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雯婷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2016年12月7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得以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中明确提出:国内高等院校教育发展趋势必须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未来方向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为人民提供服务,为中国共产党科学治国理政提供服务,最终为稳固并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提供服务与保障。因此构建“95后”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系统为新时期坚实党组织基础的核心问题,是亟需解决的一项问题。
从国际形势角度分析,现今国际间经济全球化正在逐渐蔓延,而伴随全球化进度的逐渐推行,为世界各国带去了多样化的价值取向、生活模式和利益关系。从我国实际环境来说,目前,我国已经走入了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与社会主要矛盾的显现时期,很难消除大多数消极思想的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社会理念与价值观念等,并最终对95后大学生自身的精神领域产生着极大冲击。
目前,在各个高校进行学生党员开发的工作上还是有很多缺陷存在,重点包含有:不完善质量保障系统、不标准的工作开展流程等,比如在学生党员相关培育中缺少最终质量的反馈信息,多数考核均流于形式,难以发挥考核和培训应有的作用。再加上部分高校党委组织在学生内部展开党员工作的战略性指导缺少充分的认知,大学生党支部建设不良,质量难以保证,党员教育和管理不连贯,党员的党性修养有待提高,教育形式单一,党务工作者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党员发展工作需要创新。
95后大学生成长阶段处于我国改革取得显著成就、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普及时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他们是在网络伴随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观念新潮,引导一旦出现错误,便很容易受到社会上部分不良因素的影响,并产生消极思想,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念,最终对党组织丧失信心。[1]“人若是处在该种不自觉却又缺少信仰的情形中,其精神便会在某个时间段内存在空虚状态,使他在真理、理性与大自然上产生失望的情绪。”[2]所以,必须强化理念与信念教育,从根本上纠正他们入党动机,使其端正态度。
依据对95后党员工作开发的实际状况,依次编制各个级别党组织相关工作条例,确定其具体职责。[3]再依照在95后大学生中所开展党员工作的实际反馈信息,编制在入党积极分子选取、培育与考察,与发展学生党员,实施党员教育和管制等一系列机制。另外,需在党员目标选取、培训教育、考核、发展至最终转正过程中设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进一步加强95后学生党员开发工作的标准化与制度化。
严格防守“入关口”,就所有95后入党积极分子展开“思想上早熏陶、政治上早引导、理论上早灌输、培养上早着手”的工作,尤其是在新生中更要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即“思想上早熏陶、政治上早引导、理论上早灌输、培养上早着手”。
首先,要把质量文化教育和95后党员发展流程相结合。对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不单单是一项实施质量评估规范的管制阶段,在其中更加会对质量文化的教育进行相应渗透,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唯有两者结合方能在95后大学生党员最终质量发展上发挥一定作用。对党组织来说,需要将入党积极分子、发展目标与预备党员的教育培养作为质量文化教育的核心。其次,切实完善基层党支部质量文化建设。第一,各级党支部需提倡质量文化建设,并予以一定支持,设立和质量文化建设相关的体制与策略,并贯彻落实至支部党员内;第二,党支部需要依据其本身具体特征,设立支部特色质量文化,创设良好的支部质量文化愿景;第三,党支部需积极开发本身所含有的潜力,促进质量文化建设的优化与创新。
增强在95后党员开发工作中的透明度,使所有师生均能参与进来,并对其全程实行监管。而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监管主要涵盖两方面,其一是对已发展出的党员实施监管,监管他们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的发挥情况。其二是实施党务工作人员在党员发展工作上的监管,依照谁发展谁承担责任的准则,保留在发展质量上产生问题的有关党组织与责任人的追责权力。
从上述四个角度出发,监管从严,从头抓起,贯彻落实95后高等院校大学生党员的质量保证系统。对于95后高等院校学生党员的质量保障工作是一个实时变化的进程,对于进程中的每一个时期观察与培育都十分重要,严格贯彻党员的“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原则,大力提升95后党员的素质水平,是目前高等院校党建工作中最重要、最紧急的任务。
[1]95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探析——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4).
[2]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8.
[3]郑永廷.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