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美术”教育:从游戏力到创变力

2018-01-25 12:06张曦
考试周刊 2018年103期

摘 要:近年来,对于原生家庭的研究对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可借鉴路径,在美术课程中适恰运用好游戏力会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创造力的源泉。

关键词:游戏力;创变力;心美术

一、 借助童心,激发探索文本的能力

许多的学者都把游戏描述成一个充满魔力和想象的场所,在孩子的世界里,游戏更是他们对客观世界了解中的主动探索和实践。游戏是孩子的本能,游戏的时间也是学习的时间。现行美术教材,由于普适性“面浅而广”是一大特点,同一教学内容往往被安排在不同的学段,如果授课者不熟悉教材体系和结构,授课中重难点把握不准,忽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导致“高段低授”和“低段高授”,不利于学生美学素养的形成。比如《剪纸》内容,从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拉花》就已涉及至三、四年级的《中国剪纸艺术》至高一年级的《中国民族纹样》等,每一段教师学生都是浅尝辄止,到最后也没有搞清楚“剪纸”。所以,在美术文本中,透过文本,找到适合学生年龄段游戏力,重新梳理整合内容,适度拓展学生持续操作,达到掌握该内容的目的。“心美术”教育的具体做法就是找到文本内容的“趣”。以《左邻右舍》为例,授课之初,教师首先提问质疑“窗户一定会是方形的吗?”学生通过观察、拆解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同时再游戏尝试比照出“最有趣”的窗户,这种天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在窗户的结构上不断琢磨。同时,通过邀请好邻居,可以使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在实践中,孩子生发出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一个孩子将作品的一个位置空出来,因为她的好伙伴已经承诺要“住”进去了,可是在展示的时候,小伙伴忘记了带照片的事。当问题出现时,这个孩子说出了自己因为守信而没完成作品,小伙伴当时就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说:“真的很抱歉,我忘记了这件事。同时我非常高兴,你仍然给我留下位置。谢谢你!”谁又能想到这些话出自八岁的孩童,此刻,美术的课堂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这正是秉承了“心美术”的核心理念是“问心循趣”,“趣”也就是积极探索文本的游戏点,将课程定义于孩子和朋友一起做事情,使课程的魅力来自孩子的主动选择,孩子就完全投入其中了。

二、关注童意,建立联结儿童的途径

快乐的游戏可以轻松地让课程产生一些奇妙的效果,正向地联结学生的认知,探寻美的本源,可以联结孩子的日常认知,重新获得创变的能力。欧马利说过“与孩子在一起时,带上你所有的法宝和智慧,然后坐在地板上”,换言之,在课堂上,我们也应该如此。比如《动物聚会》一课中,教师若能放下身段,摆脱静态的文本学习,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在一次授课中,教师设计“找茬游戏”,教师先让学生浏览文本,提出一个自认为有价值的问题,结果孩子的问题五花八门,但有一个雷同的问题连续出现七、八次:“动物们真的能聚会吗?”“老虎和兔子在一起,兔子能不被吃掉吗?”“老虎和狮子生活的地域不一样,他俩怎么会比赛”……这些问题在不断地质疑文本,是宝贵的产出。此时关注孩子的意愿,帮助他们建立生命及生态和谐理念就很有必要。所以在授课中,适当讲解生物链,并指导孩子探寻自然表象下的生态平衡、和谐,就会为孩子的创作提供更大的合理性和创作空间。教师参与孩子的奇思妙想的思维游戏,孩子们获得的乐趣更多,成长得更快,对于未来身心的健康更有益。

三、创变深化,重构课堂知识的广度

美术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量的激增、现实问题的复杂性等问题,对于发现美、追求美、表达美的要求更高。美术现象的阐述和讲解也是时代对美术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势必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学习的即时性导致我们在课程中必然要预设、渗透审美的意识、文化的意识才能促使实践创新素养落地。例如《画水果》这课,单纯从不同的水果的形状、质地、色彩等美术语言的分析和讲授,实践,只是一个静态的学习。当然,有些课程会引入“尝”水果、“演”水果等环节,也只是看起来热闹,甚至由于这样的环节的介入而失去了美术课程本位,从根本上解决不了“千人一画”的局面。鉴于笔者从事学段特点,本课中,教师将整个学习过程前移,请孩子课前参与“小调查员游戏”,了解自己的父母最爱吃的水果是什么?并阐述理由。这不仅给孩子提供一次了解父母的机会,同时培养学生转述表达的能力。更深层次的含义,就是将“生活”作为学习美术的起点,为画注情。有一个孩子就分享了自己妈妈的故事:我的妈妈,在很小的时候,爷爷为了让妈妈吃到更多的水果,在院子里种下了很多的果树。有杏树、梨树、苹果树、樱桃树、桃树。这是一棵好小的桃树,只有小指般粗,第一年她开满了花,却没有结一颗果子。第二年她又开满了花,最后结出小小的几个小毛蛋,可是在还只有指肚大小的时候就落掉了。第三年,妈妈为这棵小小的桃树担心,从开花的时候到花谢的时候,终于在五月结出了四个小小的桃子。每天放学妈妈总要去看看,在六月底,这四个小小的桃子就由小变大、由绿变红了。在成熟的日子,全家一起起了个大早,由家里最受尊重的太奶奶摘下那四个桃子,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家里一共五口人,只有四个桃子。最后,聪明的爷爷将每个桃子都分成了五份,每个人都吃到了每个桃子,所以妈妈到现在都最爱吃桃子,今天我要试着画一画桃子,让妈妈更开心。故事讲完了,用时不到三分钟,在那堂课中,每个孩子的画里都让人尝到了水果的芬芳。一个与生活深度结合的故事,在故事里质地、色彩这些问题被植入情境,让学生将自己的体验和表达内容融合,促进了学习动因和学习成果的交流。

总之,在“心美术”教育中,对于课程和美育存在问题的研究和回应都是在尝试应对教育中的问题。提高美术对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研究,其重心就是深度研究孩子心理、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孩子解决现实中复杂问题的关键能力,在操作层面上帮助孩子主动选择,获取新知和必备的技能,同时帮助教师领悟教育的本质,致力于教学方式的改革,使得教学真正地为学生面向未来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美]劳伦斯·科恩著,李岩译.Playful Parenting.中國人口出版社,2016.

[2]尹少淳.学科核心素养的抬升与降落——以美术学科为例.基础教育课程,公众号2018(2).

作者简介:

张曦,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西路小学(兰化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