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创新的探讨

2018-01-25 14:52张齐成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方法创新教学思路高中体育

张齐成

摘要: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过于偏重运动技术而忽略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时代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运动技能,并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育;教学思路;方法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水平的进步,单项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高中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新课程改革所注重的更多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要求其通过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运动技能。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其不仅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同时也要对教学活动进行灵活的设计,来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

一、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和发展的背景下,高中教育实施创新模式已经成为一项深受关注的教学探索,体育教学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部分也不例外。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和合作探究意识,已经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体育教学问题。然而,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过多的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只是被动的接受,不能充分参与到体育学习中,预期的体育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加强高中体育教学思路和方法的创新势在必行。

二、新课改下高中体育创新性教学的策略

(一)开展体育教学思路创新

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背景下,各个高中要想全面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就要求必须及时的进行教学思路的创新与改革。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教學思路改革,主要指的就是教学思想与教学观念的创新与优化。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门要求各个高中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必须要制定出一套完善而又合理的指导理念,并要求在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运动技巧与体育技能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自主锻炼,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全面的结合起来,为学生的体育锻炼与学习营造出一个更好的氛围。所以说,体育教师在进行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必须要及时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全面的结合起来,并通过竞技与比赛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间更好的交流与沟通。

(二)适当地加入音乐和游戏

体育教学与文化课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需要学生理解大量的概念知识,并去记忆知识,只需要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和运动的规则以及相关的安全知识即可,而这些知识和动作要领又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所以,抛去学生的个人爱好,体育教学应该比文化教学更加有吸引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可以将音乐和游戏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具体做法是:根据教学内容来播放音乐,舒缓的运动要配合舒缓或者欢快的音乐,使学生能够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参加体育运动,获得身心上的愉悦;较为激烈的运动要配合有气势、节奏感强的音乐,使学生能够富有激情地投入到体育训练之中,能够缓解和释放来自升学的压力。

(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环境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差异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在入学初期,教师要制定标准,拿到每个学生的体能测试数据后,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分层教学,在课上进行统一讲解,针对分层教学征求学生的意见,并尊重学生的意见,合理分配。根据不同的学生分层教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有针对性,可以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人在自己原有的学习水平上更上一个台阶。

(四)建立朋友型师生关系

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认为朋友型师生关系并不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对教学工作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在应试教育之下,教师更崇尚“命令与服从”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师怎么讲学生就要怎么做。这样的师生关系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因素,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必须积极地构建朋友型的师生关系,利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继而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必须要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不能够让教学活动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不能够利用刻薄的语言打击学生,而要增加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要看到学生的进步,不管进步有多么小。其次,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认可自己,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服从自己的教学安排,继而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五)体育教学科学考核

体育教学考核以往都是考核学生的运动成绩,显然这样的方式较为片面。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考核,应当涉及多方面要素,要站在更加全面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因此,体育教学的考核一定要向着更全面科学的角度发展。首先,笔者认为体育教学考核要立足技能训练成绩,还要立足于体育知识的掌握、体育情感的培养,将这些方面融入进去,也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全面考核了解体育学习状况的一个重要抓手。其次,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考核应当重视分层分类。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不同运动基础的学生,应当具有不同的目标和考核体系,整个教学工作应当按照这样的分层考核对学生进行评估,避免学生因为学习难度过大而出现畏难情绪。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考核评价,还可以向更深层次发展,对体育创新能力、体育锻炼意识等方面有所兼顾,从而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进一步增强兴趣与动力。

总而言之,对于高中体育来说,新课改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时,必须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朋友型师生关系对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影响,只有以此为基础去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晓聪.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4):153-153.

[2]乌金成.分析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8):86-86.endprint

猜你喜欢
方法创新教学思路高中体育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