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地区乡村景观的自然生态原型

2018-01-25 15:53邓慧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乡村景观自然无锡

摘 要:以无锡地区乡村为研究对象,通过探寻乡村景观自然生态方面的原型,梳理其景观原型结构的自然构成要素及特征,发现其独特性和识别性,为无锡地区新农村景观设计提供依据,更好地确立和维持地域景观发展演变的方向和秩序,展现和延续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特色。

关键词:无锡;乡村景观;自然;原型

原型是指一个词语或一个类型意义的所有典型模型或原形象,是一个类型的典型特征。景观的原型即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头脑中所共有的固化形象,是通过幼年期和青春期的生活体验深刻烙印于内心世界的形象。在乡村景观中,自然要素是主要的物质要素,准确把握自然景观构成要素的原型和特征,对维护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性、维护人地和谐的传统自然观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能为当地乡村景观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无锡地区乡村成型于20世纪80年代,农业生产方式以手工和机械方式并用,太湖四大文化——茶文化、丝文化、渔文化和稻文化在无锡的乡村中都有鲜明的表现。由于受到政策的影响,这些乡村并没有翻建、重建的经历,至今依然保持着典型的地域和时代色彩,保存着几代无锡人对于乡村的深刻印记。

无锡地区乡村景观主要由土地要素、水要素和植物、动物要素几个方面构成其自然生态系统。

一、土地要素

(一)自然地貌条件

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中部的江湖走廊部分,自然地貌特征以平原为主,低山、残丘为辅,地势总体呈西南、北高,中间低的形态分布。西南部地势较高,为低山和丘陵地区,有两条环绕太湖的绵延带状丘陵,一条从南部的牛尾巴山至北部的鹿顶山,另一条从西部的龙山至东部的舜柯山。北部有潘坤山至夹山连片组成的山体和斗山[1]。丘陵地山区一般面积较小,地形变化不大。中南部为太湖冲积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南部为水网平原,中部为低地辟成的水网圩田,高程一般低于5米,局部为负地形。

(二)对土地要素的利用

地形决定了村落的形成。在排水良好、免于洪水災害、同时又具有水源的地方多被用来建造村落。当地地名的特点也表现出了地形的独特风情,如东南部的杨家浜、黄泥泾、小木桥、葛埂上,西部的青龙山、张山下、西山村等地名,不仅体现出当地村落或傍水而居、或依山而建的特色,也暗示了地形的潜在特征,反映了先人们对土地条件进行灵活有效运用的智慧。

村落建造的主要原则在于最大限度发挥原地形的优势,在不损坏原地形的基本前提下,进行适地的建造和农作活动。保留地势较高的地方作为建筑用地,在建筑附近栽植树木强调高度;地势低洼处为平坦的农田、菜地(图1),附近有溪流、池塘等水体,满足灌溉等生产活动的需要;临近低山和丘陵的村落,通常在向阳的坡面上种植茶树、果树等各种经济作物(图2);地势过高、不宜改造的地方,则保留原地形的特质,种植杂木林。

对于对生产生活活动产生障碍的地方,则以容易修复为前提,低程度地改变地形地貌。如平原地区村落修直乡村道路、田埂,丘陵地区村落开辟进山的车行道等,方便农业机械的操作,也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临近建筑的边角碎地,也被利用起来用作耕地或植被区。乡间道路的铺装、挡土墙的筑造等也坚持同样的原则,尤其在黄土塘村、严家桥村等历史比较悠久的村落中,此类做法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乡间的主要道路多铺设石板、砖块,次要道路用石子、碎砖头等建筑废弃材料铺设(图3);挡土墙采用石块、石片、瓦片等垒砌而成。材料间存在一定的缝隙空间,这样的做法在满足必要的功能要求的同时,又有利于雨水的排泄,还能给动植物提供生息的空间。

二、水要素

(一)水体要素条件

无锡南临太湖,包含东蠡湖和西蠡湖,东部有面积较大的宛山荡、鹅真荡等,境内河溪沟渠纵横交织,密集如网,水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受到平坦地势的影响,水体流速较缓,水量较稳定,水系的连续性较强。

(二)对水要素的利用

不同体量的水体,其功能作用和利用方式也有很大区别。临水而建的村落,民居与水网紧密交织,水网系统是整个村落生活、生产活动的基础。整个水网系统由主要河道、次要河道、池塘、水井、沟渠等组成。

主要河道在过去是重要的交通运输要道,河道较宽、水深较深,与较大型水体相连。村落民居主要集中分布在主要河道附近。河道两侧用石板筑成近乎垂直的河堤,其间预留雨水排水口;设置码头,为船只停靠和村民的浣洗活动停供场所,码头通过石阶与陆路相连。岸边常用石板搭建半米高的扶手,兼做坐具。也有民居建筑邻水而建,附近裸露的土地用做菜地或种植花木。河道上架石板桥与陆上交通要道相连,桥高通常高于两端道路的高度,确保船只和车马都能顺畅通行。河底保持沙土石头构成的天然地貌。次要河道主要作为灌溉水体来使用,河道较窄、水深也较浅,对河道进行的人为加工很少甚至没有,少数仅用石块简单加筑河堤,大部分保持着河道两侧的天然缓坡和河底的原初形态。池塘作为主要的蓄水场所,主要用于满足村民的清洗和灌溉活动,也是鱼类的主要生息空间。池塘是村落的重要公共活动空间之一,常与陆上交通要道、支路相连,是交通系统的纽带。池岸的做法也与其相关,临近交通要道的池岸常以石板砌筑,而临近田间支路的池岸则多保持天然状况,也有的用木桩(如桃枝)进行加固。水井主要提供生活净水,水井口用石材建造,留出约半米高的水井口。水井所在位置也是村落重要的公共空间,比较讲究的会在井上建亭、题匾。沟渠分布在村落附近的大片耕地中,与小河道相连,起引水、蓄水和灌溉的作用。在耕地与畦道之间还常设水沟,不加筑任何硬质材料,在雨季能起到良好的排水、蓄水作用。

