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健康管理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

2018-01-25 11:23胡婧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5期
关键词:健康管理高校

摘 要:健康管理作为管理模式的一种,用于监控个人或团体的健康状况,并根据收集的数据分析和评估。中国的健康管理起步时间晚,但是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相关社会部门正在积极采取政策和制度,以促进健康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对高效健康管理系统进行理论研究,探讨如何建立和完善中国大学生的健康管理体系。

关键词:高校 健康管理 构建体系

一、高校健康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概述

1.健康管理的概述

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的身体没有病痛,还包括良好的心理状态。除了无病体外,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高度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是人类健康的标志。健康管理主要用来评估和分析个人或者团队的健康状况,也是较为典型的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的目的是调动个人热情,对个人评估出的不健康因素进行干扰。干扰措施全面运用医学,心理学,营养学和运动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个人和群体控制其威胁健康的因素,从而预防疾病并调节精神状态。[1]

2.构建高校健康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健康管理体系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对全社会的有序运行和大学生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持续地分析影响大学生健康的因素,科学总结这些影响因素,有效及时地控制不健康的情况,对尚未发展不健康态势的个人和团体提供警示。通过有效的宣传,改善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正因如此,才更有必要动态监视他们的健康状况。但前两种模式很难掌握学生的状况,不可能在各方面进行监督。因此,健康促进模式应时出现。随着实践的增加,健康管理系统的质量得到了加强。健康促进模式,积极动员各部门,从各个方面建立,全面加强健康管理系统的连续性。[2]

大学的健康管理体系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较大。在身体健康方面,大学生的学习,休息时间不规律,饮食不健康,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由于大多数中国大学生都是寄宿生,学生在没有父母监督和照顾的情况下住在学校。 因此,很难纠正这些不良习惯,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因日常积累越来越差。因此,建立和完善大学的健康管理体系非常重要。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压力,比如人际关系,学习,爱情和就业等,如果心理上的困惑没有得到及时的有效缓解,很可能会逐渐引发精神疾病。因此,对中国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和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国内外高校的健康管理模式

1.美国的健康管理体系

健康管理的概念和实践最早出现在美国。健康管理体系迎合了美国工业革命后现代化快速发展与美国健康管理成本急剧上升之间难以中和的矛盾趋势。保险业是健康管理系统的原型。根据美国的调查数据,80%的医疗费用已用于预防疾病。换句话说,少量的健康管理投资可以减少医疗费用,并且在此期间,称为“未来医学”的健康管理系统渐渐成熟。美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个健康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全民健康管理计划。美国卫生部,社区和专业组织合作进行了10年的测试,以改善全部居民的健康状况。

2.中国的健康管理系统

中国在健康管理方面起步较晚,在中国健康管理专题会议上已多次讨论过健康管理,但健康管理的实践比这一理论的出现要早。在21世纪初,中国建立了第一家健康管理公司,随着世界范围内各种传染病的传播,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因此,健康管理系统的发展前景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潜力。

除了在经济市场中建立健康管理体系外,我国还认为大学生的健康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健康的身体是中国年轻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引入大学健康管理概念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拥有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它也符合我国大学生的教育要求。目前,我国的大学健康管理体系正处于转型期,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问题。例如,强调不够,目前,中国的大学仍在投入更多精力在研究方面。对学生的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没有足够的重视。其次,不采取主动方式,学校医院和心理咨询室大多是等着学生上门咨询。此外,学生的积极兴趣不够,学生的热情并不高,所以大学健康管理是静态的,难以循环。而且,专业人员的供应难以满足大学健康管理系统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培训足够专业医护人员,以改善大学的健康管理系统。

三、高校健康管理系统的构建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了行业发生变化。医学模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医学治疗,而是逐渐开始转变为三个方面:生物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医学。这是由于慢性疾病和长期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带来的生命消耗,也会影响人类健康,不再仅仅是急性传染病。作為回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一种新的医疗模式,将患者,医疗机构和政府部门纳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健康管理模式,以便对患者进行早期发现和早期预防。这种新模式满足了快速增长的经济需求,并且能够根据经济发展及时评估不同群体的风险因素,这是一种能够以各种方式监测个人或群体健康的新模式。这种做法也延伸到了其他国家,它们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有不同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一直认为学术研究是主要的,对其他方面都不是很重视。但在当今社会,大学迫切需要改变他们的理念。为了更好的适应国家的发展,应该出台一个政策,来改变每所大学的观念,促进新一代的大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得到更好的发展。第十八届中国共产党会议指出,有必要制定和提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明确要求。教育为此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以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和体魄。学院对体育课程和体育设施的条件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手段和方法也在持续改进。

结语

综上所述,健康管理对个人、社会和家庭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作为学生个人,要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有自我监督意识。家庭是社会中最小的单位,父母须做好家庭的健康管理工作,在家庭内建立一个健康的管理理念。只有个人和家庭都把健康管理重视起来,才能促进社会健康模式和大学健康管理系统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关文博.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组织管理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7,(07):177.

[2]张澜,蔺娜.高校健康管理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7,34(S1):41-44.

作者简介

胡婧(1992.05—),女,汉族,安徽滁州人。上海市虹口区业余大学,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健康管理高校
南宁市某社区教育机构学前儿童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家庭医生制度下高脂血症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探讨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健康管理”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