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莲
摘要:幼儿教育与每个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到祖国的未来发展,新形势下幼儿教育不但要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这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意义重大。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行的背景下,幼儿园教学中可以通过榜样示范、活动优化这两大方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一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探究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渗透的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教学;渗透;可行性;途径
引言
在当今社会,一个合格的人才不但需要熟练的专业技能,发达的智力水平等,更应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幼儿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坚持素质教育理念,不能让幼儿只是枯燥地去学习知识,应该多关注幼儿,真心的尊重幼儿,研究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幼儿的个性,从而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一、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多表扬幼儿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家长或老師若要毁掉一个儿童,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每天对他说一遍 “你怎么这个做不好”或“你真讨厌”,这样便会使儿童不知不觉地进入“自己做不好”的圈子里,这就是典型的心理暗示。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强化自身的亲和力,既要旗帜鲜明地欣赏幼儿的积极表现,对于那些比较缺乏自信的幼儿,教师不仅要用言语,更要用行为来暗示,增强其自信。教育家本尼斯说:“只要老师对幼儿抱有很大的希望,仅此一点就足以使幼儿的的智商分提高二十五分。”表扬是一种兴奋剂,能增强人的自身活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1]。
二、创造成功机会,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是幼儿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每个幼儿都希望自己能学好幼儿园,可是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往往极大的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于是他们开始怀疑自己。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为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保护其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对话,让幼儿既巩固了知识,又开展了一定程度的交往[2]。如:与幼儿对话时幼儿可以离开座位,自由找一个同学对话,而且每节课都进行小组合作,尝试任务型教学(这样的环节适用于大班的孩子),早上的即兴表演节目时,可以让幼儿自由说出自己学过的歌曲或是儿歌等等,这每天的即兴表演不仅复习与巩固了幼儿所学的新知识,也在巩固的同时给予了孩子一定的自信。
三、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因此,首要的一点便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幼儿清除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与管理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课堂心理环境是一种隐性教育,它对幼儿的学习具有潜在的影响。和谐、合作的气氛有助于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则会大大抑制幼儿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刻板生硬,死气沉沉。幼儿需要我们要经常对他们说“试试看”“加油!”等激励性话语,并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选择难度较低的任务,从而获得较多的成功机会,使他们在不断地成功中树立信心,坚定学好幼儿园的信念。总之,在与幼儿的交往中,老师要努力创建一个磁场,让幼儿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从而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把幼儿园学习当作一种幸福、一种享受[3]。
四、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渗透
儿童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品质的流露,都是通过日常生活来反映的,日常生活需要儿童之间相互玩耍、相互交流和相互合作。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儿童在幼儿园吃、睡、玩等日常活动,及时地进行教育。比如设立生活角、创意区等空间,开展整理、涂鸦、编织、绣花、折纸等活动,通过有趣的生活活动,锻炼儿童的自立能力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结合日常生活,巧妙运用儿童纯真的特点,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例如“表达自我”活动,可为儿童准备“开心”和“不开心”两种心情表达胸牌,每天开园时让儿童自己选择心情牌并写上名字。如果心情不错,就挂上“开心”牌;如果心情沮丧,就挂上“不开心”胸牌。这样,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儿童的心理变化,并和家长沟通寻找原因,改变儿童的情绪,营造心情愉悦的成长氛围。再如开展“夸夸你我他”活动,安排儿童和教师寻找周围伙伴的优点,并一起赞美。根据儿童的学习和心理特点,学校应该依据不同儿童的实际情况,组织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在小班开展“你做我的好朋友”、在中班开展“幼儿园里朋友多”、在大班开展“健康成长的我”等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五、组织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活动即体验,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大载体,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幼儿参与其中,从中获得体验和感悟,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幼儿园可以注重组织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4]。例如开展袋鼠接力跳、二人捆绑踩气球等游戏,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征集“我爱我、开心笑脸”图像,制作成“微笑墙”,展示在校园,引导学生开心面对生活;制作“心愿墙”,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愿望和想对他人说的话写在便利贴上,给同学们一个情感表达的机会,加强同学、师生之间的交流;举行集体签名仪式,制作横幅“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日”,增强呵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
结语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秉持素质教育理念,努力找到教学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结合点,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渗透,这样就为心理健康教育找到了好的契机,当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以后,课堂教学也会焕发新的活力,促进了教学质量提升,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敏娟.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J].教师,2015(09):52-53.
[2]王红.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J].亚太教育,2015(07):80-81.
[3]何珊珊.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渗透路径分析[J].学子:理论版,2017(02):45-46.
[4]曹玲玲.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6(08):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