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育红
(临汾市文化艺术学校,山西 临汾 041000)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总是伴有各种不同的态度。歌唱情感是歌唱者内心情感和歌词内含的生动情感产生了共鸣,歌唱者要充分表达歌词内容的情意性,而歌词内含的生动情感能够引起歌唱者内心情感的共鸣。歌声表达了饱满的情绪和充沛的感情,并使歌唱者趋向协调的兴奋状态。
歌唱情感的内涵是一个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歌唱者拿到一个新的曲目,应在歌词反复朗读中了解曲目的时代背景、特定环境和思想感情。歌词是诗化的文学语言,歌唱者可进行二度创作,创造美的音乐文学形象,以达到歌词凝练美的艺术效果。歌词也体现出一个民族语音语调的结构美,在音调上造成清亮高扬、舒缓柔和的节奏变化,形成了韵律和谐、节奏鲜明的音乐性。歌词是人们抒发感情的形式之一,歌词的情感美意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声乐艺术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有了优美的歌喉,清晰的咬字吐字表达,精湛娴熟的演唱技巧,是不可能完成声乐艺术的创造任务的。古人云:“乐者发于声,声者发于情”,声乐的艺术魅力取决于演唱者的情感表现,要达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真正打动人的心灵,让听众陶醉于美妙歌声享受当中并不容易。在享受生活中,普遍存在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那便是歌唱中的感情。
前几年央视举办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全国有好多声乐爱好者都来报名参加,并且都做了充分地准备。选择歌唱家唱过的作品的选手,拿到作品直接去了解作品发生在什么情况下,时间地点、人物,围绕什么线索、什么事、或描写什么景物等等。通过自己的想象空间来感受作品,分析作品,吃透作品。这样再结合歌唱家自己的了解,相信他会处理得更好。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演唱的基础。还应在歌词反复朗读中了解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特定环境和思想感情。例如:第十二届青歌赛美声组二等奖获得者杨阳演唱的《战士为国守安详》,曾经是著名歌唱家吕继宏老师的作品,他描写了边防战士日夜守卫着祖国边防,祖国人民不会忘记,高高白杨把他敬仰,赞扬边防战士的这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然而,杨阳就把它表现得淋漓尽致,结合吕继宏老师的感受和他自己在二炮文工团当兵时的深切体会,才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高度赞扬,最后取得了好的成绩。
美声学派与民族学派是我国声乐两大学派。美声学派主要强调气息、共鸣、位置做好的情况下,去完整地表现作品。美声学派强调气息要吸得足够用,要吸到丹田全身心地歌唱,要用好胸腔共鸣、喉腔共鸣、口咽腔共鸣、鼻腔共鸣、头腔共鸣,同时要练好在不同声区共鸣腔体如何运用。民族学派不仅要用好气息、共鸣,还要做好咬字吐字,具体地说就是咬住字头,延长字腹,注意归韵,民族学派不像美声学派用得共鸣那样多,民族学派主要追求字正腔圆、清脆明亮的感觉。
歌唱者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熟练地掌握两种唱法,才能有感情地把不同流派的声乐作品表现出来,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例如《胡总书记来到咱延安》这首歌其中的一段,描绘胡总书记来到延安视察民情,“腊月三十贴春联,胡总书记来到咱延安”这段音乐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仿佛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此时歌唱者声音应激动、欣慰、铿锵有力地表达,表现延安人民对胡总书记的到来热烈地欢迎。为了突出民族风格,因此在声音位置、气息的动作和咬字、吐字方面需要调整,声音位置比较靠前,声音在口咽腔的着力点向前移到软口盖和硬口盖的交接处,中声区要求面罩部位共鸣感觉多一些,唱高音时只需要将声音豪放、激动、欣慰地唱出来,像见到亲人一样,充分显示中央领导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人民对总书记的爱戴之情。
歌唱情感的表现是歌唱者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歌唱者的声音和表情来实现的,歌唱者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一字一腔都是为了表现音乐的情感。当表现激动奔放的情感时,声音力度就会增强、音调高昂、音色宏亮、时值增长、节奏扩张,动作表演幅度增大。当表现悲伤、怨恨的情感时,声音力度就会减弱,音调低沉,音色暗淡,表情动作迟缓。
歌唱情感的表现是人声的表现艺术。首先要求歌唱者心灵的投入。歌唱者要深入到歌词的意境中,认真细致地分析歌词内容,一定要使自己懂得每个字、词的含义。
歌唱情感的表现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歌唱者在处理歌曲时要以一丝不苟的精神细心体会,琢磨歌词内容思想感情的深刻含义,用心去体会、去表现。要想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想要唱好一首歌,就应该深入到歌词里,深入体验,为其感动、受其感染,最好能达到忘我的境界。要想成为歌唱家,就应该将情感表现的体验作为一门课程来学。观察生活,善于总结,经常记忆,将情感素材积累起来,对歌唱情感表现会有很大的帮助。
歌唱需要情感,情感是歌唱的动力。歌曲的思想风格决定情感的形式,作为一名演唱者必须把歌曲的内容和要表达的情感辨证统一的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思想风格和情感相结合的意境。情感的完美要靠声音来表现。声音就是嗓子,就是声带,所以平时要刻苦地训练,训练气息和声带的协调配合,加强声带机能训练,但是也不能完全靠声带,需要各个共鸣腔体来积极参与,有共鸣的声音才有穿透力,才能完美地表现作品,才能感动听者的心灵。歌唱是一个全身的运动,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全身吸气,全身膨胀,全身歌唱,声音有热度,歌唱有激情,才能达到声情并茂、感人肺腑。
每一个声乐学习者想要完成好作品,都要刻苦钻研,科学训练,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淋漓尽致地做到歌唱中的情感表现,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
[参考文献]
[1]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潘乃宪.声乐使用指导[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韩勋国.声乐艺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邹本初.歌唱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