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晖 蔡可键
摘 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大力推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类别不断丰富,教师在紧张的教学活动之外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因对各种挑战。学院层面面临的不断扩的教师队伍,不断调整的专业设置,这种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继承与创新都要求对教师能力的培养提出新的方向。注重教師教学能力培养、科研能力培养、工程能力培养是教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教师发展
教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现代教育赋予教师启迪年轻一代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要想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形势,与时代合拍,就必须不断充实与更新自己,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长期不懈的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1]
一、多维度提升教师能力,扎实教师本质发展
重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是高校重要课题,从教师的工作领域和教学活动过程两个维度,对于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以下各位都若干方面进行系统化、科学化、团队化提升对于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和学校的综合竞争力都有益处。[2]
1.宏观管控维度的四个要素(面向中层领导、系、教研室主任等中层兼具领导职能的教师)。
要素一、规划专业的能力。此方面要求中层领导能力教师了解社会需求,了解学生培养方向,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对专业人才提出合理的培养方式、有效的培养方法,并结合本专业师资队伍特点提出有特色的培养规划。例如包括如下内容:如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开设的时间与顺序、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实践环节设计、专业特色、专业培养方案的评估方法的设计等。
要素二、管理专业的能力。此方面要求管理职能教师对本专业有较全面的了解与认知。专业管理能力是由组织本专业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协调专业与学校发展战略的关系,控制专业内部人员配备、整合专业软硬件资源以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能力。调配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完善培养方案中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配合能力。
要素三、专业适用与升级能力。具备管理职能的教师如何把本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培养过程和培养因素紧密贴合人才培养需要,并将适合的课程体系与学生既有知识体系相协调配合,核心课程与创新课程相呼应满足专业不断升级的能力。
要素四、专业自我评价能力。教育本身需要评价,没有评估的教育并不称之为教育;专业也同时需要评估与评价。如何规划本专业评价体系、评级方法、评价过程、评价可靠性与可信度指标的能力都是这些具备管理职能的教师应该考虑的提升内容与方法。
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维度的四个要素(面向教学管理者、任课教师)。
要素一、规划课程与教学的能力。教学管理者、任课教师应努力提升课程与教学规划能力,要使教学内容的选取要更具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章节教学内容的取舍要符合培养计划的安排。教材的选择、授课方式的选择、授课时间的把握,都要尽可能考虑授课所面临的施教对象的已经建立的知识体系和对课程的已经了解的程度。如果本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高于学生已经获悉并建立的知识体系则适用于上位教学法;如果本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低于学生已经获悉并建立的知识体系则适用于下位教学法;如果本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无关于学生已经获悉并建立的知识体系则适用于关联教学法。
要素二、管理课程与教学的能力。此方面要求教师对课程与教学有较全面的了解与认知,并且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个性发展、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尽管做到这一点很难,但因材施教的观点自古就是教法的上乘之作。如何结合课程与教学和学生自身特点需要教师在不断的摸索和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的能力。
要素三、课程与教学的适用与升级能力。教师如何合理创设课堂教学结构和情境结构,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让学生设置学习目标、体验成功、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感。
要素四、课程与教学的自我评价能力。积极自我评价,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行为,采取适当措施提升课堂与教学水平。
二、多途径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促进教师长远发展
针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进行有效并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其中,在实际工作中反映教师科研活动所需的基本能力要素包括八项:成就欲望、自主监控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为了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应在以下方面正在不断尝试并努力进取:
1.思想意识上鼓励教师树立科研意识,使教师主动建立科研信念与热情、科研知识与经验、科研眼光与智慧。通过学院大会、教研室会议、表彰大会等多种形式形成激励教师科研的人文氛围。
2.物质基础上打造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高水平科研团队,为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确保教师科研制度的实施和资实践研究金支持,组建性质不同的团队、研究方向各异的科研团队,对于这些团队给予制度扶持、软硬件支持、让教师有能力,有信心,有激情顺利完成科研课题与技术攻关。其次,努力鼓励教师发表各类论文,给予论文上的工作量支持;同时大力刺激教师申报课题活动,并根据不同课题类型例如横向、纵向等和层次不同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和工作量奖励。除此之外,为了适应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需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知识背景、不同专业团队的教师制定教师个性培训计划,满足教师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还有需要注重教师长远发展规划与现实发展路径相结合,根据不同教师在不同层次的科研的成果的取得以及为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制定符合教师职称晋升机制的完善的激励机制。
3.通过组建差异化科研团队,形成团队力量。通过建立教师团队,吸引不同学科领域优势互补的各种发展方向的教师,教师团队成员取长补短,不但提高团队中每个成员的科学研究水平,同时也可以促进专业教师队伍科研整体素质的提升。为了给予科研团队更加鲜活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与持续发展能力,可以考虑配备固定办公室或工作室的形式让团队化教师队伍稳定发展与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石洛祥,赵彬,王文博.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教育实习模式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5)):77-81.
[2]赵立春,廖夏云,兰太进,林江.本科教学评估制度下高校院系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8(8):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