”的两项提名,这是也是中国“新世纪”音乐第一次在格莱美奖中亮相。

新世纪网络的发展,流行音乐走上成熟的阶段,人们慢慢开始利用网络推崇流行音乐的方式成为了一种手段,形成了城市网络的重要角色。摇滚乐作为同时期的重要风格表现之一,利用网络媒体大肆传播,在21世纪初摇滚流行音乐又推向一个高潮。许巍、汪峰,台湾的F.I.R、信乐团开始成为各大排行榜和颁奖典礼的常客。

与此同时,在网络盛行发展的一个时代,很多实力派歌手相继推出大量专辑,如孙楠的《风往北吹》、《拯救》,那英的《心酸的浪漫》,沙宝亮的《暗香》以及杨坤的《无所谓》等,他们的风格基本上延续了都市化的流行趋势,使中国流行音乐推向了一个历史高点。

三、结语

在如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国流行音乐发展在日益进步完善和再提高。但无论作为娱乐形式还是自我表达和认知社会的方式,都是更完美的诠释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审美风格特点,进一步加强对传统、生活的学习和了解,创造出更有个性特点又不缺少时代气息的更为大多数人群所接受的中国流行音乐。■

[参考文献]

[1]苗虎.从当代流行音乐谈音乐的雅俗问题[D].河北大学,2004.

[2]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2002.

[3]黄德俊.我国流行音乐产业环境及其发展途径分析[J].产业观察,2010.

[4]王思琦.回眸:新时期中国城市流行音乐的发展与变迁[J].音乐生活,2006.

[5]金兆钧.中国流行音乐概况[A].陶辛.流行音乐手册[M].2007.

[6]王思琦.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2005.

猜你喜欢
港台流行音乐世纪
世纪赞歌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
My School Life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9
香港成立「港台青年創意聯盟」
台商(2017年1期)2017-03-01 09:24:24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人民音乐(2016年3期)2016-11-07 10:03:19
CEM之经济分析与管制模式——港台引进复数表决权股之介绍
商事法论集(2016年2期)2016-06-27 07:21:26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