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智库
行业大数据发展水平
我国行业大数据总体发展水平受各行业大数据发展的基础环境、数据汇集、行业应用等因素影响,各行业大数据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差异化态势,由高至低依次为:金融、政务、交通、电信、商贸、医疗、教育、旅游、工业、农业。行业大数据发展指数结果如图1所示。
行业大数据发展总体评价
(一)行业大数据整体发展水平较高
2016年,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围绕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扶持、应用推广等内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大数据产业持续健康规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各地方省市纷纷出台措施推动大数据发展,大数据在各行业的应用逐渐加快,进入稳步成长阶段。
根据对各行业基础环境、数据汇集、行业应用三大评估要素的综合分析,行业大数据发展水平的总指数为288.65,平均发展指数为28.87,行业大数据整体发展情况较好。其中,金融、政务大数据发展指数值较为突出,分别占总指数的16%、15%;交通、电信、商务大数据发展指数均分布于平均指数之上,分别占总指数的12%、12%、10%;而医疗、教育、旅游、工业、农业的大数据发展指数低于平均发展指数,占比分别在10%以下。
(二)金融、政务引领行业大数据快速发展
行业大数据评估结果显示,金融和政务大数据指数分别为45.37、42.39,远高于行业大数据平均发展指数,占整体指数的比例分别为的16%、15%,在十大行业大数据中凸显引领作用。在金融领域,金融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兴业态,正成为金融行业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其发展将有力撬动金融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全面快速发展。在政务领域,政务大数据在基础环境、数据汇集和行业应用三方面发展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三)行业大数据发展由消费端向生产端强力渗透
从消费端和生产端来看,消费端(金融、政务、交通、电信、商贸、医疗、教育、旅游)的大数据发展指数占总体发展指数的89%,生产端(工业、农业)的大数据发展指数占总体发展指数的11%,我国行业大数据发展正在由消费端向生产端逐渐渗透。以生产端的工业为例,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了工业企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正在给传统工业发展方式带来颠覆性、革命性的影响。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深化工业云、大数据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加快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工业大数据应用前景较好,其带来的创新模式和创新业态将是我国制造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面。
行业大数据发展特点总结
一、基础环境特点
(一)政务大数据基础环境具有比较优势
以行业政策、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为行业大数据基础环境评估因素,评估结果如图4所示,平均指数为9.17。随着《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贯彻落地和实施,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基础环境持续优化,产业生态系统日趋完善。其中,在政务领域,国务院于2016年印发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以推动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公共数据共享以及政务技术和服务体系建设。此外,国家发改委会同网信办等部门启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编制工作、政务信息资源目录试点工作以及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构建工作,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有效落实。政策的连续出台使政务大数据的基础环境具有明显的优势,评估指数为16.16,高于基础环境平均值6.99,占整体指数的18%,高居首位。
(二)各行业大数据基础环境呈现加速优化态势
隨着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力度的不断加大,各行业大数据纷纷出台相应的规划政策,同时,产业供给能力的稳步提升,带来行业大数据基础环境的持续优化。在十大评估行业中,高于平均指数(9.17)的行业为政务、医疗、交通、金融、教育,总体占比均为63%;低于平均指数的行业为农业、电信、工业、商贸、旅游,总体占比为47%。整体来看,各行业大数据发展正快速进行,基础环境整体呈现加速向好的发展形势。
二、数据汇集特点
(一)差异化梯度逐渐显现
工信部在其发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要推动电信、金融、商贸、农业等行业领域大数据应用,推进行业数据资源的采集、整合、共享和利用,充分释放大数据在产业发展中的变革作用。以行业大数据的数据采集率、数据集聚能力和数据流通水平为行业大数据数据汇聚发展水平的主要评估因素,评估结果显示,各行业数据汇集水平呈现较为明显的三阶梯局面。不难发现,业务数字化普及较早的行业,其数据汇集能力发展水平较为领先,如金融、电信,高居第一发展梯度;相反,数据碎片化严重的传统性基础行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如农业、工业,位居第三发展梯度;随着政务、交通等行业数字化业务的不断推进,其行业数据汇集能力不断提高,均分布于第二发展梯度。
(二)数据“汇集鸿沟”初步凸显
随着工信部、发改委、住建部等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我国各省市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带来交通、医疗等社会民生行业数据汇集能力的快速提升。行业大数据数据汇集总指数为87.88,平均指数为8.79。政务、交通、医疗、商贸、旅游、教育6大行业的发展指数均在平均指数上下浮动;金融、电信指数分别为22.29、15.65,高于数据汇集平均指数的13.5、6.86;农业、工业发展指数较低,分别为1.22、1.06,远低于平均指数7.57、7.73,十大评估行业的数据汇集能力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数据鸿沟”现象。
(三)金融、电信领域成为数据汇集的主要贡献者
行业大数据数据汇集评估结果显示,金融、电信两大行业大数据的数据汇集水平遥遥领先,占比分别高达25%、18%。其中,金融大数据领先较为明显。金融业是大数据的重要生产者,也是大数据的主要应用者。2016年,我国金融业全面发展,金融机构纷纷围绕数据资源累积与应用开展竞争,国内多数大型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积累了包括客户身份、资金收付交易、资产负债情况等大量高价值密度的数据,多数大型金融机构的数据量已经达到PB级以上级别,数据汇集能力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
三、行业应用特点
(一)行业应用发展水平较为均衡
提高大数据行业应用,是加速传统行业经营管理方式变革、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及产业价值链体系重构的主要目标。以行业市场空间、龙头企业、单位投入占比以及行业大数据平台(国家级)数量为评估行业应用发展水平的主要评估因素,大规模流动性行业以及政府主推应用型行业,其行业应用水平较为领先。其中,以商贸大数据为例,以阿里巴巴、京东贸易等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商务贸易大数据应用发展较为迅猛,指数排名位居前两位;而随着政府提倡以“增强人民幸福感”为经济发展目标之一,政务、交通、金融等服务型行业的大数据应用水平逐步上升。
(二)医疗、农业领域大数据行业应用发展空间大
大数据行业应用水平评估结果显示,行业应用总指数为109.08,平均指数为10.91,医疗、农业行业应用指数分别为5.99、4.39,低于平均指数的4.92、6.52,占整体发展指数的5.49%、4.03%。其中,以医疗领域为例,目前,我国医疗大数据发展仍在起步阶段,海量医学数据汇聚、管理、共享和挖掘需要大数据平台的支撑。2016年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电子病历与医院信息平台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电子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旨在指导、促进我国医疗信息平台的标准化建设,以提高医疗大数据应用水平,医疗大数据行业应用水平将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