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指示代词“这”、“那”的回指用法

2018-01-25 01:19冯惠茹
科教导刊 2017年31期
关键词:量词代词用法

冯惠茹

摘 要 指示代词“这”“那”在空间上常常是对应的关系。“这”用于近指,“那”用于远指。“这”和“那”除了有一般代词的语法功能以外,还具有回指的作用。关于指示代词“这”“那”的回指用法的研究有很多。因此,本文从单纯表指示和指示兼回指的角度归纳一下“这”和“那”的一般用法和回指用法,其中侧重叙述它们的回指用法。

关键词 这 那 指示 回指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11.023

Abstract 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 "this" and "that" often correspond to each other in space. "This" is used for near fingers, and "that" for distal fingers. In addition to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 of the general pronoun, "this" and "that" also have the function of anaphora. There are many researches on anaphora in demonstrative pronoun "this" and "tha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sums up the general usage and anaphoric use of the "this" and "th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imple table deixis and deixis and anaphora,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ir anaphora.

Keywords this; that; instructions; anaphoric

0 引言

许余龙(2002)曾提到:“回指是由语篇中的两个指称词语,即回指语和先行语,表达的同指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回指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先行语和回指语。先行语指的是前文中被指代的语言项目,回指语则是指代的词项。以往关于指示代词回指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这”、“那”类的上面,单个“这/那”的回指用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和归纳,能對单个“这、那”的用法有进一步了解。本文将从先行语的各个表现形式出发,分析单个“这/那”的回指用法。

1 “这”、“那”回指用法的研究综述

关于“这”、“那”的回指研究有很多。吕叔湘(1984)从形式、意义、指示用法、称代用法等角度对“这、那”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提到:“紧接上文,指示上文已说或是跟上文所说有关的事物,这是回指用法,用‘这为多。”张伯江,方梅(1996)提出“这/那”指别作用的虚化,通过实例,指出“这/那”所指示的名词性成分并非都是对上文的人或事的回指,其所在的句子往往是对上文说过的事的一种评论。从而区分了“通指”和“回指”的区别。石毓智(1997)讨论了指示代词在回指前文的同时,通常会兼作其所在句子的话题或者小主语,并与该句的其他成分发生语义和句法关系,从而归纳了“指示代词+人称代词+VP”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VP(AP)”两种语序。王灿龙(2006)指出当“这”、“那”作为回指语指称上文时,它们分布常受指称距离的制约,而其中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语体和事件时间。

2 “这、那”回指的基本用法

“这”和“那”常用来表指示。但是,有时“这/那”是单纯表指示,有时是兼有指示和回指的作用。吕叔湘(1984)归纳了“这、那”的指示用法,指出其主要形式为“这、那+量词+名词”,并进一步细化为三小类(“这、那+名”;“这、那(一)个+名”;“这、那(一)量+名”)。

2.1 “这、那”单纯表指示

(1)他拿着曼市发放的太阳帽说:“这顶帽子上就能看出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中国青年报》)

(2)近代科学对电子运动特征的研究,已必须得出电子有复杂结构的结论,这结论亦将适用于一切其他微观粒子。(葛春霖《论否定的否定规律》节录)

(3)胖子不再扣扣子,将银元从旧衣服口袋里掏出,小心地放入马褂衣袋。不料,那衣袋也是紧绷绷的,(夏衍 《剧本5种》)

(4)此时,恰好只能看见耸立在广济寺旁的那株古槐。(张崇发《漫话讲洞大槐树》)

吕叔湘(1984)“这、那后面有名词的时候,它的作用是指示;这、那后面没有名词的时候,它的作用是称代(同时也兼指示)”从上面四例可以看出它们的格式是“这/那+量词+名词”表指示。例(1)(2)里的“这”分别指示前文中的“太阳帽”和“结论”。例(3)(4)里的“那”分别指示“马褂衣袋”和“槐树”。

2.2 指示兼有回指

在很多情况下,“这、那”还可以有指示兼有回指的作用。这种用法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回指上文陈述、回指上文名词性成分。

2.2.1 回指上文陈述

(5)长期以来,教育被认为是消费性的、文化性的,而不是经济性的。这种观点起源于学校教育产生的初期。

(6)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特点,并贯穿于一切社会的教育之中。

(7)上学,念书,嫁给一个阔人当太太,那是一个小姐的梦!

