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帆 新疆艺术学院
吴冠中与波洛克都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艺术思想并融入绘画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本文通过对《1948年第5号》和《逍遥游》的抽象绘画语言比较,可以体会波洛克和吴冠中绘画艺术的异同,进一步分析20世纪中西方艺术的差异和交融。
《1948年第5号》作品的作者是美国抽象表现艺术家波洛克。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发展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经济危机席卷美国,紧接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人们对客观真理和传统价值观产生了质疑。为此,艺术家开始反思传统价值观和艺术观,开始寻求非理性的艺术表达方式,以表达自己对传统的批判。
20世纪40年代,吴冠中远赴巴黎学习西方艺术,并很快毕业归国。吴冠中回国后开始尝试中西方艺术的融合探究。吴冠中在人物绘画遭到批判的无奈情境之下,将创作的重心转向了风景画。
波洛克喜欢不断突破自己的创作方式,他作画同以往的画家有所不同,他非常反感把画布订在画框上,而是随意地铺在地上,他围绕着画布不停地走动,不断地把颜料滴在画布上,甚至会直接把颜料泼在画面中。这样围绕着画布走动的方式能使波洛克从各个角度来体验与处理一幅画。
吴冠中在作画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宣纸与水墨的微妙渗透,墨色落纸,一提一按之间所起的浓淡变化形成出人意料的抽象效果,既不失偶然性,又不失控制,达到油彩与画布无法企及的神韵。中国传统绘画讲究气韵生动,传情抒意,因此吴冠中有时也会像波洛克那样把宣纸铺在地上,通过身体的节奏带动墨汁滴洒在画面中。这种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能够充分地使我们体会到吴冠中先生在中国绘画韵味与西方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的融合探索。
尽管两者的创作表现手法不尽相同,但通过《1948年第5号》和《逍遥游》的对比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这两幅作品在构图形式方面存在共同点。在《1948年第5号》作品中,我们很难看到具象的事物,物象具有不明确性。长约2米的巨大尺幅作品给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仿佛被包裹在无尽缠绕的线条之中,不知不觉地就陷入了作者营造的画面氛围之中。
吴冠中的绘画虽将具象性与抽象性相融合,但更偏向于抽象性。他作画时追求探索形式之美,可以说达到了痴迷的状态。吴冠中的《逍遥游》采用了满幅的构图形式,错综复杂的线条布满整个画面,线条的间隙中点缀着红、绿、黄等大小不一的彩色斑点,体现了艺术家对画面表现形式的独特探究。
在《1948年第5号》和《逍遥游》两幅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无边缠绕的线条,这些线条看似杂乱无序,但又充满着灵动跳跃的生命气息。吴冠中和波洛克在线条运用手法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所不同。其相同之处在于,吴冠中和波洛克都以线条构成整幅画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同之处在于,两者在处理线条的技法表现方面。波洛克用小木棍和画笔蘸上颜料,通过滴洒、泼溅来创造出他理想的画面。由此可见他的线条有着极强的偶然性,随心而为,画面致力于追求单纯的多维空间感。吴冠中用线遵循书法,用笔讲究气韵、浓虚实,富有宇宙生命之气。
“有意味的形式”是由英国批评家克里夫·贝尔提出的。吴冠中在《逍遥游》中所表达的“意味”十分明确,画中疏密、浓淡的墨线变化莫测,大小、颜色、形状不一的色点点缀在线条之中,把细腻的情丝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观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1948年第5号》中,波洛克对线条的运用也达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波洛克赋予了线条以生命,它可以是静止不动的,也可以是瞬息万变的。该作品中,在黑色和银色的大块背景基调上飞动着白色的细线,粗细、疏密不同的线条在画面中缠绕交织,仿佛营造出了鲜活跳动的音符画面。
波洛克和吴冠中都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也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著作。通过对二者代表作的异同点之间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西方艺术在20世纪的高峰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