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雲
摘 要:新课标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标,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真伪,创造性地对信息进行归纳、分类、摘记等能力。然而在信息搜集整理过程中教师缺少方法的指导;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之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因此,教师要参与到学生活动的每一个过程,统筹安排,在方法上指导学生搜集有价值的信息,指导学生有效构建自己的信息资源体系,培养学生信息搜集和整理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信息搜集;信息整理
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是综合性学习实践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也是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实践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它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在很多专家的研究和一线教师的实践中,也提到这一能力的缺失是综合性学习顺利开展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本文试从如何指导学生在课内课外获取有效信息,构建自己信息资源体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现状与反思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和深入,语文综合性学习越来越受到一线语文教师的青睐和重视,成为新课改的一个亮点。他们或通过课堂案例的反思,从某一次综合性活动的设计中找到突破的方法;或尝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的设计,以优秀的设计来展示活动的成果;或开发综合性学习资源等,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和教研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然而,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信息的搜集和整理真的如此之难吗?其实不然,让语文综合性学习陷入尴尬之境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教师对学生活动缺少有效指导。
教师普遍认为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就是让学生从书中、从网上、从他人那里直接得到知识,找到问题的结论,对引导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探究过程中筛选信息,整理信息,从而形成结论缺少方法的指导。有的老师教学功利性太强,教学内容、目标指向单一,只针对考试会出现的题型设计综合性活动方案,学生就成为活动课上的“海绵”,把老师总结出来的信息被动吸收;有的教师在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丢给学生一个主题后,就让学生放任自流,让学生自由发挥。这些做法导致学生往往无法正确判定需要搜集哪些材料,轻易陷入信息的海洋而不知如何取舍,使“综合性学习变成一个缺乏难度且没有‘魂儿的杂烩式的‘大拼盘,失去了活动的根本意义”。
2.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学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下进行。
学生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课堂教学,对电脑、书本等信息工具的运用并不是很了解,从而不能合理选用搜集资料的途径。因为搜集到的信息有限,进而影响了学生对信息的整理分析,学生在归纳总结形成结论上较大的困难。如在开展《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时,学生只能参考课本中的资料,对黄河的历史了解不够,也就无法理解黄河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为什么是母亲河?学生最终展示出来的成果也只能是牵强附会。
3.学生整理信息的方式单一。
一方而学生展示出的信息搜集的成果多是文字材料,不会或极少运用图片、读书卡片、实物等方法去归纳整理搜集到的各种信息。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高速、快捷模式,已让学生对使用其他信息获取途径的意识更为淡化了,而导致信息分享时,出现只有“一家之言”的局面,大大降低了课堂思维冲突的形成。
二、在综合性学习中信息搜集和整理的策略
1.以活动主题的设计为载体培养信息搜集和整理的能力。
“主题设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合理的“主题设计”对于培养学生信息搜集和整理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地大物博,蕴藏着丰富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以及学校课程中的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所涉及的众多知识,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充分的开发利用有价值的资源,确定综合性学习主题,力求做到"四个优先",即学生感兴趣的优先,师生熟悉的优先,与课本联系紧密的优先,易于操作的优先。即是说,活动主题目的设计要体现出地域性、时代性和学生个性。
2.统筹安排,指导学生搜集有价值的信息。
新课程打破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成为了教学的“旁观者”或“局外人”,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活动统筹安排,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学生搜集有价值的信息。
3.信息整理方式多样化。
当资料搜集完成后,对于学生来说,最要紧的是如何整理。通常情况下,学生只会采用文字整理,这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些指导和训练。首先,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和课题的需要把资料加以归类。如:图片资料、文字资料、音像资料、实物资料等。其次,让信息整理的方式多样化。比如,制作信息卡片,作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图文集(在图表、图片、照片上附加说明性、抒情性或说明性的文字),实物标本集等等。每个学生都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与交流,使其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收获或存在的问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建立学生的大语文观,实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說读写的整体发展。信息的搜集与整理作为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础,为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活水”,这就需要教师做好辅助学生的“有心人”,参与到学生活动的每一个过程。指导学生有效构建自己的信息资源体系,从而把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赵莉.浅谈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3,(18):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