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娃
现在“国际化”成为一个举国上下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究竟什么叫“国际化”呢?
真正的“国际化”不是移植别人的节庆,不是移植别人的语言,不是把你自己变得和别人一模一样,而是一种知己知彼。知己,是知道自己安身立命的价值;知彼,是有能力用别人能理解的方式告诉别人我的不一样。
“国际化”是你懂得使用国际通用的语言、方法和技巧,来把自己民族最特别的东西推销出去,让外面的人看得懂,听得懂,认识你。
“国际化”是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目的。“国际化”有两个要点:一是要懂得世界,懂得语言、文化差异、思维差异;二是能够让世界懂得你,你是谁,从哪里来,能够说明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
那么,国际教育是什么呢?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说法,国际教育应该给年轻人提供了解世界性问题的知识,培养他们对于世界性问题的关注和解决世界性问题的决心。换句话说,国际教育是培养各国学生对于世界性问题的知识、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国际教育的精神一定是开放、多元、包容的。单一的中国教育不是国际教育,单一的法国教育、英国教育、美国教育也不是国际教育。这个教育体系中包容的文化元素越多,国际化程度就越高。
那么,什么是国际学校呢?答案太复杂了。一方面是国际学校在国内的类型就很复杂,有政府公办的,有大使馆办的,有民办的,有公立的,要细分下去,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国际学校的理解和需求也很复杂,简直就是一千个家长心目中就有一千种国际学校。有人觉得看课程和师资,有人必须要求学生有外国人,有人光看学校每年海外学校录取率,有人什么都不仔细看,就看学校名字里有没有“国际”二字……
国际学校不一定等于国际化 如果这是一所几乎全是针对单一国籍学生的国际学校,其授课语言、教材、价值观也都为单一国家,那么国际化程度也并不高,本质上也只是一所开在中国的外国本地学校。
公立学校也并非完全与国际化绝缘 如果这是一所本地的中国公立学校,也并不意味着它不可以变得国际化。如果说能够继续挖掘我们教育中真正好的方面(比如基础扎实),如果说能够改进一些我们不够好的方面(比如过于强调知识记忆,缺乏探索和鼓励式教学),公立学校不就也向“国际化”靠拢了吗?
比较理想的是既国际化又保有中国民族特点 我个人比较看好这两年新兴办学理念下的新型民办学校,它最符合对国际教育充满向往,但又不希望孩子完全西化,丢掉中国文化之根的中国家庭的需求。
时代在发展,学校、国际课程都在变化 无论是A-level、美国课程、英国课程、加拿大课程,也都有从一个国家课程变得越来越柔性的趋势。強调全人教育、通识教育的课程,对于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非常重要。
学者龙应台与一个英国的知识分子谈话,被问到有什么书是这一辈子每两年必读一次的?龙应台说是《庄子》,她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认识,从来没有让她觉得这是旧书。龙应台从十岁开始,父亲教她们背诵《古文观止》。到现在几十年之后,每一次看了都有新的体会。所以说,传统绝对不是一个死的东西,死了的不是传统而是你自己的眼睛,传统永远是活的。
这个阶段的理解和感悟不同,而非直白的“眼睛”。当全球化和国际化排山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个铁轨与铁轨衔接的地方。
如同一百年前的民国涌现的教育思想家们,都是先上的私塾,打的国学底子,青年时期留洋,然后再回到中国,开创了中国当代的教育。没有一双国际化的眼睛和崭新的思维,恐怕也很难创造出新的民族之精华,只是在老祖宗的故纸堆里打转转罢了。
我们过去由于落后向西方学习,这无可厚非,但现在的我们完全有能力和条件,把东方文化之美找出来,寻找华人文化中的现代性、独特性、未来性,而不是陷入复古、守旧、传统、保守。
比如,有的教学机构非常鼓励家长在家自学古琴、书法、茶道等。中国的文化都有一个载体,而那个载体会触类旁通。不肯定自己,不了解自己,也很难真心地肯定别人;了解自己,肯定自己,喜欢自己,进而有能力欣赏和肯定别人,这就是国际化。
所以说,真正理想的国际教育,既不是不假思索地“全盘西化”,也不是只用“民族”二字遮盖不自信和恐惧,而是要找到自己的位置。首先,就是重新认识中国的文化,不见得一定要去私塾、书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只要用心去挖掘,一定可以发掘出一些适合我们自己的方式,找到中国人自己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