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实习生思政教育新方法

2018-01-26 02:09:59罗晓瑜
山西青年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实习生思政院校

罗晓瑜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普宁 515300)

“互联网+”是21世纪互联网新的发展形式,更是各行各业进行创新所不可或缺的,可推动经济发展形态不断演变。“互联网+”传统行业可通过和互联网的有效融合,从而对发展形态进行创新。在高职院校实习生思政教育中,“互联网+”可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形式,促使实习生迅速适应社会生活。因此,各个高职院校应重视“互联网+”与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

一、“互联网+”对高职院校实习生思政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渠道,为了对网络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大量的网络资源平台,并购买一些新数据对平台进行不断补充,学生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对先进知识进行了解,这为辅导员对离校实习的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另外,“互联网+”的出现,可以拓宽高职院校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利用网络,实习生可以获得更多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并通过网络图书获取更多的职业技能,为实际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基础条件。

但在网络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如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整体来看,各个高职院校对思政教育工作十分重视,但大多数学校的教育方式过于传统,管理体制也一直得不到完善,这为“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实习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巨大考验。从实际教育工作开展来看,传统思政教育理念在教育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很多教师过度重视传统意义上的教授方式,如谈话、班级会议等,对“互联网+”背景下如何让实习生保持正确的实习心理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实习生思政教育新方法

(一)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政教育观

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赋予了社会网络化和虚拟化特点,这便是“互联网+”背景下的主要发展趋势。也正是由于这种发展趋势的影响,对社会需求和高职院校实习生思政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充分阐述。各个高职院校也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合理把握,才能对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进行全面了解。除此之外,在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形势下,高职院校实习生的思政工作也应该实现进一步创新,利用新的工作方法和理念,增加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2014年搜集了10万多字的思政教育理论建议,并利用“互联网+”构建起交流和学习平台,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听,通过教学平台实现对思政内容的交流。在2015年,该校还召开了两次实习生座谈会,邀请学生代表100人,并对他们对意见和诉求进行倾听,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思政教学体系进行更改,对后续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了很强的帮助作用[1]。

(二)做好实习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

在学生进入实习岗位之前,为了提升学生的工作效率和自信心,高职院校需要利用思政工作来提升学生对企业和岗位的认知,并与实习岗位特点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培训和教育。例如,教师在思政教育过程中,会与相关实习手册内容相结合,开展实习之前的宣传引导工作,对岗位实习的目标和内容进行详细解读,避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不认真负责等问题。当前,网络媒介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十分严重,为了更好的开展实习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相关教育人员可以将网络当做一种新的教育媒介,将实习生、网络、思政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思政教育提升个人的职业素养,对思政教育教育矩阵进行合理创新,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积极地投入到网络思政教育的学习之中,在轻松的氛围下接受实习教育。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创新

在网络媒体之中,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源信息具有多样化特点,并涵盖了生活之中的不同领域,信息的更新与传播速度也实现了提升。因此,如何利用互联网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内容进行丰富显得十分重要。首先,在实习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网络心理教育内容的设计力度。网络媒体中的教育资源多种多样,各种思想观念与价值相互交织,一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入误区,将会为之后的实习工作带来不利影响。针对此种情况,高职院校应针对学生心理设置网络心理健康工作室,为实习生的困难提供解决方案。另外,在思政教育内容设计过程中,应该利用互联网对教育内容进行深入探索,尤其对于实习生来说,在校时间并不多,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定值各种形式的APP平台,促使学生在工作的同时接受思政教育[2]。

(四)利用思政教育突出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对教学内容和结构进行合理设计,这也是构成思政教育理论的重要过程。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理论以“一本一纲”为主要主题,这也要求各个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就业特点和就业思路,与其他相关的教育内容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实习生的快速成长。另外,学校还可以针对于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对主要的就业去向进行归纳和整理,利用网络将整体的规划模型制定出来,这样才能与实习生的岗位需求相接近,制定出合理的思政教育计划,以此来实现实习生职业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各种观摩活动,让学生对职场气氛进行提前领略,帮助他们提前适应新生活。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学生实习过程中,“互联网+”对思政工作的开展,对于实践性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互联网+”背景下,为高职院校实习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些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此时,高职院校需要对互联网的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在原有基础上对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进行创新,为后续实习生的发展打造坚实基础。

[1]欧芳.先进典型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科技风,2017(15):22-23.

[2]宁玲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资源的多元整合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25):155-156.

猜你喜欢
实习生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