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慧,赵 明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9)
惠安女特指生活在福建惠安县东部崇武半岛与小岞半岛上的妇女,因地域方位特殊又名“惠东女”。惠安女属汉族,因其服饰至今仍保留着传统汉族服饰文化特色而闻名遐迩。目前学术界对惠安女服饰文化的研究虽不少,但受现代时尚文化的影响,惠安女服饰文化依旧面临着流失危机。现今惠安女服装形制主分两种,分别以惠安县大岞村与小岞镇为典型。本文以大岞村惠安女服装造型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结合文史资料的方法,对大岞村惠安女的族群起源、择衣缘由,及其服装造型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进一步完善国内对民族服饰文化研究的理论体系,为整个惠安女族群特殊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拓展思路。
关于惠安女这一特殊群体的渊源说在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有“少数民族说”,有“百越后裔说”,有“汉族说”。现学术界基本公认,惠安女这一族群是闽越后裔历经各代汉人入迁,逐渐被汉化的结果。惠安女服饰文化起源于闽越文化,所谓“越”即“古越族”,是原始社会时期生活在长江以南的诸多氏族部落,亦称“百越”。百越族迁徙至闽,与闽地土著部落结合形成闽越族,并产生闽越文化。1958年人们在大岞村发现史前文化遗址,这一发现考证了惠东地区曾是某支闽越族部落的生存地。经数千年的历史变迁,闽越文化在多种外来民族文化尤其是汉文化的影响下,失去了可以成为一个单一民族的可能性。
汉代以前,闽地距汉文化的发源地甚远,加之其封闭的地理环境,闽越文化与汉文化并无太大的关联,闽地一直是闽越文化得以生根发芽的温床。汉代以后,中原汉人入闽,开启了汉文化在闽地的传播之门。西晋至唐末曾先后出现三次大规模汉人入闽,第一次是西晋“永嘉之乱”,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中原政权与文明南迁;第二次是唐中叶“安史之乱”,华北汉人大量南迁入闽、粤、赣;第三次是北宋“靖康之变”。南迁的汉人与闽越族后裔在漫长的历史中相互融合,汉越族群界限逐渐模糊,汉人的大量入迁与繁衍将闽越族逐渐边缘化,闽越族被汉化成为事实。
惠安女族群特有的服装文化同其族群的形成一样,也经历了悠久的历史选择过程。现今所见的“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的惠安女着装形象并非自古就有,而是经历了一百多年来三四代人的不断革新,于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成型。它兼实用与美观为一体,是惠安县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及外来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之滨,东望台湾,北毗浙江,西临江西,南连广东,境内三面环山,峰岭耸峙,丘陵连绵,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加之旧时海陆交通不便,福建与浙、赣、粤交流甚少,形成一个相对封闭,自成体系的社会经济区域。惠安县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带,介于湄洲湾与泉州湾之间,惠安女聚居的惠东地区位于惠安的半岛、腹地及海岬地带,其中大岞村位于崇武半岛,是一个三面环海的海岬,几乎与世隔绝,这种隔绝性的地理形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大岞村惠安女族群文化的生根发芽提供着有利的地理保障。
福建省惠安县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服装的形成多以顺应生活环境为前提,大岞村惠安女服装特征的形成也不例外。在百年历史变迁中,惠安女服装逐渐兼美观功用于一体,不仅便于劳作,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散热、防晒功能,极具实用性。
百年来,福建省惠安女曾有过诸多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如包办婚姻、早婚、童婚、近亲婚等习俗,其中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便是“长住娘家”的婚俗,又名“不落夫家”,即指惠安女婚后仍居娘家直至生子后方住回夫家。此外,“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等封建礼教也束缚着老一辈惠安女的婚姻生活,这些风俗的存在与盛行对惠安女服装文化的发展影响至深。