(8)失败后还不明白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当小句所指事件依托的语篇是当前语篇,小句所指事件又是当前话题时,一般情况下,强烈倾向使用“这”来回指。这是因为句中所指事件与表达者的指称距离相对较近。(王灿龙,2006)”例(5)里的“这”回指“长期以来,教育被认为是消费性的、文化性的,而不是经济性的。”例(6)里的“这”是在回指上文内容的时候又加入了自己的观点。例(7)里的“那”在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上表示的是远指,其原因在于它所描述的事件和时间都非当前话题,它所表达的只是说话者虚拟的主观意愿,并非事实。例(8)同样也可以用“主观”或“虚拟”的观念来解释为什么下文用“那”进行回指。endprint

以上的四个例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这”的回指,一类是“那”的回指。在分析它们的区别时,我们除了可以用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的远近来作为其使用的依据以外,还可以用“现实”和“虚拟”的观点来进一步阐释。杨玉玲(2011)曾提到:“现实和虚拟的对立其实仍是空间、时间距离远近的延伸。现实的对象即在我们的身边,而虚拟的对象空间、时间距离自然远。”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5)(7)里的“这”回指的是上文已经发生的事,即现实的事件。而(7)(8)里的“那”回指的事件只是一种主观的意愿和假设,即虚拟的事件。

2.2.2 回指上文名词性成分

除了可以回指上文陈述以外,“这、那”还可以回指上文中的某一个或几个名词性成分。 陈平(1987)从名词性成分的词汇形式出发,总结出了七种名词性成分。它们分别为:人称代词、专有名词、“这/那”+(量词)+名词、光杆普通名词、数词+(量词)+名词、“一”+(量词)+名词、量词+名词。下面就具体的例子来阐述一下。

2.2.2.1 指人和物

从搜集到的语料可以发现,指人常用人称代词。但是其中也有不少用“这”“那”来回指人。如:

(9)张曼看到何融融问:“这①小妹妹是谁呀?”……“这②是我表妹。”江秀霞示意融融,“叫张姐姐。” (夏衍 《剧本(5种)》)

(10)旅馆的大门口走出一个人,提着一只箱子,那是方达生,他走下台阶,走上马路。(曹禺 《日出》)

例(9)里面有两个“这”。我们可以将前一个称为“这①,”后一个称为“这②”。“这①”只有加上名词(小妹妹)才能指示前面的“何融融”。而“这②”却可以单独表指示且兼有回指的作用,上文的“何融融”可以在“这是我表妹”一句中充当主语,形成前后相互照应的关系。要注意,例(10)的“那”回指的是前文中的不定指成分“一个人”。

“这”和“那”除了可以用來指人以外,还可以指物。如:

(11)秀娟持玉坠出,授铁生,热情地:秀娟表示坚决。……

(字幕)“这是我妈妈的遗物,你保存着,表示我的真心。”(夏衍 《剧本(5种)》)

(12)男店员:“灯笼牌,这是不会皱的。”(曹禺 《日出》)

(13)门口挂着“工余补习学校”的牌子。阁楼模样的屋子。屋内光线昏暗。这就是张曼她们开办的补习学校。(曹禺 《日出》)

(14)同样,富人俱乐部会员随随便便穿了一件棕色线衣,只有身份相当的人才知道,那是圣罗兰。(都市快讯 2003-11-14)

(15)在一座小山上,绿树掩隐处,有一幢华丽的花岗岩砌成的两层楼房,那便是殷承宗的老家。(陈新《殷承宗在哪里?》节录)

笔者在搜集这部分的语料时,明显感觉指物的要比指人的多。从上面举的例子不难发现,“这”用来指示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如(11)—(13)这三个例子中,“这”分别指示“玉坠”、“灯笼牌”、“工余补习学校”。而(14)(15)中的“那”分别指示“一件棕色线衣”、“一幢华丽的花岗岩砌成的两层楼房”。前面提到名词性成分包括“一”+(量词)+名词。陈平(1987b)将专有名词归为定指,将“一”+(量词)+名词归为不定指。所谓定指,指的是发话人使用名词性成分时,如果预料受话人能够将所指对象与语境中某个特定的事物等同起来,能够把它与同一语境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同类实体区别开来。反之,如果预料受话人无法将所指对象与语境中其他同类成分区别开来,就称为不定指。由这一定义不难发现,例(14)和(15)均回指的是不定指成分。

