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强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内涵,分别从高校、辅导员两大层面出发,就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培养路径加以探索,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意识形态 工作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0-0187-02
2015年,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从战略与全局高度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与现实紧迫性,统筹推进包括辅导员在内的多支宣传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建设。这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辅导员队伍的关怀与重视,还明确了辅导员所肩负的重大使命,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外,还需承担起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等任务。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意识形态乃前沿阵地,辅导员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的中坚力量,其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直接关乎该项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必须将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纳入辅导员核心职业能力范畴内,切实加强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培养。
一、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内涵解析
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乃高校辅导员达成教育目标、实现教育任务的根基,也是其搞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要求。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愈加严峻,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逐步被提升到战略高度的位置。要理清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内涵,还需明晰其层次与内容。对于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层内容:
(一)大学生思想意识洞察能力
辅导员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群体,为了保证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还需具备强大的大学生思想意识洞察能力。众所周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具有多元性、多变性等特征,要求辅导员必须及时洞察其学习、生活、思想上的难题,并提供行之有效的帮助。较普通教师不同,辅导员可深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刻为其答疑解惑。若错误的思想意识在萌芽期即可被发现、排解,则将会规避重大错误的发生。为此,辅导员必须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保持强大的洞察力,敏锐观察他们的意识变化,并深入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二)社会思潮辨析能力
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弱,极易遭受各类思想流派的影响,辅导员身为意识形态工作者,必须积极引导其抵御不良思潮的诱惑。从这一视角来看,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足够的社会思潮辨析能力,科学辨析正确和错误的思潮,从根本上明确哪些需要大力弘扬,哪些应坚决抵制,为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的思想旗帜,以强大的社会思潮辨析能力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当好大学生群体的意识舵手。
(三)學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力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乃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守住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辅导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情况直接决定了其意识形态工作效果。因此,辅导员必须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掌握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引领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了解世界,实现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融合,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新要求。不仅如此,辅导员还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贯彻到意识形态工作的全过程,借助课堂、校园、社会实践等平台,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提升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与情感认同[1]。
综上所述,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乃基于工作需求,由大学生思想意识洞察能力、社会思潮辨析能力、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力构成,关系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效、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本职业素养。
二、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高校层面:强意识,筑机制,重建设
1.提高认识,明确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处于全党意识形态工作格局的突出地位,因此,高校应给予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党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领导权。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高校思政工作各部门都要管,校长书记更要管。”党管意识形态由来已久,特别是面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日趋多元化、物欲化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追求,高校必须深刻领会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尤其要加强与大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培养,这不仅关乎意识形态工作成效,还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重大使命的实现。
2.积极谋划,构筑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
为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高校应积极谋划,构筑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开展保驾护航。一方面,完善辅导员选聘机制。高校应严格依循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原则选聘辅导员,此乃保障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前提,也是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取得成效的组织基础;另一方面,构建完善、系统的辅导员学习培训机制。高校应制定完善的学习培训计划,科学规划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培养工作,构建起集中理论学习制度、沙龙交流制度、专题学习培训制度等,为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应构建合理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考评激励机制。高校应严格依循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职业能力标准等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完善、合理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考评激励体系,明确各指标权重,并将考评结果与辅导员聘任、晋升、绩效奖惩相挂钩,以提升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的热情。
3.明确定位,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力军之一,辅导员因压力大、事务杂、投入多而普遍缺乏职业成就感、归属感,加上很多高校对辅导员的定位不明晰,致使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较大,年龄结构不甚科学,无益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高校必须深入了解辅导员工作状况,积极帮助其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难题,对其进行清晰定位,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其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发展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为其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全面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大的支持[2]。
(二)辅导员层面:积学养,掌话语,善创新
1.积蓄学养,提升对各类社会思潮的辨析能力
习近平同志曾强调:“要把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辅导员也应该如此。当前,存在很多非专业出身的辅导员,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不甚了解,还有些虽科班出身,但忙于繁杂的事务,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提高,导致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持续下滑。因此,辅导员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经典文献研读,多重视角思考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积蓄起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学养体系,并以此作为科学理论武器,敏锐把握各类社会思潮,并主动、科学地应对之。
2.坚定信仰,掌握大学生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价值信仰乃意识形态最为核心与根本的层面,因此,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培养应从坚定其价值信仰入手。对于辅导员而言,应自觉践行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做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的坚定拥护者与践行者,并以此为基础,加强对大学生思想价值的引领,掌握大学生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做好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一方面,辅导员应注重自觉掌握意识形态理论与工作方法、明确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发展规律,增强自我对问题的洞察力、辨析力、说服力,如此方可掌握引领大学生抵制各类不良社会思潮侵袭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辅导员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强化主流意识认同,树立“阵地意识”,敏锐地感知意识形态的敌对势力,旗帜鲜明地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依循大学生客观实际,使意识形态宣传更“接地气”,满足大学生的成才成长要求,以此引导主流意识形态成功深入大学生的思想和内心;此外,辅导员应善于倾听,贴近大学生学习及生活实际,明确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容指向与价值诉求,将其转换为大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话。
3.创新方法,统筹日常事务与意识形态工作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形势风云变幻,要求辅导员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统筹日常事务与意识形态工作,保持意识形态工作的活力。一方面,要积极利用“两微一端”,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体系,加强意识形态宣传工作;另一方面,辅导员应保持较高的自觉,关注日常事务与意识形态工作的统筹,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走进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聚焦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与之打成一片,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依循学生日常生活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还应坚持校园文化、第二课堂、意识形态教育的三者有机结合,做到学生活动在哪,意识形态教育就跟进到哪,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始终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3]。
三、结语
一直以来,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都是关乎一国安全的核心问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面临的形势日趋复杂、任务愈加艰巨。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应承担起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艰巨任务,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盛平,何红力.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培养的思考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82 - 84.
[2]吕素香.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研究 ——基于北京 12 所高校的实证调查[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06):162-168.
[3]宋伟伟.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方法探析 [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80-81+61.
作者简介:
林雪(1988.12-),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