闽南民俗文化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海外文化于一体,经历了西晋、隋唐、宋元时期的三次汉闽文化大融合,形成以汉文化为主、闽越族文化为辅的闽南民俗文化。这种文化大融合现象对惠安女服装文化的演变至关重要,大岞村惠安女服装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历经自我封闭环境的孕育,多个地域族群的融合及海外文化的渗透,形成一个兼容并蓄的着装文化。例如惠安女上衣在形制上沿袭了汉族传统服装特征的同时,在纹样、品类、色彩等方面则趋多样化,有着多民族文化特征。
据史料记载,惠安女特殊的服饰文化现象出现于唐代,成熟于宋代,“个性化”于明清,但史册上对于惠安女服装形制特征的详细记录只始于清末民初。近百余年来,大岞村惠安女服装形态一直保留着传统汉族服装上衣下裤的基本形制。清末至今,大岞村惠安女下装以传统大折裤为主,形制基本未变,上装则经历了由宽松到合体、由肥大到窄小的演变历程:从清末民初的接袖衫,到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缀做衫,以及新中国成立至今的节约衫无一不显示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这一时期,大岞村惠安女着装有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及历史根源,上装接袖衫,衣长及臀,下装大折裤,宽腿折腰,内搭百褶裙,外系腰巾是这一时期大岞村惠安女的典型着装形态。
3.1.1 接袖衫
接袖衫以“接袖”得名,即接长袖口,整体形制承袭汉族传统服装特征,中式立领,大襟右衽,衣长及臀,前后片中心线破缝对接,无收腰,下摆微弧外展,黑色立领,领面多饰粉红、粉绿、白色镶边,并绣以连续纹样。接袖衫多以蓝黑、褐红色粗布、苎布缝制而成,古朴深沉。
因旧时婚俗要求新婚当日,新娘须穿接袖衫以袖掩面入洞房,婚后三日将袖口卷起,以便于劳作,故接袖衫又名“卷袖衫”(图1)。接袖衫袖口内有一条宽约4 cm的黑布贴边,袖口后面的贴边处缀有两至三块拼合成几何形的三角形蓝布,卷袖时,这一缀饰可由内而外展现出来,装饰功能极佳。与此同时,接袖衫领窝下方也有正方形色布装饰,后期逐渐演变为三角形。与汉族传统服装相同,接袖衫为连袖连裁制,主要由左右衣片的前后身、左片掩襟及拼接卷袖四部分组成,衣长最长可及膝,袖口宽约15~19 cm,其接袖部分卷起后为五分袖样式,造型类似于清代“大衭衫”,只是袖口较大衭衫更加宽松(图2)。
图1 接袖衫正面效果示意Fig.1 Front effect drawing of the Jiexiu coat
3.1.2 大折裤
大折裤又名“大筒裤”,俗称“汉裤”。惠安女所穿大折裤形制与汉族传统裤装相同,无门襟,无搭扣,裤脚口约40 cm宽,腰头长等同于臀围,并拼接一条宽约15 cm的蓝色布边。穿着时,将腰部折叠缅向一边,以细绳绑扎,再系以银腰链或腰带即可。大岞村惠安女大折裤多为黑色,日常装以布质为主,婚嫁或喜庆节日以绸质居多。
图2 接袖衫测量结构Fig.2 Structure figure of the Jiexiu coat
3.1.3 百褶裙
大岞村惠安女服装中的百褶裙主要用以搭配内衣,穿着于接袖衫内,造型类似于苗族百褶裙。裙身由前后两片固定有百褶的黑色硬布组成,腰头拼接一条宽约6 cm的土布,裙长约35 cm,系于腰节处。百褶裙的功能类似于古代的“围褶”,用于劳作时遮掩偶尔外露的腰臀部。
3.1.4 腰 巾
腰巾围系于接袖衫外,既可以起到防污保暖功能,又可以在穿着效果上,对服装整体造型比例起到分割作用,主要穿用于冬春两季。腰巾主体部分为一块长约100 cm,宽约35 cm的黑布,上缘拼接一条宽约6 cm的蓝色或绿色土布,土布两端各装饰一块由几组三角形花布拼合而成的正方形饰布,下摆呈弧形,用饰有巾带的红色穗带围系于接袖衫外。
这一阶段,惠安女着装形制整体趋宽松肥大,一方面反映了福建惠东地区地势封闭,交通落后的事实。清末至20世纪20年代,国内正处政治变革之际,西风东渐,社会移风易俗思潮高涨,但受地理环境等各种客观因素的阻碍,福建省惠东地区并未受新思潮太大影响,大岞村惠安女着装依旧留有清朝官服、民服的影子。另一方面是族群文化的一种再现,惠安女服饰文化源于闽越文化,虽已历经千年,但闽越文化对惠安女族群的影响一直都在,如包办婚姻、常住娘家、洞房掩面等特殊的民俗婚俗对大岞村惠安女的着装形态有着深远的影响。
与清末民初的惠安女着装相比,这一阶段大岞村惠安女着装在品类与形制上均有变化。在服装品类方面,上一阶段的百褶裙消失,新增双面贴背;形制上,上衣变化较大,接袖衫整体形制缩短变窄发展为缀做衫,这些变化与当时惠安女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
3.2.1 缀做衫
缀做衫以接袖衫为基础发展而来,又名“中式挖襟衫”(图3)。结构上,缀做衫除下摆弧度增大,外延程度加阔之外,服装整体形制收缩。缀做衫最大的特点在于衣身前后中心线两侧各缀一块长约15 cm,宽约12 cm的黑色或深褐色方形绸布,绸布四角缀以边长为4~5 cm长的等腰三角形拼接色布。缀做衫右边侧缝处纽扣由原接袖衫的四粒减至三粒,与接袖衫相比,缀做衫在装饰性与合体性方面更加具有优势(图4)。
图3 缀做衫前片效果示意Fig.3 Front effect drawing of the Zhuizuo blouse
图4 缀做衫测量结构Fig.4 Structure figure of the zhuizuo coat
3.2.2 贴 背
贴背是这一时期大岞村惠安女着装新增的上衣品类,也是盛装的必配服饰之一,穿着于缀做衫外,对襟无袖。形制类似于清朝马褂,前短后长,前片下摆平直,长及腰际,后片下摆呈弧形,与缀做衫后片底摆平齐,衣身两侧设插袋,前门襟七粒扣。物资匮乏之时,惠安女还发明了双面贴背,即双门襟设计,里外均可穿的贴背。
