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铭
我从教后读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那是1981年版。这本书影响了我的整个教育生涯。我至今还能说出书中的一些内容。也常向年轻同事谈起书中的一些案例。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百条建议。我觉得今天很有必要谈谈这最后一条建议。
这条建议是这样的:
最后一条建议——保密
我在本书中所提出的一切建议,仅供教师知道,不必让学生知道。学生了解教育,懂得教育,一般说来,是有害而无益的。这是因为,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是使这种影响产生高度效果的条件之一。换句话说,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图要隐藏在友好的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
为什么学生不应当知道或感觉到别人正在对他进行教育呢?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这样一种交往的关系:教师针对青少年的理智与心灵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能激起他们内在的精神力量,促使他们的头脑和心灵产生内在的活动,从而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完善。假如一个人处处感到和知道别人是在教育他,他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完善的能力就会迟钝起来,他就会产生这样一种想法: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应该做些什么事,成年人是会替我考虑的,我只需要等待建议和指示就可以了。
卓越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不止一次的谈到,不向学生表明他们在经受某种专门的教育程序,对于教师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条道理,我向这位导师学习了一辈子。我坚信,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中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年轻的朋友们,必须使教育孩子、热爱和尊重孩子、严格要求他们、同他们交朋友——这一切成为你精神生活的实质。
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条建议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首先,师生应当处在一种“自然而然的气氛中”。然而今天。构建这样的师生关系并非易事。这其中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师生关系首先是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离不开情感的深度交流和心灵的平等互动。如果教师迫于外部压力,只顾及学生的考试成绩,师生之间多是知识交易而少有情感相依,那么师生就很难成为亲密的同伴和朋友。这样的关系必然是冰冷而无趣的。此外。中国传统意识中对教师总有一种“圣人苛求”。因而对教师缺少必要的宽容。社会对师德水准抱有较高的期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教师首先是一个普通的、正常的人。具有正常人应有的情感和欲望。如果对学生为老师打一下伞这样的事情。人们都要怀疑其背后可能存在着利益交换。都要对教师进行道德上的评判。那还何谈建立正常的人与人的关系!
其次,教育要不留教育的痕迹。我总觉得,我们今天的教育太像“教育”了。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一次活动结束前,组织者(通常是某位领导)总要添上一个生硬的讲话:“同学们。今天。我们接受了一次生动的××教育……”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我就会觉得任何教育效果都会大打折扣。我并不反对讲话,只是认为讲话不应是肤浅的“贴牌”,而应是对意义的引申,赋予活动更为深刻的内涵。教师应“不向学生表明他们在经受某种专门的教育程序”。“教育意图要隐藏在友好的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一个活动能够感动学生。并能长久驻留在他们心中,这就是效果,不需要我们替学生去总结提炼。他们会在生活中不断去体悟和解读。不留痕迹是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
第三,“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要实现这样的教育。不仅需要说教。更需要体验。这种体验不是仅仅坐在教室中听讲就能全部获得的。需要让学生深入社会。进入到真实的生活场景当中。但是今天。我们的体验式教育是不够的。我们通常把上学称作读书,但读书不是上学的全部。教室是课堂,但课堂不仅是教室。学校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读有字之书,还要教会他们去读社会和大自然这本无所不包的无字之书。
学校教育说到底是师生相处的一段生活。但教育又不是日常的普通生活。教育生活中不仅应当充满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更需要教师在与学生自然而然无拘无束的生活气氛中,善于抓住各种片段和契机,用各种方式“激起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这是教师要学习一辈子的專业技能。
今天,这本书有了新的版本,书名仍叫《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但第一百条建议已经换成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这似乎也反映了当今的一些价值取向—人们更加关注眼见的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本身所具有的高度复杂的艺术性。
对这条建议的讨论可能不止如此。我真正关心的是,对这条建议,我们能理解么?能理解多少?能做到多少?
(编辑孙金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