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麦香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就像他们的面貌和指纹,没有缺点,只有特点。但是许多家长总是喜欢拿世俗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唯恐孩子与众不同。事实上,世界上没有“标准的孩子”,所以因材施教是最基本的教育法则。以下是常见的四个误区,希望家长们引以为戒。
误区一:发呆就是百无聊赖
【案例1】喜欢发呆的昭昭
昭昭是一个活泼的4岁男孩,但有的时候喜欢独自发呆。昭昭妈以为昭昭无聊,就打发他下楼去找小伙伴玩耍,或是陪昭昭玩游戏。但昭昭总有闲下来的时候,他歪着头发呆的样子让昭昭妈不由得担心起来:“这孩子该不是有什么毛病吧?难道独生子女都这样百无聊赖?”
【分析】发呆也是在学习
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如学习英语课程,学习某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孩子看上去是在发呆,什么事也没做,但是他的大脑正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不过这些工作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
从更深层的意义来看,发呆其实是一个自我放松和自我调节的过程。“呆”是家长对孩子的感觉,以为孩子停止了思维,像木头一样。其实,恰恰相反,这正是他自己内心最活跃的时候,只不过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和外部隔绝开了,但这才是他自己的世界!
无论孩子是在幻想还是在思考,发呆正是其全神贯注的表现,外部的世界已经不存在了,孩子沉溺于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思维完全按自己的逻辑运行。
无论成人还是孩子,平时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和控制,许多时候不仅身不由己,言不由衷,甚至连内在的情感和思维都游离于自身,这让人有种空虚感,身体仿佛一個躯壳,在喧闹的人群中行走,恍惚茫然,无所适从。这种状态下,人尽管看起来成天都在忙碌,似乎很充实,但内心其实是虚弱的,没有一个真正坚实的自我存在,整个人就像处于灰雾之中,不透亮,不明晰,懵懂,迷惑。这种状态本身就是一种威胁,一种压力,人处于其中,能量被焦虑和迷茫所消耗,即使不做什么费力的事,也会疲惫不堪。所以,人是需要独处,需要自省,需要有完全自由、完全自主的内心生活的。发呆正是这样内心生活的一种。
【建议】允许孩子发呆
如果孩子每天生活在家长和老师的催促声中,永远有做不完的事,随时随地都在为某个具体的目标而拼搏,他怎么可能有内心的自由和宁静?他的内在方向和动力又从何而来?他怎么能够认识自己,又怎么能够获得真正的自信?所以,家长应该对孩子宽容一些,给他一些时间和空间,让他自己去成长。要相信,每个人都有天然的生命力,就像每粒种子都会发芽一样。而且,是什么种子发什么芽,这是外力改变不了的。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个性、气质,顺其自然,允许孩子发呆,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发展,创造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误区二:智力测试令人信服
【案例2】讨厌智力测试的芳芳
芳芳快5岁了,在说话、运动、背儿歌、数数等方面与同龄宝宝比起来似乎差一些。芳芳妈很着急,买了好几本智力测试和智力开发的书来训练芳芳,还带芳芳去医院做智商测试,每半年都要做一次。芳芳非常讨厌做智力测试,故意不配合,使得智商测试结果一次不如一次。芳芳妈懊恼不已,不知道是否需要带芳芳去大城市再测试一次。
【分析】智力测试不可信
现在各大医院的智力测试普遍使用的是“韦氏智力测试”系统、“瑞文智力测试”系统等,分成人测试系统和儿童测试系统,但这些智力测试已经落后于心理学的发展实际,只能测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发展状况,所以不可信。如果家长轻信智力测试,尤其是得知孩子智力测验的分数偏低,就容易产生恐慌,甚至放弃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就极有可能抹杀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更可怕的是,家长的这些负面情绪很容易影响孩子,对孩子造成伤害,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后果不堪设想。
孩子的智力系统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一次的测试成绩判断他的智力,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方面能力的薄弱,就否认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一般来说,孩子的智力水平由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空间排序能力、时间排序能力、运动能力、社交能力和高级思维能力等八大能力组成,很少有孩子每项能力都特别出色。家长要做的是发现孩子的优势与劣势,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发挥优势,克服劣势。
【建议】在家也能测试智力
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的智力不是一成不变的,明智的家长完全可以通过引导孩子的活动来判断孩子的智力状况。比如:与孩子对话,就能知道孩子的口齿是否伶俐,语言表达是否清楚,逻辑思维是否有条理;让孩子复述发生过的事情或听过的故事,就可以知道孩子记忆力的强弱、兴趣的浓淡和注意力的持久程度;让孩子看图说话、讲故事,就能测试他想象力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敏捷;让孩子判断某些玩具和实物的大小、多少、粗细、长短、厚薄、轻重、高矮,就可以测试出孩子对数的认识和判断力的强弱。