2.2.2.2 “这”和“那”表时间的差异性

在表示时间时,“这”可指“现在”和“过去”,“那”只指“过去”。崔应贤(1997)总结出,“‘这是对前文提到的事情总结,又与现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因此,‘这兼有‘过去、‘现在两种时间内涵。而‘那是人物对过去诸多事情的回忆,因此可以用‘那来列举。”在表时间时,“那”常用来表示过去的某一件事情。有时句中虽然出现了表过去的时间点,但并一定非要用“那”,用“这”可以突出当前话题的重要性,起到总结的作用。下面的例子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两点。

(16)那是一个地面结薄冰的早春日,古人说的如履薄冰当然大有道理,可惜巫蓓云没有领会到其中意思……(亦舒《美丽新世界》)。

(17)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明确地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通过培养人才为政治、经济服务,这是教育发挥政治功能的主要方面。

例(16)中的表示的是过去的某一个时间,因为距离现在较远,所以用“那”。虽然使用了“那”来表示过去的某个“早春日”,但是因为有前后文的照应,作者和读者都知道该句表达的具体的时间点,所以在这里选一个表过去时间的代词并不会使读者感觉突兀。例(17)中有一个时间点,即“1958年”。同时,该小句中有一个表完成时的“了”。从这两点可以发现,该段话所陈述的是过去已经完成的事件。后一小句“通过培养人才为政治、经济服务”是对前一小句的进一步描述。但是在这里并没有用“那”,而是用“这”对前文总结概括。这主要是受书面语体的影响。王灿龙(2006)曾提出:“对于书面表述语体中由一个或若干个小句表达的事件,下文如果需要概括性地重提,那么,一般情况下,强烈倾向于用近指代词‘这”。

3“这、那”指示作用的虚化

在搜集语料时,我们常会发现这样的一种现象。即“这、那”在句中所起的作用既不是单纯表指示,也不是指示兼回指,而是几乎成了冠词和连词。原本的指示义已经渐渐虚化,在句中的地位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我们常会看到使用“如果……那”表假设的句式。要注意的是,这个句式里面的“那”常用做连词,表示对上文所陈述的事件做的一个推断或得出的结论。如:

(18)又如我们青年团,如果没有各级委员会的领导,那我们就会毫无力量,就不能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了。(曾习三《机关青年如何为贯彻总路线而努力》节录)

(19)如果一个民族,特别是青少年丧失了理想,失去了精神支柱,丢掉了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那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项南《纪念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

(20)侍童乙不服地:“为什么?这钱是人家给我的,不是给你的。”(夏衍《剧本(5种)》)

(21)张有济垂头丧气地:“这女孩子真犟!”(夏衍《剧本(5种)》)

上面两例的“这”虽然趋向于冠词用法,但仍然有指示作用。

4 结语

本文除了阐述“这、那”单纯表指示的用法以外,还重点叙述了它们的回指用法,并将这种用法又细分成两类。归纳出了一些结论:在回指上文陈述时,受指称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影响,“这”常用于回指当前语篇中的当前话题。同时,“这”和“那”之间存在着现实和主观虚拟的对立。在回指名词性成分时,“这”常回指专有名词和定指的人和事物,而“那”常回指不定指的人和事物。有的时候,“这、那”的指示作用并没有那么强,会有一种弱化现象。因此在文章的最后,笔者又对这种现象做出了一些阐述。从以上的这些结论可以发现,“这、那”的用法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通过对其回指用法的初步了解和分析,能够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它们的用法,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江蓝生补.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195-209.

[2] 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 石毓智.指示代词回指的两种语序及其功能[J].汉语学习,1997(6):3-6

[4] 杨玉玲.单个“这”和“那”篇章不对称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6(4):33-41.

[5] 王灿龙.试论“这”“那”指称事件的照应功能[J].语言研究,2006(2):59-62.

[6] 许余龙.语篇回指的认知语言学探索[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1):28-37.

[7] 崔应贤.“这”比“那”大[J].中国语文,1997(2):126-127.

[8] 陈平.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J].中国语文,1987(2):81-92.endprint

猜你喜欢
量词代词用法
十二生肖议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how many和how much”的用法知多少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特殊用法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量词歌
英语代词用法练习
人称代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