河流、沟渠等水流空间构成了无锡地区乡村的独特地域景观,并成为了水系的骨架和主轴。无锡地区乡村的水系具有生态性、连续性和文化性的重要特征。水系不仅为人们提供生活生产用水,还具有排水治水、消防用水的功能。石板、石块堆砌的河岸具有多孔质的构造(图4),自然式的河岸和河床能满足多种微生物和动植物的生存,给生物提供生息的场所,对水系的自净作用起到促进的效果;水的流动性也能提高其净化功能。水系的连续性确保交通系统的连贯性,也是乡村公共空间和防灾用水的侧面写照,对于水的循环以及生物的移动也很重要。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集中在近水区,水井、码头、清洗场、石桥、水坝等凝聚着人们的取水、用水、治水等行为的生活技术,反映出当地的历史文化。endprint

三、植物、动物要素

(一)植物要素

无锡气候上属亚热带北缘,气候温暖湿润,水土丰厚,植物资源丰富。太湖流域植物区系统处于北亚热带常绿落叶宽叶混交林地带的南部,有900多种植物,其中草本植物744中,占总数的近90%(无锡博物院数据)。常见的植物有鸡血藤、杨梅、香樟树、忍冬、万年青、茶树、毛竹等。草本植物有马齿苋、黄花菜、金钱蒲、马兰、艾草、车轴草、月见草、莲子草等。水域内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资源也很丰富。浮叶植物如水鳖、睡莲、菱、花菜、芡实、荇菜、槐叶萍。挺水植物如莲藕、芦苇、茭白、蒲荸、水莎荸、白菖蒲。沉水植物如苦草、伊乐藻、金龟藻、芌荸、轮叶黑藻、菹荸。湿地植物如水葱、芦苇、睡莲、香蒲、水芹、池杉等。

无锡地区乡村土质肥沃,尤其是经过长久年岁形成的表层土壤,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养料及微生物,适于大部分植物的生长。除了野生植物种类之外,乡村根据自身土质和地形条件,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如稻子、麦子、油菜花、水芹、茭白、莲藕、桃树、桑树、杨梅树、枇杷树、梨树、茶树、葡萄、橘树等,并以此为基础发展相关产业。

(二)动物要素

无锡境内动物种类甚多,曾发现鸟类达121种[2],常见的鸟类有喜鹊、麻雀、画眉、雉鸡、戴胜、短耳鸮、八哥、池鹭、北灰鹟、白眉鹟等。兽类约有30多种[3],主要有华南兔、黄鼬、野兔、松鼠等。爬行与两栖动物有蟾蜍、壁虎、鳖甲、斑鳖、赤炼蛇等。水域内有各种鱼虾等水产90余种,有鲢、鲤、翘嘴红鲌、银鱼等。湿地还常见白鹭、野鸭、蛙等动物。无锡乡村地区还是昆虫的盛产地,除了常见的蝴蝶、蜜蜂、蜻蜓、蝗虫、苍蝇、草蜢、蟑螂以外,池沼和水域为各类水生昆虫等提供了生息空间。

(三)对动植物元素的利用

土地要素和水要素是动植物要素生存的有力支持。无锡地区乡村的野生树林以常绿树为主,当中也有落叶树;树林边缘围绕着各种花灌木和杂草,形成由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构成的多层复合构造的植被群落。其优势在于不同动物能利用其不同的位置,动物与动物、植物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以溪流附近的树林为例(图5),各种鸟类可以在不同高度利用树林中的乔、灌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为昆虫成虫的生存空间;水面是昆虫产卵和幼虫隐藏的场所。花灌木、草本植物为鸟类、昆虫类所利用;植物、昆蟲也是鸟类的主要食物来源。通过复杂多样的植物构造、自然的种植方式丰富植物群落,营造适合鸟类和小型动物栖息的生存环境,增进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4]。水域内的动植物也形成了类似的良性循环,用低技术、低成本的方式净化水质、保持生态平衡(图6)。

四、结语

乡村景观的自然构成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可持续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无锡的乡村也面临着人才外流、房租空置、人口老龄化等现象,导致乡村生活条件破旧、环境污染等问题。乡村的发展和建设,应以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性为基本前提。建设无锡地区美丽乡村,要理解其自然生态原型的特征,更要延续和借鉴先人利用其自然构成元素的智慧。

参考文献:

[1] [2] [3]崔仁泽.无锡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16;33;34.

[4]邓慧,秦园. 野生草本花卉在无锡长广溪湿地公园(二期)的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06):39.endprint

猜你喜欢
乡村景观自然无锡
无锡一棉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无锡公交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张家口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