这一阶段大岞村惠安女服饰特征的沿革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经济实用成为择衣首选,一些繁杂装饰被废除,接袖衫缩短变窄演变为缀做衫,百褶裙消失,诞生双面贴背等现象无一不反映着当时渔民的生活窘境。20世纪30—50年代,因受多年战乱及低迷经济的影响,加之渔区地方渔霸的剥削,惠安渔民生活窘迫,在长期繁重的劳作中,20年代以前宽松肥大的着装已与当时渔民拮据的生活状态相违背。与此同时,“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等封建礼教及各种地方性婚俗依旧盛行,影响并束缚着惠安女的正常生活状态,这一现象也或多或少地体现在着装上,如缀于缀做衫前胸后背处的绸布须讲究左高右低,以遵循“男尊女卑”的思想。
“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是对当今惠安女着装形态最典型的概括,与上一阶段相比,20世纪50年代后的大岞村惠安女着装特征中最明显的不同在于缀做衫进一步缩短变窄,演变为“露脐”节约衫,双面贴背与腰巾消失,大折裤依旧沿袭上两阶段形制,无明显变化。
3.3.1 节约衫
节约衫在缀做衫基础上,去掉前后片的缀布装饰,袖口新增“彩虹式”滚边,原缀做衫领窝下方的三角形饰布也只用于盛装。相对于缀做衫而言,节约衫整体形制进一步缩小,不仅在胸部收缩贴身,而且衣长短至腰间,袖长也短至小臂中部,同时衣缘下摆摆幅的增大,节约衫整体轮廓形似“板斧”,充分体现了女性的唯美身姿(图5、图6)。现今节约衫多由化纤面料制作而成,有秋冬与春夏之分,秋冬节约衫主要为湖蓝、孔雀蓝、黑色等深色系纺绸布,春夏节约衫普遍为浅色系白底小花布。
图5 节约衫正面效果Fig.5 Front effect drawing of the Jieyue blouse
图6 节约衫测量结构Fig.6 Structure figure of the Jieyue coat
3.3.2 宽腿裤
宽腿裤即大折裤,其形制基本保留上两阶段的样式,变化不大,裤脚肥大,长及脚踝,面料多以黑色绸缎或纺绸为主。着装效果上,宽松肥大的大折裤与窄小紧身的节约衫相对,整体造型形如漏斗,充分体现女性身姿特有的曲线美。
20世纪50年代以后,惠安县政府在渔区开展风俗改良活动,解放思想,提倡人人平等,并鼓励妇女积极参与社会生产。随着渔区经济逐渐复苏,渔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与外界的联系也日趋频繁。各类新型纺织品及各种新科技进入惠安,这不仅丰富了惠安女的着衣生活,开拓了当地渔民的眼界,同时也将新时代的新思想传入惠安,旧礼制中“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等观念逐渐被弱化,这些现象无不为惠安女服饰的改革提供良好的条件。上一辈惠安女的着装特征已逐渐被年轻一代的惠安女着装新形象所取代,她们在上一辈服饰的基础上,就简去繁,改革创新,窄小的衣袖与宽大的裤管既可适应亚热带地区的气候环境,满足惠安女的劳作需要,又可美化人体上下身比例。这一兼实用美观于一体服装造型特征的形成,不仅是这一代惠安女实践劳动的结果,更是百余年来惠安女服饰文化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结晶。
同惠安女特殊族群的形成一样,惠安特殊的服饰文化的形成也经历了悠久的历史选择过程,它既是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下的结果,更是千百年来族群文化孕育下的结晶。由上文论证所知,惠安女特殊族群的形成是长期以来闽越后裔与汉人交流融合的结果,这一结果对惠安女特殊服饰文化的形成影响深远,在距今近百年的惠安女服饰中依旧保留着千百年来闽越文化与汉文化相吸相融后的特征。
现存史料中对惠安女服饰文化特征的详细记载始于清末,现已历经百年。期间,惠安女服装形制由宽变窄,由长变短,由繁变简,虽历经沧桑,但从不失闽南文化特色。现今“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的惠安女着装形象,就是百余年来经三四代人不断革新后的结果,依旧散发着浓郁的闽南文化气息。本文对近百年来惠安女服装形制的发展变迁进行梳理,不仅再现了近百年内惠安女特殊的服装形制,更加证明了地域特色、族群文化、历史文化等主客观因素对服饰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在交通不便的年代,大岞村地势崎岖、三面环海的隔绝性自然条件,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文化对惠安女特殊民俗文化的冲击,为惠安女特殊族群文化的孕育提供良好的保障。之后随着海陆交通的发展,各路文化与大岞村孕育良久的地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惠安女特有的族群文化,这一文化对惠安女特殊服饰文化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接袖衫、缀做衫、腰巾、宽腿裤等惠安女服饰特色,多是受民俗婚俗、伦理纲常、生活习性等惠安女族群文化的影响所致。可见族群文化的重要性,现今无论是对惠安女还是对其他特殊服饰文化的保护当以保护与传承族群文化为先,只有完整的族群文化方可孕育完美的服饰文化。
