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娴
最佳的探索和学习是从兴趣开始的。而博物馆正是这样一个理想的从兴趣出发、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和学习来了解大干世界的场所。1773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家具有教育功能的公共博物馆一一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此后博物馆教育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博物馆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们的好奇心?如何将博物馆的藏品“激活”?如何让博物馆与学校在良好的配合中发挥“1+1>2”的作用?这些都是博物馆教育领域近年来不断探讨的话题。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史家小学合作开发的“写给孩子的传统文化·博悟之旅”(以下简称“博悟之旅”)丛书,正是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充分合作中对上述问题做出的精彩回答。
其一,做好奇心的“引导者”。
博物馆的受众,尤其是小学生群体,通常富于好奇心,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感兴趣。场馆学习的教育者首要考虑的是:他们是否被认为是博物馆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他们的想法得到重视和尊重了吗?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鼓励和发挥了吗?
与学校教育不同。孩子们在进入博物馆这一教育场所后通常会在一开始表现得非常兴奋。因为这里有宽敞的公共活动空间,有各式各样的藏品,还有自由地与周围同学交流的机会。这时。所有的学生都处于“体验式学习”的中心,场馆学习的教育者们需要以特殊的方式为孩子们建立起与博物馆藏品之间的联系。
例如:教育者可以要求学生以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或解释所看到的内容,这时学生们并不是简单地听讲解员去讲述某个藏品或者欣赏某个藏品.而是通过本能的多感官体验来学习。学生们的回答一定是令人惊讶的.因为他们在评论的时候常常会注意到成人忽略的地方。学生关于某一件藏品的信息可能正是通过自由讨论的方式获得的,而这不同于在学校教室里由教师主导的一节历史课。
其二,做博物馆藏品的“激活者”。
如何让博物馆中这些不会讲话的藏品更有效地传递内涵呢?场馆学习的教育者必须成为博物馆藏品的“激活者”。用周全的方式将观众与藏品连接起来。
“博悟之旅”这套丛书就是将教育内容与藏品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的一次尝试。它以博物馆中的藏品为依托。围绕“创造、生命、尊重、规则、责任”这些关键词。渐次展开一幅中华文明的优美画卷。在每章的开头。藏品本身的知识都仅仅作为一个引子。更多的是藏品背后蕴含的历史背景、科学内容、人文精神等。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这种循循善诱的传播方式更容易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扩大他们的知识获得渠道。使其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其三,做馆校结合的“探路者”。
博物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但博物馆教育在实践形式上并不同于学校教育.它缺少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和宏观性的要求。因此.场馆学习的教育者必须把握好学校教育的知识脉络和学科设计.使场馆学习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然而,馆校结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例如:将历史文化类博物馆的藏品资源与学校历史课程相结合就是一种探索,它以课本为起点,以博物馆藏品为依托。学生们可以基于自己的兴趣了解相关内容。此时。无论是学生、教师、家长还是博物馆教育工作者,都期盼有一本操作性更强的指导手册来帮助和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明确一条主线。“博悟之旅”丛书就具备了这种功能,它让场馆与学校的结合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家长与教师的引导也变得更加有的放矢。场馆学习的效果自然就大大增强了。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比起填鸭式的灌输.学生们总是会更加喜欢博物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模式,它让文化变得更亲切。让知识变得更鲜活,让学生们在课堂之外找到一片能够激发灵感的美丽新世界。愿这套丛书能够成为许多小学生开启博物馆之旅的起点,引导他们尽情遨游在灿烂的人类文明海洋之中。
(编辑崔若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