误区三:慢慢腾腾就是笨拙
【案例3】凡事慢半拍的斌斌
4岁的斌斌是个慢性子男孩,他干什么似乎都比别的孩子慢半拍,每天起床、洗漱、吃饭、画画、走路都是慢慢腾腾的,当然,在幼儿园回答老师的问题也是反应很慢。斌斌爸由此判定斌斌是个笨孩子,还想尽办法来给斌斌启蒙,但收效甚微。
【分析】三类慢性子要分清
所谓慢性子,通常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意识做事慢的人,他们清楚急躁的害处而有意慢下来,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应该说这类人头脑清醒,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不会随波逐流。第二类是缺少生命动力的人,他们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第三类是想快却快不起来的人,他们极可能是处于焦虑状态或有注意力缺陷障碍,在孩子身上最常表现的是“感觉统合失调症”。所谓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不能在孩子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而使机体不能和谐地运作,久而久之,便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与疾病。endprint
幼儿做事总是慢半拍,大多是第三类,即患有感觉统合失调症。对这类孩子,家长的催促、批评、挖苦不仅没有用,还会使孩子处于焦虑状态,感觉麻木或大脑一片空白,就更快不起来了。
但是慢性子也有优势。比如长大以后遇到吸毒、偷窃等不良刺激时,他们不像那些反应快的孩子一样容易被诱惑,而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去选择性接受。国外的教育专家甚至建议家长让孩子学会控制节奏,慢慢去想、去做一些事情,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怎样控制自己的行为和语言的节奏。
【建议】家长首先要调整心态
面对慢性子孩子,家长首先不要着急,要舍得花时间给孩子创造安全的环境,在孩子慢时告诉他:“慢点不要紧,能做多快就多快。”让孩子不再处于焦虑和恐惧状态,从而逐步降低焦虑指数。其次,孩子的手眼不协调是由于小时候缺少运动造成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运动,打球、做操等,有意识的训练可以改变孩子的状况。最后,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做计划,慢慢改变孩子的慢性子。
误区四:坐不住就是多动症
【案例4】“多动症患者”瑞瑞
6岁的瑞瑞是个精力旺盛的男孩,在学前班根本坐不住,经常因为做小动作被老师罚站。可他根本不在乎,站在教室角落里照样动个不停,还骚扰同学。因此,老师说瑞瑞是“多动症患者”。瑞瑞妈带着瑞瑞四处求医,希望尽快治好孩子的病,不然上学以后会有大麻烦。
【分析】好动是儿童天性
由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儿童多动症这一概念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儿童多动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不稳,有的还有一些感知障碍(如动作笨拙、发音存在缺陷、口吃、吐字不清等)。多动症的病因有遗传、神经心理(与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有关)、轻微脑损伤、生物化学(与中枢神经递质代谢缺陷有关)、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等等。但是,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把儿童的好动和儿童多动症画等号,这就把儿童多动症的外延人为地扩大了。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区别好动与多动,主要看下面三条:
第一,有無目的性。好动的孩子,活动是有目的的、有序的;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活动是无目的的、杂乱的。
第二,有无离奇性。好动的孩子即使特别淘气,他的好动并不离奇,能为人们所理解;患有多动症的孩子的多动,则离奇得让人难以理解。
第三,有无选择性。这一条最关键。孩子的好动常常在活动内容和场合上具有选择性,比如在学习活动上表现为好动,而在看电视或做游戏等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上,则能专心致志;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在活动内容和场合上是没有选择性的,不论什么场合、什么活动都不能全神贯注,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建议】别让好动的孩子蒙冤
一方面,家长教育孩子要有平常心,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盲目,不要给孩子贴上消极的标签。另一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孩子好动是年龄特征或是气质特征的表现,可以忽略不计,适当引导就行了;孩子好动是智力超常,可以和老师或有关方面联系,对孩子采取特别的教育方式;孩子的不专心是由于学习障碍,您就想办法给孩子补课;孩子难以安静是由于习惯,您就着意从培养好习惯入手。
【编辑:陈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