惠安女服饰在地域文化上的独特性与历史文化上的多元性,不仅在整个闽南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也有着不凡的魅力。新的历史时期里,在当代时尚潮流的冲击下,传统的惠安女服饰文化面临流失危机,亟需对惠安女服饰文化进行创新传承。本文从惠安女族群的起源,服装选择的成因,服装特征的演变等方面对大岞村惠安女服装造型进行研究,总结出大岞村惠安女特有的服装文化是地域特色、族群文化、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面对惠安女服饰文化正逐渐被淡化的危机,清晰准确地了解惠安女服装造型及其影响因素是传承与发展惠安女服饰文化的重要前提,既可为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又可充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性。
[1]牛犁.汉族特殊族群(惠安女和高山汉)女性服饰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4.NIU Li.Study on Women Costumes of Special Han Ethnic Groups(Hui'an Women and Gaoshan Han)[D].Wuxi:Jiangnan University,2014.
[2]卢新燕.福建三大渔女服饰文化与工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76-100.LU Xinyan.The Culture and Technology of Three Fishing Girls's Clothing in Fujian[M].Beijing:Chinese Textile&Apparel Press,2001:76-100.
[3]张庆梅.崇武惠安女服装结构与传统制作工艺[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70-73.ZHANG Qingmei. The structure and the traditional production of Hui'an women's clothing in Chongwu[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10,10(1):70-73.
[4]耿馨.惠安女服装结构及其面料舒适性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4.GEN Xin. The Clothing Construction and Fabric Comfortableness of the Women's Apparel in Hui'an Area[D].Shanghai:Donghua University,2014.
[5]卢新燕.福建惠安县大岞村渔女头饰特征及文化内涵[J].装饰,2013(7):70-72.LU Xinyan.Research on the headwear of fisher girls in Hui'an Dazuo village[J].ZHUANGSHI,2013(7):70-72.
[6]张静.近现代闽南、江南、皖南地区民间妇女服饰比较[D].无锡:江南大学,2008.ZHANG Jing.Comparison of Folk Women's Garment in Minnan, Jiangnan, Wannan Area on Modern Times[D].Wuxi:Jiangnan University,2008.
[7]张振岳,高卫东.解读惠安近代服饰纹样中的文化寓意[J].纺织学报,2008,29(11):103-106.ZHANG Zhenyue,GAO Weidong.Cultural analysis of garment pattern of modern times in Hui'an[J].Journal of Textile Reserach,2008,29(11):103-106.
[8]苏祥新,徐强.惠安女服装形制研究[J].天津纺织科技,2015(4):40-41.SU Xiangxin,XU Qiang.Research on form of Hui'an women's clothing[J].Tianjin Textile Science& Technology,2015(4):40-41.
[9]卫军.惠女服饰的历史渊源和审美化特征[J].艺苑,2006(6):21-23.WEI Jun.History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Hui'an women's clothing[J].Forum of Arts,2006(6):21-23.
[10]罗静.惠安女服饰的结构与技艺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2.LUO Jing,Study on the Structure and Sewing Technology of Hui'an Women's Dress[D].Wuxi:Jiangnan University,2012.