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诗的远方(简评)

2018-01-25 19:09南志刚
文学港 2018年1期
关键词:二姨苗家糍粑

南志刚

我不知道,从哪一年起,诗和远方,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流行语。但,我知道,当任性的人们发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时,诗和远方,就给人带来无限憧憬,它意味着挣脱日常规矩的束缚,告别世俗生活的羁绊,走向一种理想的自由、舒展的生活,实现一种身体的自我松绑和精神的自我提升。

如果,只有远方,没有诗;如果,不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辞职”,不能体现多元存在状态的自我选择,而是一种被迫无奈的躲避和逃逸。走向远方,可能就没有那么多令人憧憬的精神自由,而更多的是心灵的无奈、纠结、挣扎,还有对远方完全陌生而产生的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1997,距离2017有些遥远,20年一晃就过去了;1997,距离1977也是20年,却不是这么一晃就过去的。当王菲和那英在春晚的舞台上,憧憬着“相约九八”时,我们的主人公——我、表哥、表哥的同学,三个大山深处的苗家少年,在大年初一凌晨五点,告别家人,走向未知的远方。他们只知道此行的目的地很远很远,根本没有想到有没有诗。远方,也许有诗,也许无诗,但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与他们发生关系的,只有遠方,没有诗!

这里是远离城市文明的苗家村寨,还保留着“原生态”的一些生活模式,作者通过打糍粑一节,为我们展示了村寨这一民俗事项,而不是旅游景区带有体验、娱乐性质的“过把瘾”。打糍粑是寨子流传下来的习俗,每家每户到年底时都打糍粑,以迎接春节到来,打糍粑的工具也是从祖辈那时传承下来的。尽管我家遇到了“灾”事,为了乡亲们不跑远路,也为了延续往年的“惯例”,父亲从腊月十九就通知邻居打糍粑的消息,以便大家在集市上买到上好的糯米。作为主人,我们一家精心准备打糍粑的材料:几次三番清洗工具、到镇上购买废木块,打理灶台,生火烧水,等等。异姓大伯来了,杨木匠家人来了,吴俊杰和母亲来了……尽管吴俊杰的父亲和我父亲有几十年的矛盾,这并不妨碍吴俊杰家到我家来打糍粑。一种浓浓的、淳朴的乡情,弥漫在我家的小院内。

然而,这样祥和、淳朴的日子是短暂的,因为,我即将离开这里,不得不走向远方。

我是一个中考失利的学生,按照母亲的安排,我应该去复读,以备来年中考。然而,因为大哥结婚时,迎亲半路发生车祸,把周文江从货车上摔下来,人事不省,周文江家人三番五次来闹,讨要医药费和赔偿,大哥和新婚妻子出去打工了,应付周家的事情全部交给了父母。我家生活陷入困顿和烦恼中,我哪里还有心思去复读?上学的梦就此中断了。当周家人抬着昏迷不醒的周文江来到我家,田麻子不理母亲跪求,“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顺手在屋檐下拿了砍柴用的柴刀”,用粗暴、冲动的方式暂时吓走了周文江家人,但事情远远没有结束。我的冲动不仅吓退了田麻子,也引起父母的担心,既然不读书了,村寨里也没有多少活可干,留给我的似乎只有一条路:外出打工。

表哥,是由二姨带来,在打糍粑接近尾声的时候走进我家。表哥也是一个少年,正处于青春期的门槛上,而且辍学有些时间了。表哥猥亵了村子里的智障女子,二姨担心对方明里和解、暗里报复,一旦表哥有三长两短,传宗接代的愿望就会落空,“怎么对得起刘家的列祖列宗呢?”于是,二姨来和母亲商量,让我和表哥一起外出打工。与我不一样,表哥显然是一个“问题少年”:猥亵智障女子惹了事,还没有外出打工,就在赌场押宝,差点输掉二姨辛辛苦苦借来的路费。

第三个少年,是表哥的同学,也是正在读书的年纪,早早辍学回家,背着父母偷偷地跑出来,和我们一起外出打工。

我们对“远方”一无所知,也没有任何关于未来的规划。父母、二姨对“远方”也没有相应的认知,只是反复告诫我们:到福建后,先找到表妹,希望通过表妹,尽量找到大哥。有大哥在,就不会饿着我。但是,大哥外出三个月没有和家里联系过了,也没有给家里寄过一分钱。

前路一片茫然。我们在大年初一凌晨,踏上了“向远方”的大巴车,母亲和二姨跟着大巴车跑,“她们怎么能够跑得过大巴车呢”。大巴车隔离开我和母亲、二姨、父亲、二姨丈,我们被现代化交通工具,带上了一个未知的远方,开启了成长的心路。

我想起了余华发表于1987年的《十八岁出门远行》,那个初次出门、独立闯世界的“我”,仅仅一天的经历,就被打得遍体鳞伤,只能和同样遍体鳞伤的汽车在一起。《我的1997》没有写出三位少年“去远方”的过程,而是去远方的“前戏”。但我仍然担心,余华塑造的那个遍体鳞伤的少年,在前方的某个角落等着他们。

读罢《我的1997》,心绪久久不能平复。从苗家村寨观望福建,是一个遥远的地方,一个未知的地方,只有远方,不关乎诗。从2017年观望1997,何尝不是一个遥远的地方?1997年的苗家村寨,对于我们而言,也是一个远方,同样不关乎诗。

而作者杨胜应恰恰是一位诗人。“我的1997,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虽然悲伤大过欢乐,但因为有了更多的经历,我迅速地成长着,并在多年以后无比地感怀和追忆那段时光。我想,如果没有那场远行,也就没有如今的我。”在一个不关乎诗的远方,如何成就一位诗人?那是因为在远方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回望故乡,回望苗寨的亲人——母亲、二姨等等,用“远方”的生活体验反复咀嚼故乡的生活,并用这种反复咀嚼出来的经验、梦想、超验,注入“远方”的生活中,从不关乎诗的地方,生发出诗意。是的,诗,永远在心中,不在远方!

当我们去远方寻找“诗”的时候,却回归了自我内心。“直觉即表现”,心中有诗意,也就成了诗人。诗就是这么一个奇妙的东西,距离我们很遥远,需要到远方,行万里路才能找到;诗,又距离我们很近,去远方正是为了回归内心,把握内心的直觉。这就是成长,有代价,也有诗意。

假若这个“如今的我”,就是诗人杨胜应,上面的“阐释”也许是合理的。然而,还有表哥、表哥的同学、表妹、大哥,“如今的”他们,到哪里去了?

突然想起了洪子诚先生一篇文章的题目:我们为什么犹豫不决?

猜你喜欢
二姨苗家糍粑
全家一起打糍粑
苗家歇饮
一颗柿子
打糍粑
苗家小阿妹
苦斓花
醉了雷山(敬酒歌)
二十八,打糍粑
二姨来了
二姨二姨你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