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银屑病中药外治用药性味归经特点分析

2018-01-26 02:41郭昕炜李冠汝孙丽蕴
关键词:外治药性津液

郭昕炜,李冠汝,孙丽蕴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2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 101300)

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丘疹、鳞屑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皮肤病,其皮损“状如松皮,形如疹疥”,中国古籍称银屑病为“蛇虱”、“白疕”、“银钱疯”等。中医外治法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少、易为患者所接受的优势,目前治疗银屑病的中医外治法以及所用药物很多,本文将系统总结分析寻常型银屑病中药外治的用药性味归经的特点。

1 研究方法

以“寻常型银屑病”、“银屑病”、“白疕病”、“中医外治法”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1965~2016年在正式学术期刊发表的中医外治寻常型银屑病的文献,文献中所涉及的中药处方以“药味完整,疗效显著”为标准进行筛选,共115篇文献入选,其中所包含的中药,药物名称、性味归经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新世纪第2版)为参考标准进行分类,将分类的数据输入Excel 2007进行分类统计、归纳。现将分类归纳的数据报告如下。

2 统计学分析

2.1 寻常型银屑病的用药频率 入选的文献所涉及的方剂中,去重复统计共使用中药213味,累计出现药物频数总计1 481次。药物使用频数降序排列,见表1。经过统计,黄柏的使用频数最多为70次,用药频数在9次以上的药物有黄柏、苦参、白鲜皮、当归、大黄、蛇床子、地肤子、丹参、青黛、生地黄、冰片、紫草、黄芩、黄连……地榆等,占到总用药频数的70.02%。

2.2 性味归经 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所使用的药物种类比较多,这些药物涵盖了全部的药性及归经。

2.2.1 药味及药性 将药味“微苦、微甘、微辛”分别归入“苦、甘、辛”中合并统计,药性“微寒、微温、大寒”分别归入“寒、温”中合并统计,发现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使用最多药物的药味是苦味药,占比例30.79%,见表2,其次是辛味、甘味;使用最多药物的药性是寒性药,占比例32.86%,其次是温性、平性,见表3。

表1 药物使用频数统计次

表2 药性分类

表3 药味分类

表4 归经分类

2.2.2 药物归经 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所应用的药物归经频数最高的是肝经,使用比例22.82%,其次是肺经15.67%、脾经14.29%、胃经12.90%、肾经10.12%,累计使用比例75.80%,见表4。

3 讨论

邓丙戌[1]提出“类比选药”中医外治的经典理论,其中的一方面是与内治之药相类比,即当外治辨证的结果与内治之药所针对的“证”类似时,可充分将内治之药作用于外治,另一方面则是与中药的各种性能相类比,不仅包括药物的颜色、比重、硬度、酸碱度等,也包括了药物的性味归经。现将中医外治治疗银屑病的具体性味归经特点分述如下。

3.1 药味分析 银屑病外治中药中,首选苦味药,因银屑病阳热亢盛,耗伤津液,而“苦能泄下,苦能坚阴,苦能燥湿,苦能清热”,故对于血热伤阴或者伴有湿热伤阴的银屑病患者,应清热燥湿坚阴,苦味药用之为多,占30.79%,如黄连、黄柏、苦参等;次用辛味药,因“辛能行能散,能发散解表、行气行血”,银屑病气郁化火,气滞血瘀,又因苦寒药物虽可以清热,但易于郁遏气机,使热不易外达。以辛味药发散、行气行血,疏利气机,可以助火热之邪消散,因此对于经络阻隔、气血凝滞的银屑病患者,辛味药用之为多,如当归、蛇床子、金银花等,占28.35%;再用甘味药,因“甘能补能和能缓,可滋补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用之益气养阴生津,银屑病后期,耗阴伤津,主以甘寒救胃之津液亏耗,再加咸寒之品救肝肾之阴,且苦寒之药,伤及脾胃,加上甘温之药可益气滋阴生津。故尤其对于血虚肌肤失养患者,甘味药用之为多,如地肤子、生地、生甘草等,占23.78%。

冯则怡[2]认为银屑病因先天脏气虚衰,不能布散气血津液,日久血脉经络瘀滞不畅,症状多见皮肤干燥、粗糙肥厚、鳞屑较多、肌肤甲错,在补气血津液的同时,加辛温行气活血、发散气机达到良好的效果;张英栋[3]运用“以辛润之”的原则,以“开腠理”为目的,不仅在急性期表闭为主时以辛散药物为主导,而且在慢性病程阴血亏虚明显时也用小剂量的辛散药物配合对证方药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3.2 药性分析 因血分郁热是银屑病的根本病机,寻常型银屑病以血热证最多见,热者寒之,故寒性药用之为多,如黄连、金银花、赤芍等,占银屑病外用药的32.86%;温性药能补能润,能温中助阳散寒,益气活血,对于寒凝血瘀、气滞血瘀以及气虚血瘀的银屑病患者,多用温性药,如红花、硫磺、艾叶等,占银屑病外用药的30.05%。

张可欣[4]认为寒性类多为清热解毒药,温性多为活血化瘀药,阳明热毒内蕴是银屑病发病的重要病机,故寒性类药最多,用之清热解毒,热盛煎熬津液,血分津亏,运行不畅而成瘀,故多用温性药,因血得温则行。

3.3 归经分析 银屑病中医外治药物多归肝经,因归肝经的药物既可以条畅气机,又可养血润燥,故归肝经的药物用之最多,如苦参、当归、大黄等,占22.82%。其次,选用归肺经的药物,因银屑病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减退,肺主皮毛,使用归肺经的中药可调节皮肤的功能,故重用归肺经药物,如黄芩、金银花、侧柏叶等,占15.67%。再次,多选用归脾胃经的药物,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使用归脾胃二经的药物可使气血和畅,气血和对于银屑病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故多选归脾经和胃经的药物,如白鲜皮、当归、大黄和土茯苓、生甘草等,分别占14.29%和12.90%。

《灵枢·经脉》中记载“肝足厥阴之脉,…甚则嗌干,面尘,脱色。”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藏血,主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情志活动和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5]。银屑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与社交工作,因此银屑病患者容易出现心理抑郁、精神紧张、情绪低落等状态。陈露[6]指出肝气郁结逆乱,气机雍滞,郁久化火,且《血证论》有云“以肝属木,木气冲和调达,不致遏郁,则血脉通畅。”故治以疏肝行气、活血解毒为法。故肝通过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来调节皮肤的疏泄与润泽。

银屑病发病季节以秋冬为主,发病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占比例最大[7]。中医描述皮肤的功能分布在经络理论、气血津液理论、脏腑理论、病因病机理论等方面,《素问》中记载“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肺主皮毛,主宣发肃降,肺气宣发,使卫气和气血津液外达于皮毛,温养皮毛,支气管肺病常引起皮肤的病变,肺气不宣,使肺不能布津于皮肤腠理致皮肤,故银屑病患者皮损症状多表现为干燥脱屑甚至皲裂出血[8]。王莒生教授在运用清热解毒之法治疗银屑病时特别重视清肺热、解肺毒[9],临床疗效显著。

银屑病患者病程日久,长期服用药物,甚至不合理的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日久容易伤及脾胃,出现面色晦暗,纳差,大便不调,舌胖大、齿痕等脾虚的表现,而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失于运化,内生湿邪,脾失健运,加之饮食无节,更伤脾胃,内生湿邪,致阴阳失衡,气血失调,使病邪久留而不去,缠绵难愈[10]。高源[11]通过“健脾除湿解毒”治疗银屑病,使脾运化水湿正常,则气血生化有源,使阴阳平衡,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综上所述,《理论骈文》中记载“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使用的药物种类相同,治则治法相同,亦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内服药需要辨证论治,同样对外用药的使用也需要辨证论治,在银屑病的外治中,使用的药物种类比较多,这些药物几乎涵盖了全部的药性及归经,但多应用肝经、苦味、寒性药,多使用苦寒之清热药,辛温之活血化瘀药,甘味之补虚药,配以攻毒杀虫止痒药,并多选用归肝肺脾胃的药物,对于临床上银屑病的外治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1]邓丙戌.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4-16.

[2]冯则怡.辛以润燥法临床应用体会 [J].陕西中医,2004,25(11):1041-1042.

[3]张英栋.以辛润之治疗银屑病 [N].中国中医药报,2011-03-07(4).

[4]张可欣.“斑发于阳明”理论指导银屑病辨证与治疗的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5]赵炳南.简明中医皮肤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12-14.

[6]陈露.中医皮肤“疏泄”与“润泽”理论文献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2.

[7]邢锦秀,赵为,王宏平.银屑病从肺论治临床研究——附486例资料分析[J].中医杂志,1999,40(12):736-738.

[8]陈维养.中国传统医学中肺与皮表的关系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4(3):133.

[9]刘荣奇,周冬梅,王莒生.王莒生教授从肺论治银屑病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1):15-16.

[10]胡文娟.脾气虚证与寻常型银屑病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11]高源.健脾解毒汤对银屑病样模型小鼠的实验研究 [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外治药性津液
《伤寒杂病论》“阳气”实质探析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四部医典》的跌打损伤外用方剂用药规律及药性探析
浅谈从气血津液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
中医外治杂志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启 事·
基于药物功能的中药药性研究
中医外治药物(贴剂)疗法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网球肘”的外治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